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俄羅斯首次載人發(fā)射!首位飛行突破1000天的航天員將誕生

預計在2023年9月15日,搭載3名航天員的“聯(lián)盟MS-24”載人飛船將由“聯(lián)盟2.1a”運載火箭從拜科努爾航天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

“聯(lián)盟MS-24”航天員乘組由來自俄羅斯和美國的航天員組成,包括俄羅斯航天員、任務指揮官奧列格·科諾年科(Oleg Kononenko),俄羅斯航天員尼古拉·丘布(Nikolay Chub) ,美國航天員勞拉·奧哈拉(Loral O’Hara)。備份航天員為俄羅斯航天員阿列克謝·奧夫奇寧(Alexey Ovchinin)和美國航天員特蕾西·戴森(Tracy Dyson)。

按照計劃,“聯(lián)盟MS-24”乘組的3名航天員的飛行時間將有所不同,將分兩批先后返回。勞拉·奧哈拉飛行時間為6個月,將于2024年3月乘“聯(lián)盟MS-24”飛船返回地球,奧列格·科諾年科、尼古拉·丘布的飛行時間長達12個月,將于2024年9月乘“聯(lián)盟MS-25”飛船返回。航天員奧列格·科諾年科此前已四度飛往國際空間站執(zhí)行任務,總計飛行時間超過736天。本次任務過后,他將成為世界首位總計飛行時間超過1000天的航天員。
在國際空間站歷史上,只有三次載人飛行任務時間達到一年。2015年至2016年,俄羅斯航天員米哈伊爾·科爾年科(Mikhail Kornienko)和美國航天員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在國際空間站駐留了340天。2021年至2022年間,俄羅斯航天員彼得·杜布羅夫(Pyotr Dubrov)和美國航天員馬克·范德·黑(Mark Vande Hei)駐留了355天。由于俄羅斯在國際空間站拍攝電影《挑戰(zhàn)》,彼得·杜布羅夫和馬克·范德·黑的載人飛船座位讓給了演員尤利婭·佩列西利德(Yulia Peresild)和導演克利姆·希片科(Klim Shipenko),飛行任務順延半年。

2022年9月,“聯(lián)盟MS-22”乘組俄羅斯航天員謝爾蓋·普羅科皮耶夫 (Sergey Prokopiev) 和德米特里·佩特林 (Dmitry Petelin) 、美國航天員弗朗西斯科·盧比奧 (Francisco Rubio) 發(fā)射升空,按計劃,“聯(lián)盟MS-22”乘組本應于2023年3月返回地球,由于飛船冷卻系統(tǒng)故障,以無人駕駛模式返回地球。同時,俄羅斯以無人模式發(fā)射了“聯(lián)盟MS-23”用于接回“聯(lián)盟MS-22”乘組,“聯(lián)盟MS-22”乘組順延成為“聯(lián)盟MS-23”乘組,飛行時間被延長半年,計劃于2023年9月下旬返回,其最終飛行時間將超過370天,將成為國際空間站駐留時間最長的航天員乘組。世界載人航天歷史上,單次飛行時間最長的是俄羅斯航天員瓦列里·波利亞科夫(Valeri Poliakov),1994年1月至1995年3月,其在“和平號”空間站上停留了438天。

“聯(lián)盟MS-24”任務將是2023年俄羅斯首次載人發(fā)射,飛船對接國際空間站后,空間站的駐站人數(shù)又將短暫上升至10人。在“聯(lián)盟MS-24”乘組與“聯(lián)盟MS-23”乘組完成在軌交接后,后者將搭乘飛船返回地球。
作者:大白高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