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面食文化你了解多少?

河南地處黃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中原地帶,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氣候適宜,降水適中,因此適合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這里幾千年來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自然而然,河南人以面食為主,面食文化也隨之成了河南人的飲食文化,河南的面食特別多:饅頭、包子、稀飯、面條、油條、面疙瘩、糖糕、麻花、煎餅、攤餅、燒餅、胡辣湯……河南人愛吃面食是出了名的,可以說無面不歡,吃得最多的三種面食:饅頭、面條、小籠包。
面條中,當(dāng)屬河南燴面最出名,它是河南人餐飲美食的名片,到了河南,吃了河南燴面才算“中”,它和北京的炸醬面、山西的刀削面、湖北的熱干面、重慶的小面一起合稱“中國五大面食”。河南燴面是用高筋面粉制作而成,口感筋道,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配制而成,味道醇香鮮美。河南燴面之所以好吃,其中湯汁是秘訣,它是用新鮮上等的羊骨頭和嫩羊肉小火慢熬數(shù)小時,一直熬到湯汁白白亮亮?xí)r,再加以海帶絲、千張絲、粉條、鵪鶉蛋……起鍋時再添以香菜、辣椒油、蒜蓉、辣椒粉等輔料,這樣一碗美味的燴面才算做了出來!
?河南不光面食種類繁多,樣式各異,菜系也歷史悠久,風(fēng)味獨特,河南菜又簡稱豫菜,在宋朝時候,就早已形成了色、香、味俱全的宮廷風(fēng)味菜肴,是中國八大菜系之母,汴京烤鴨、蔥燒海參、牡丹燕菜、炸紫酥肉……河南名菜有著上千年的飲食文化歷史,烹飪方法多種多樣,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就有五十多種,常見的烹飪方法:“扒、燒、爆、熗”,其中最著名的烹飪方法就是扒,有“扒菜不勾芡,湯汁自來黏”的傳承美譽。接著是爆菜的烹飪方法,爆菜時用大火顛鍋,熱鍋涼油,操作迅速,爆出來的菜就會質(zhì)地脆嫩,鮮香撲鼻……
河南人也特別愛喝湯,其中胡辣湯最受歡迎,它是河南人早餐的必備標(biāo)配,也是河南地區(qū)早餐中最為出名的一道小吃,中華民族口味名吃之一。河南人對胡辣湯有著很深的感情,據(jù)說胡辣湯起源于周口的逍遙鎮(zhèn),“喝上一小碗,出了一頭汗,排毒又養(yǎng)胃,一天都舒坦,再配上肉盒水煎包,滿漢全席都不換!”
這首民間小曲表達的就是河南人對胡辣湯的無比喜愛。胡辣湯又叫“糊辣湯”,是將牛肉片、胡蘿卜、海帶絲、黃花菜,豆腐皮等放入湯中燉煮,在出鍋前加入胡椒粉、生姜粉、十三香、鹽等配料,出鍋后盛出一碗,加上榨菜絲,淋上香油、香醋,又辣又香又有一絲酸,雖然賣相不好看,一口大鍋稀稠的胡辣湯,看著有點像黑暗料理,但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整個人都是暖和的,飽足的!
飲食記錄了一個地區(q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xí)慣,是人們記憶中最溫暖的場景,更勾起了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鄉(xiāng)愁。各種各樣的美食漸漸成為河南各個城市的美食名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美食來了解河南,認(rèn)識河南。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了河南這個地區(qū)悠悠的飲食文化。河南美食作為舌尖上的中原美食,不僅承載了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飲食文化,更是傳載和記錄了數(shù)千年來中原悠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