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傲嬌”為何情有獨鐘?一名普通動畫愛好者的后日談
? ?有關(guān)“傲嬌”的起源與發(fā)展,本文將不會進行追溯,僅通過一個普通動畫愛好者的視角,深入探討這一“萌屬性”究竟為何讓眾多阿宅為之神魂顛倒。

? ? 傲嬌的可愛,在于一種“不坦率”的朦朧美。不坦率是一種自己與自己的斗爭,是渴望表達自我的真實意愿卻迫于某種壓力(大多時候是面子上的不情愿,即自我的約束)而不得不顧左右而言它甚至正話反說,身為觀眾的我們卻能將其臉頰上泛起的一縷微紅,眼角中流露的一絲失落盡收眼底,而故事中的主角往往不自知。或許我們對傲嬌行為的愉悅也來自于與主角的信息差所導致的優(yōu)越感,但這明顯只是一小部分。

? ? 說白了,二次元為觀眾提供了不同于現(xiàn)實生活的凈土,你可以在此盡情逃避,卻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三次元的影子之下,現(xiàn)實生活中的經(jīng)歷無孔不入。于是便會不由自主地追尋那些在二次元中的“真實感”,即使你我清楚地明白其實那是一種虛假,但仍沉湎于自我安慰的滿足。于是傲嬌的第二個萌點出現(xiàn)了,這對于我來說也是最令人著迷的一點:人物的心口不一讓他們更接近于真實人的反應(yīng),以至于我們認為他們的塑造是如此立體。
? ? 庵野秀明曾說:“在動畫中,沒有什么是真實的。但是我想給這個被制作的世界更多真實感,把真正人類的表現(xiàn)添加到動畫之中。”于是他創(chuàng)造了明日香(《異世界舅舅》中敬文稱其為“傲嬌的源頭”,不過對此阿宅之間仍有不少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明日香是非常典型的心口不一的角色)大多數(shù)動畫角色都是不會說謊的,他們的真實想法總會被直觀地表現(xiàn)或刻意地披露,而傲嬌角色打破了這一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猜想”成為了觀眾了解他們的方式,因此讓觀眾也深刻參與到劇情的發(fā)展中從而造成一種“沉浸”的錯覺,而這種錯覺也往往讓人欲罷不能。

? ? 一個塑造成功的傲嬌角色,其“傲”與“嬌”的比例必然是完美調(diào)和的。我認為并不存在固定的所謂“黃金比例”。一定是五五開好或四六開好,我無法茍同。傲嬌的程度必然要與該角色的其他屬性契合才能實現(xiàn)整體塑造的有利性。譬如《命運石之門》中的牧瀨紅莉棲是我最喜歡的傲嬌類角色,其他例如亞里亞(緋彈的亞里亞)、逢坂大河(龍與虎)、遠坂凜(fate)、四宮輝夜(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冬馬和紗(白色相簿2)等等都是ACG中非常典型的人物。你對上述角色的第一印象或許并非是“傲嬌”,這也正說明了傲嬌不過只是屬性系統(tǒng)中的一小部分。

? ? 傲嬌屬性的最大看點就在于傲與嬌的并存與互相轉(zhuǎn)化(恰好印證了唯物論中對立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傲氣”背后實則是“嬌弱”在逞強,深刻理解二者的關(guān)系才能領(lǐng)悟出傲嬌的精髓。“傲氣”并非是“傲慢”,“嬌弱”也并非“嬌氣”,或許有些玩文字游戲的味道,但其實詞語之間的界限是相當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