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答題技巧和學習技巧
語文
單元一:卷子組成結構
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
T1、2、3選擇題(一題3分)
注意比對,在原文找出相應的句子,一個一個詞組比對、打勾,仍需要思考處劃線或者打圈。需要格外關注主語(2023全國卷以2/3的比例考到了此錯誤點)、關聯(lián)詞、程度詞。
在本類題型謂語的重要性會下降
T4、5大題(一題4分)
先借此處簡述一下大題的答題規(guī)范:按分做點、標出序號、關鍵詞先行。
⑴按分做點:以本題型為例:本題型無論踩分點是一點兩分還是一點一分,本人建議考生在實操中按一點一分來寫,多寫不虧,任何有點沾邊的都寫上去,總能踩到分的。不要覺得只是有一點像,就不寫了,一定要多寫,多多益善。
⑵標出序號:第一:建議標①、②此類帶圓圈的序號,而不是⑴、⑵此類序號。第二:一個序號內的內容闡述完后,建議空一個字的距離,給閱卷老師提示。第三:將序號寫在比字高一點的地方,以做到醒目的目的
⑶關鍵詞先行: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詞寫出來,也可以是先將自己的分點標準寫出來。
而現(xiàn)在的語文很喜歡solo題,在信息類文本中經常在T5出現(xiàn)。
舉例:著名作家協(xié)會贊嘆本文將情與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請你根據本文,分析這句話的正確性。(6分)
在本題中,考生的按分做點與關鍵詞先行的答題模版應該如下所示:
①情:
②理:
③情與理的融合:
現(xiàn)代文閱讀:主要分為小說和散文兩種類型
T6、7選擇題(一題3分)
本類題型中,常見錯誤點有:修辭手法錯誤、情感態(tài)度錯誤、細節(jié)錯誤。
⑴修辭手法錯誤:考生在考試中看到選項中出現(xiàn)有關修辭手法的描述的,應該提高警惕。
特別關注九大修辭,其中比喻手法更是重中之重,需知道比喻還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
⑵情感態(tài)度錯誤:以自己的第一直覺為準。
為更好的展示此類題型,在本處舉例:在本文中,小明是一個很懦弱的人,他不敢冒險。而此處的正確答案應為:小明是一個謹慎的人,而不是懦弱的人。
從本例中可以看出,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時間區(qū)別是比較小的,主要靠自己對文本的感受力來做出此題。
⑶細節(jié)錯誤:可能會有張冠李戴、時空錯亂等錯誤出現(xiàn),自己需要注意回原文本比對。
T8、9大題(一題6分)
⑴本類題型有:人物性格題、作用題、賞析題、手法題、solo題。
⑵而小說和散文的答題思路也有不同。
請注意:本處說的是答題思路,需要和分類標準分開,在大多數(shù)題目中答題思路只是作為考生的思考角度,避免遺漏,而答題卡上的分類的點仍需按題目來分。
再述,小說的答題思路:零度修辭手法(以九大修辭優(yōu)先),小說四要素: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主旨,讀者感受。
散文答題思路:零度修辭手法(以九大修辭優(yōu)先)、內容、主旨、讀者感受。
⑶本類題型最常出現(xiàn)的是solo題,即使不是solo題,分類標準也常常以題目給你的思路為準,為簡單solo題。舉例:著名作家協(xié)會贊嘆本文將情與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請你根據本文,賞析這篇文章。(6分)
若本文是一篇小說,在本題中,考生的思考角度的模版應該如下所示:
⑴情:①手法:②人物:③環(huán)境:④情節(jié):⑤主旨:⑥讀者感受
⑵理:①手法:②人物:③環(huán)境:④情節(jié):⑤主旨:⑥讀者感受
⑶情與理的交融:①手法:②人物:③環(huán)境:④情節(jié):⑤主旨:⑥讀者感受
而在實操中,不可能寫這么多的點,故本示范僅是思考角度的模版,實操中,寫最有可能拿分的點。
而在賞析題中,基本的踩分點是在手法,所以實操中,賞析題應多寫有關手法的點。
綜上兩點,可見,在同一文的不同題型中,思考角度可能一樣,但是最終呈現(xiàn)的答案,側重點要根據題型來分。
文言文閱讀:一般為人物傳記
T10段句題(3分)有兩種題型:一道三分選擇題,三題一分選擇題,但都只段一句。
段句題,應根據文本內容,做理解。選擇適合文本走向的段句。
若看不懂文章時,也可根據語法,“一個最小單元的句子里,應有謂語”等語法知識點來做。
因本人基本是靠語感來寫的本題,故沒有很好的解題技巧,若有需要,可以在網上找更好的方法,在此不班門弄斧。
T11文化常識選擇題(3分)
新高考后,本題更多是根據文本來設題,所以需要回到文本,去看選項中對此詞語的解釋是否正確,不要靠自己貧瘠的文化常識干寫。要相信,自己不知道的、陌生的,文本里一定會有提示!若沒有提示,那說明這題的突破口不在這里,很有可能,這個選項是對的。
T12文本細節(jié)題選擇題(3分)
最常見的就是張冠李戴:這個人做的事情,非要說是另一個人做的。
或者是時空錯亂:某人因做了好事被任的官,非要說是他任官后做的事。
T13翻譯兩題(共8分)
注意特殊句式,每個句子,自己猜測四個踩分點,逐字逐句翻譯。即使是看著很淺顯的字,也要給他組詞,翻譯出來。
T14大題(3分)
一般為三點,而且很好拿分,多寫就可以了。
古詩閱讀
T15選擇題(3分)
關注修辭手法,情感態(tài)度。
T16大題(6分)
答題模版:基本上是①:手法+古詩相應內容+情感②:手法+古詩相應內容+情感③:手法+古詩相應內容+情感
語言文字運用:題型多變,重在積累,故在此不進行闡述。
作文(60分)
分成三部分:
后記:從上述闡述來看,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語文考試特別注重文本。所以考生在選擇題中,不要只靠自己第一遍閱讀文本的印象做題,一定要回原文比較后作答。而在大題里,請根據題目暗中給你的思路,以“關鍵詞+相應文本內容”的方式作答。
單元二:試卷的二次開發(fā)
1大題的二次開發(fā):做完一次卷子后,可以把大題的題目抄下來,記錄下自己的得分,然后分析答案和題目之間有什么關聯(lián),揣摩出題老師從題目里提供給給你的什么答題思路。
2非連續(xù)性文本的二次開發(fā):因為本題型的文章偏向于科普文,用詞很高級,所以可以摘抄一些高級的句子,用在作文里。
3現(xiàn)代文閱讀的二次開發(fā):在網上找相應作者的寫作風格,相應風格的文章,本文的寫作動機,多做積累閱讀。
4文言文的二次開發(fā):記錄下翻譯句子題型中的采分點,一般一篇文言文中會有共八個采分點,專門記錄在一個板塊,可以揣摩出出卷老師喜歡考哪些重點字詞。
5古詩的二次開發(fā):記錄古詩里的有固定含義的意象。
6作文的二次開發(fā):記錄每次作文的題目,分析題目暗含的寫作思路。作文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分值較高的的大題,所以也需要根據題目提供給你的思路寫文章。
單元三: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平時學課文的時候,可以多閱讀相應作者的文章,自己去網絡上拓展閱讀,不要想著往學、提前學,而是往深學,把基礎打扎實,不要一個勁往前沖。因為高中的閱讀時間肯定是會大大縮水的,所以在沒有條件大篇幅閱讀時,我們可以選擇如上方式,在公眾號、百度上讀一些篇幅較短的短篇、評論等文章。
單元四:課本的開發(fā)利用
熟讀課本的每一個字,包括單元導語、學習提示、單元任務等,即課本上的每一個字都要重視起來,因為很多出卷老師他的出卷思路就是從課本上的某一個角落里扒拉出來的。而且,作為全國高中生的課本編輯,都是業(yè)內的大牛,由他們的思路展現(xiàn)出來的課本,每一個字都是國家想強調的重點,未來考試的方向,都需要認真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