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志愿軍陸軍的蘇制武器狀況簡述
剛入朝時志愿軍并沒有裝備蘇式武器,以第一批入朝的39軍和50軍為例:
39軍共裝備38式步槍7320支,德系步槍1512支,美制春田式步槍2408支,美制沖鋒槍3058支,捷克式輕機槍790挺,美制M1918式輕機槍168挺,英制布倫式輕機槍117挺,美制M1917式重機槍155挺,日制92式重機槍7挺,60毫米迫擊炮260門,81毫米迫擊炮82門,82毫米迫擊炮15門,120毫米迫擊炮12門,美制107毫米化學迫擊炮12門,國產6管102毫米火箭炮9門,92式步兵炮36門,41式山炮12門,94式山炮12門,美制M1式75mm山炮12門。
50軍共裝備38式步槍1565支,德系步槍6111支,英制恩菲爾德步槍458支,美式卡賓槍716支,美式沖鋒槍1575支,捷克式輕機槍821挺,英制布倫式輕機槍120挺,馬克沁重機槍125挺,92式重機槍3挺,60毫米迫擊炮230門,81毫米迫擊炮4門,82毫米迫擊炮52門,美制60毫米火箭筒4具,美制57毫米無后座力炮4門,92式步兵炮14門,美制75山炮16門,日式37毫米戰(zhàn)防炮7門,美制37毫米戰(zhàn)防炮36門。
志愿軍基本靠各類雜式裝備打贏了第一、第二次戰(zhàn)役。
1951年1~2月,由蘇聯(lián)購置的36個師(另一說為45個師)的庫存輕武器到貨,這批武器包括步槍14萬支、沖鋒槍2.6萬支、輕機槍7千挺、重機槍2千挺、手槍1千把。中國用這些輕武器裝備了后續(xù)入朝的34個師并補充了前線的輕武器缺額。
從1950年末開始由蘇聯(lián)購入的10個坦克團開始到貨,這批坦克包括T34中坦300輛、JS2重坦60輛、SU122突擊炮40輛;大約有一半兵力投入朝鮮戰(zhàn)場。
1951年下年開始由蘇聯(lián)購入的60個步兵師的全套裝備開始到貨,按照編制這批裝備包括T34中坦1440輛、SU76突擊炮960輛、122mm榴彈炮、76mm野炮、37mm高炮各720門;但只有3個師的裝備投入朝鮮戰(zhàn)場;
獨立炮兵方面中國共從蘇聯(lián)購入14個炮兵師,2個反坦克炮師、2個火箭炮師的裝備,但只有2個炮兵師全部、2個火箭炮師一部、2個反坦克炮師的一部投入朝鮮戰(zhàn)場,另外用部分蘇式火炮部分加強了先期入朝的3個炮兵師。
蘇械投入比例最高的志愿軍陸軍兵種是獨立高炮部隊,101個營的37mm高炮有53個營入朝,24個85mm高炮營,14個76mm高炮營也先后全部入朝參戰(zhàn)。
至1951年底,志愿軍共有:60mm迫擊炮4552門、81\82mm迫擊炮1719門、美式106mm線膛迫擊炮128門、蘇式107mm迫擊炮57門、蘇式120mm迫擊炮30門、國產90mm火箭筒3122具、BM13火箭炮72門、美制或國產57mm無后坐力炮824門、蘇式57mm反坦克炮53門、日式41式75mm炮154門、日式94式75mm山炮148門、美式M1式75mm山炮137門、日式38式75mm野炮119門、日式90式75mm野炮38門、蘇式ZIS3式76mm野炮297門、日式105mm榴彈炮16門、美式105mm榴彈炮193門、蘇式122mm榴彈炮249門、蘇式152mm榴彈炮36門、美式155mm榴彈炮22門、日式92式105mm加農炮4門、T34坦克114輛、JS2重型坦克24輛、SU122突擊炮16輛、12.7mm高射機槍1382挺、37mm高炮956門、蘇式76mm高炮60門、蘇式85mm高炮120門。由上可見即使到第5次戰(zhàn)役結束后,志愿軍的重武器依然種類復雜。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毛熊賣給兔子的武器在價格上還是很良心的,一個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坦克團(2營制)+高炮營+反坦克炮營的步兵師全套裝備才作價1000萬美元,與之對應的抗戰(zhàn)期間美國賣給炮黨的一個3個步兵團+1個山炮營的所謂“美械師”作價竟然將近2000萬美元!不過毛熊送貨服務確實差了些,說好的交貨日期動不動就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