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藝術名家——王運生






篆書是中國五大書體(楷、行、草、隸、篆)之一,其結體嚴謹、瘦勁挺拔、端莊雅正,線條懸針垂露、婉轉流暢。篆書之美,如麗人仰首望月、秀發(fā)垂柳,又如伊人低眉拈花,回眸善睞,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窮研篆籀,功省且易成。王運生先生的大篆取鐘鼎石鼓,從大處落筆,于細節(jié)里小心收拾,把古風樸茂寫得極有筆墨的書寫品位,致力于雅俗共賞的表達。所以他的篆書作品有很強的親和力,是文字學研究的范本,也有裝飾萬家屏障的古典豐神。掛一幅這樣的書法作品在雅舍,古色古香,文化意象油然而生,藝術性與欣賞融為一體,煥發(fā)了古文字書法的活性!




王運生先生寫篆書,非常在意筆墨的書寫效果。取法嶧山碑,卻不僅僅反饋回來碑字的立骨精神,還通過精研覃思表現(xiàn)出筆墨書寫的傳神魅力!形神兼?zhèn)?尤其貴于神!字字有躍、騰、奔、臥的人格姿態(tài),讓書法完完全全回歸到了藝術的界域之內(nèi)。所以觀賞他的篆書作品,一定會被傳承與創(chuàng)新而凝聚起來的獨家創(chuàng)作力而大為折服!




篆書為秦代楷書,隸書為漢代楷書。王運生先生深諳書論,所以無論是寫篆書還是寫隸書,都存在著鮮明的法度意識,必寫楷精法詳,特為真正!其隸書寫出了蠶頭燕尾的生動效果,也寫出了一波必三折而過的變化形態(tài)!不寫粗頭亂服的江湖隸書,也不寫千字一面的印刷體類隸書。強調執(zhí)筆在手,用心作主,創(chuàng)作遂心應手的隸書,寫得雅俗共賞,正大氣象!



王運生先生磨礪書道,有窮研篆籀的覺悟。取法泰山碑的正大氣象,參意嶧山筆的典雅圓活,把篆書一體寫得飽滿圓厚,豐姿多神。很善于筆法的使轉策略,轉筆處多,逸轉而過,不是俗筆的轉折成滯,自始致終可以把中鋒行筆控制得游刃有余。所以他的篆書筆意很滑暢,絕無結與節(jié),這是貴得筆法的根基,也是把篆書寫得剛柔相濟的重要資糧。善作篆書者,既是尋到了書法用筆的本與源!依源本覺悟書道,水到渠成!
愿王運生先生在書法藝術道路上,筆耕不輟,初心不渝,用精妙的筆法,傳承民族文化,墨染絢麗人生,讓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瑰寶熠熠生輝!綻放光彩!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王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