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不停蹄的軟糖
在生產(chǎn)軟糖的工廠,通常都有一部叫做注模機的設(shè)備,是用來把糖漿注入粉模的空洞,待冷卻干燥以后,就成了我們在超市看到的那些五顏六色的軟糖。糖塊隨著空洞的形狀而成,有草莓,葡萄,橙子各種樣式的,口味隨著香精和濃縮果汁,顏色么當(dāng)然隨著各種色素咯,不過都在法規(guī)添加范圍內(nèi),屬于正常食品添加罷了。
這臺機器,從十年前進廠以來,除了在春節(jié)人員回家過年會停機,以及必要的年度檢修以外,其他時候只要人在就絕無停機可能,每天轟隆隆的,一板又一板,成千上萬顆的糖就像印鈔一樣的,從它機身中穿行而過被疊架起來,隨著鏟車被推送到風(fēng)干倉室,那里也像金庫一樣,有厚重的雙層隔絕門,四面八方都吹了二十五的冷氣,疊架滿庫的時候,不容一個人側(cè)身的空間。
而這幾日,這臺機器卻突然停了下來,就像一個長久勞役的人,終究還是倒下了——它的操作屏幕死機了,要說緣由可能還是和車間的空調(diào)這些日不穩(wěn)定有關(guān)系,本該三十度以內(nèi)的環(huán)境,現(xiàn)在卻遠遠不止,就連班組人員都感受到了和以往不同的悶熱。即使連軸工作了十年,這還是一臺老實的沒有脾氣的精密造幣機,倒下也是為著特殊情況。

在這臺機器年輕的時候,一定也是不知疲倦的加班加點,那時的車間人員對他以及軟糖本身制造工藝的方方面面都不熟悉,大家都在彼此摸索和試探的道路上增進了解,那時的雙方都是年輕耐心,謙虛謹慎,積極向上的,就像公園草坪上把著孩子走路的年輕的三口之家,野餐墊上媽媽逗引著對面而來的孩子,父親則在后面托著孩子的肩膊,一家人笑意盈盈,沉浸在這樣的氛圍中,而不知不覺的忽略了時光荏苒,今日過后今日不再重來。
現(xiàn)在的機器,經(jīng)過了十年日日夜夜的磨耗,即使還是一樣的芯片和程序,配件壞了換新,一副老靈魂窩在半新半舊的鋼鐵身架里呻吟著殘喘著,就像老年后失去了父母的庇護,情不情愿都要繼續(xù)走這余下的使命之路,我想這是沒有感情的機器,也好。
未來,若是機器被注入了人類情感,起了愛憎喜惡的意識,任誰不為他憂傷難過呢。人有來處去處,機器也有出廠報廢,彼此都有從簇新到老朽的過程,這一點竟是酸楚的雷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