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異是什么?就兩個字:觀念!
觀念才是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異。對于這點,我是有感而發(fā)。
在跟一個親戚打電話的時候,我說平常千萬要注意戴口罩,他滿不在乎,他認為“感冒”沒有什么大不了,所以他看別人戴口罩覺得很可笑,覺得自己很勇敢的樣子。
而跟另一個親戚聊戴口罩問題的時候,他就很小心,說自己平時很注意,出去買東西回來都要消毒。
這就是觀念不一樣。
對了,我所提到的這兩個親戚,是兄弟倆,他們也住的很近,但他們的觀念截然不同。

在社會上,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任何一個事情上了熱搜,都會有不同觀點的人在評論,有些觀點充滿了對立,甚至有些觀點讓人不可思議。
大家都認為自己是對的,自己站在了正確的一方,凡是跟自己觀點不一樣的人,都是錯誤的。
在人際交往中,類似的現(xiàn)象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你對某個人和某個事的看法,往往是跟身邊人不一樣,比如你批評某個明星家暴,就有人跳出來說男人打女人沒錯。
還有朋友、同事、熟人之間,對于彼此的看法也各有區(qū)別,作為一個社會人,你對自己的看法,跟別人對你的看法,絕對不一樣。
有時候你覺得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不重要,別人以為你是什么人好像才重要。

觀念不一致,自然是雞同鴨講,各說各話。如果你非要說服別人,那簡直比打一場架更累,而且你往往會敗下陣來。
所以聰明人從來都是“沉默是金”的風(fēng)格,他們也沒有改變別人觀念的想法,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徒勞無功的蠢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確實是按照“部落”來劃分的。當(dāng)然,觀念一致是一方面,利益一致也很重要。其實兩者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回事。
另外,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越是無知的人,就越自信。他們也更樂于改變別人的觀念,想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成為跟他們一樣的人。
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的思想觀念其實是客觀環(huán)境和外界信息影響、灌輸?shù)慕Y(jié)果,他們以為自己是在“獨立思考”。

對于這樣的人,大家千萬要小心。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告訴他們真相,他們也許接受不了這個“真相”,他們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東西。
有時候,真相是殘酷的,讓某些人從自己的觀念里走出來,看到事情真實的樣子,反而是無比殘忍的事。
畢竟,在他們原來思維空間里,他們是高大的,強壯的,聰明的,自由的……而在走出這個空間后,他們會意識到自己錯了那么長時間,損失那么大,犯了那么多愚蠢的錯誤,這種自我否定會讓他們無比痛苦,甚至?xí)晕冶罎ⅰ?/p>
所謂難得糊涂,一個人年紀越大,你越要小心不要觸碰到他的觀念改變。要知道,除非人們自己愿意改變,否則誰也改變不了。
當(dāng)別人在揣著明白裝糊涂和揣著糊涂裝聰明的時候,你要是“眾人皆醉我獨醒”,那犯錯的人一定會是你。

巴菲特曾提到一個意見,他表示在打牌的時候,如果你玩了30分鐘還不知道誰是傻瓜,那你就是傻瓜。
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無知,人只有明白自己的“不知道”,才會成為一個聰明人。人生在世,要大智若愚,不要自作聰明。
對于處于“愚昧之巔”的人,你何苦去招惹呢?人和人的價值觀念不一樣,對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參差百態(tài)的。
“最聰明的人,是那些能分辨出誰比自己更聰明的人。”芒格的這句話值得我們反思,不要老覺得自己聰明。
總而言之,對自己和對別人的要求不一樣,還是要實事求是,以改變自己為主,保持開放和灰度,包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