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絲計劃#046 沖突是生活的本質
??? ? ??激勵事件是故事的開始,麥基總結說激勵事件必須盡快讓觀眾親眼看到,而不能發(fā)生在幕后,也不能做太多的次情節(jié)的鋪墊,如果說激勵事件發(fā)生之前還有些什么的話,那也是為了這個激勵事件讓觀眾看起來盡量的真實,盡量能和主角產生移情作用而存在。
??? ? ??故事的脊椎,是主人公為了恢復生活平衡所表現(xiàn)出的深層欲望和所進行的不懈努力。這種欲望可以是自覺的目標,也可以是不自覺的目標,也可以二者皆有。不自覺的目標一般更加堅固和持久,自覺目標可以隨著時間變換,但是不自覺的目標始終貫穿如一。


?

? ? ? ?一個事件打破人物生活的平衡,使之或變好或變壞,在他內心激發(fā)起一個自覺和或不自覺的欲望,意欲恢復平衡,于是把他送上了一條追尋欲望對象的求索之路,一路上他必須與各種(內心的、個人的、個人外的)對抗力量抗衡。他也許能也許不能達成欲望。這便是亙古不變的故事要義。
單純型(糾葛)故事
內心沖突——意識流
個人沖突——肥皂劇
個人外充圖——動作/探險、鬧劇
復雜型故事
同時發(fā)生在內心沖突、個人沖突、個人外沖突三個層面
? ? ? ?除非你的雄才大略就是想要創(chuàng)作動作類型、肥皂劇或意識流散文,我對大多數作家的忠告是,設計相對簡單而又復雜的故事。“相對簡單”并不是指簡單化。它是指限定于下列兩條原則的轉折漂亮、講述精彩的故事:不要增生人物,不要繁殖景點。與其在時間、空間和人物之間玩著跳房子的游戲,還不如克制自己去設置一個具有合理限定的人物陣容和世界,并將精力集中于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的復雜型故事。
? ? ? ?這中間我在想,在把理論往實踐上套,那么現(xiàn)在大家看的vlog是不是故事,是不是也適用于故事創(chuàng)作的理論,極端一點,所謂XXXX的一天這種類型的生活vlog,只是靜靜地記錄某個人平常的一天,表面上看根本沒有故事情節(jié),沒有戲劇沖突,但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覺得得到了視覺的滿足和心靈的治愈。我們?yōu)槭裁磳δ吧似胀ǖ纳罡信d趣,我想這個沖突點不在于短片本身的情節(jié),首先我對短片的主人公產生了移情,例如 我也有這樣的習慣,我也有一模一樣的盤子,我也喜歡這么煮麥片吃,然后是受眾產生了一種欲望,想要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悠閑自在地一天,自己卻因為主觀或客觀的條件無法完全做到,于是投射到短片中精致的主人公身上,讓ta代替自己度過完美的一天。這其中應該也有一種不自覺的欲望,與流逝的時間和浮躁平庸對抗,享受有限生命里的無限細節(jié)。這是主人公(同時也是作者)表現(xiàn)出來的,同時也是觀眾期待看到的,有人把生活過成了我想要的樣子?,F(xiàn)代互聯(lián)網分享型短片的故事性,應該是由分享者和被分享者共同來完成的。
? ? ? ?一個藝術家只要立志創(chuàng)造出具有永恒價值的作品,便遲早會意識到,生活既不是對緊張局面的微調,也不是那種十惡不赦的罪犯盜取核武器占領城市以索取贖金的超級沖突。生活就是關于這些終極問題的提問,如:如何找到愛和自我價值?怎樣才能使內心的混亂歸于寧靜?以及我們周圍無處不在的巨大的社會不平等和時間的一去不復返。生活就是沖突。沖突是生活的本質。作家必須決定在何時何地排演這種斗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