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在位十四年,為何說自己不如漢獻帝?被宦官羞辱
839年的一天,唐文宗在思政殿召見翰林學(xué)士周墀。唐文宗問道:“以愛卿之見,朕是什么樣的皇帝?”周墀跪在地上說道:“臣不足以知,然天下言陛下堯、舜主也。”唐文宗接著問道:“你覺得朕與周赧王、漢獻帝相比,誰更好一些?”周墀感到十分震驚,趕緊說:“陛下之德,成、康、文、景未足比,何自方二主哉?”
唐文宗流著眼淚說道:“周赧王、漢獻帝受制于強臣,現(xiàn)在朕受制于家奴,哪里比得上他們呀!” 周墀聽完唐文宗話,也感到十分傷心,“伏地流涕”。自此之后,唐文宗再也不上朝,自此憂郁成疾。840年2月,唐文宗在大明宮太和殿病死,終年三十一歲。那么,唐文宗為何會說自己不如漢獻帝,他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皇帝呢?

唐文宗原名李涵,后改名李昂,是唐穆宗李恒的第二個兒子,被封為江王。按理說唐文宗根本沒有機會做皇帝,因為他的大哥是唐敬宗李湛。826年12月,耽于享樂的唐敬宗李湛暴死,年僅18歲。其實,唐敬宗根本沒有疾病,他是被宦官劉克明害死的。之后,劉克明打算擁立絳王李悟(唐敬宗的叔父)為帝。
可是內(nèi)樞密使王守澄等人卻擁立了江王李昂,“率神策六軍、飛龍兵誅克明,殺絳王”。在宦官的支持下,18歲的李昂“即皇帝位于宣政殿”,成為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文宗為人恭儉儒雅,是一位有理想的皇帝,他的“偶像”就是先祖唐太宗李世民,在沒做皇帝的時候,唐文宗就經(jīng)常閱讀《貞觀政要》。

成為皇帝后,唐文宗勵精圖治,勤勤懇懇,“銳意于治,每延英對宰臣,率漏下十一刻”。他還頒布了一系列的措施,改變混亂不堪的宮廷,“出宮人三千,省教坊樂工、翰林伎術(shù)冗員千二百七十人,縱五坊鷹犬,停貢纂組雕鏤、金筐寶飾床榻”。然而,擺在唐文宗面前的困難很多,外有藩鎮(zhèn)割據(jù),內(nèi)有宦官專權(quán)以及黨爭。
唐文宗決定先解決宦官專權(quán)的問題!830年,唐文宗任命翰林學(xué)士宋申錫為宰相,打算利用此人來誅滅宦官王守澄等人。結(jié)果消息走漏,王守澄先發(fā)制人,誣告宋申錫與漳王打算謀反。唐文宗知道宋申錫是冤枉的,但迫于宦官的勢力,只能將宋申錫貶到外地做官。經(jīng)此一役,唐文宗吸取教訓(xùn),決定再次發(fā)難。

這次,唐文宗利用宦官們之間的矛盾,重用宦官仇士良,將王守澄除掉。與此同時,唐文宗還提拔了鄭注、李訓(xùn)擔(dān)任御史大夫、宰相,讓他們籌劃除掉仇士良。835年11月,唐文宗聽說出現(xiàn)了“甘露”,于是派宦官仇士良率領(lǐng)宦官們?nèi)ゲ榭础F鋵?,這是唐文宗、鄭注、李訓(xùn)等人的計劃,打算趁機除掉宦官。
仇士良走到半路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異常,“風(fēng)吹幕起,見執(zhí)兵者甚眾,又聞兵仗聲”。他趕緊回到了皇帝的身邊,不由分說,將唐文宗控制了起來,接著長安城發(fā)生了一場血戰(zhàn),這就是“甘露之變”。面對著皇帝,仇士良盛氣凌人,“出不遜語”,遭到宦官侮辱后的唐文宗又氣又怕,“凓懼不復(fù)言”。此后的唐文宗淪為宦官的傀儡,在他看來,自己甚至不如漢獻帝。
參考資料:1.《舊唐書》;2.《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