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港珠澳大橋,耗資高達1200多億,為啥沒有車輛通行?

如今港珠澳大橋已經(jīng)全線貫通,作為世界頂級大橋,這座大橋耗資1200多億,然而建成至今,為啥卻不能夠通車?橋面上真的還沒有車輛通行?對此美國人開始大肆嘲笑,稱中國花費上千億資金建造的大橋,是一座面子工程,沒有任何實用意義,看來美國還是把中國想的太簡單了,作為連接香港、珠海以及澳門的跨海大橋,這座大橋的建成,將極大便利三地之間的交通,推動三地交流,只是由于目前受疫情影響,同時通行港珠澳大橋需要三地簽證,隨著疫情結(jié)束,再加上政策的不斷落實,這座大橋所能夠發(fā)揮的效能絕對超乎外界想象。

其實,打通港澳和廣東的陸上交通,戰(zhàn)略意義是非常明顯的,珠三角作為全中國經(jīng)濟最活躍的地區(qū),迫切需要打開一扇面向全世界的窗口,而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和自由港的香港,能夠非常好的完成這個任務(wù),港珠澳大橋的建設(shè),說不上是勞民傷財,只能說是因為一些問題沒能得到關(guān)注,在建橋時只注意了橋梁本身在工程上的困難,而沒有關(guān)注一些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
首先,關(guān)于大橋的通行要求,在進行討論時沒有及時統(tǒng)籌,大橋竣工之后,甚至都沒能拿出一套完善的標準,2017年建好的大橋只能放置在一邊無所事事,沒有一輛車子通行,直到一年之后的2018年12月,第一批運營車輛才正式從港珠澳大橋上通行,不過,這還只是一個小問題,如果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港珠澳大橋就只能成為一件大而無當?shù)臄[設(shè)。

由于中國目前實行的港澳通行證制度,想要從港珠澳大橋上前往港澳特別行政區(qū),首先司機就必須辦理一張通行證,而由于英占時期靠左行駛的交通習(xí)慣,香港的交規(guī)與內(nèi)地是截然不同的,必須擁有粵港兩地的牌照,車輛才能在香港和內(nèi)地之間往返,如果不想掛兩塊車牌,就必須辦理一整套繁瑣的手續(xù),經(jīng)過三地政府部門許可的單牌車輛才允許通行,辦完了這一堆手續(xù)之后,能夠上橋的車輛還得等待配額,配額通過了才算是真正走完了萬里長征。
理論上,港澳與內(nèi)地之間的經(jīng)濟往來密切,這座耗資1200億人民幣,橋隧全長55千米,主橋長29千米,歷經(jīng)8年才全部竣工的超級工程上,理應(yīng)是車水馬龍,一片熱鬧景象,但是直到今天,從港珠澳大橋上通過的車輛,依然少得屈指可數(shù),這成為了一些國家攻訐中國的理由,認為中國搞了一個勞民傷財,實際上起不到半點作用的面子工程。

修建港珠澳大橋,其戰(zhàn)略意義是非常明顯的,任何稍有戰(zhàn)略眼光的人,都不難看出,打通港澳和內(nèi)地陸上交通的重要性,而政策和統(tǒng)籌帶來的困難,短時間內(nèi)只要下定決心,都是可以解決的,而大橋如果不去建設(shè),它不會自己冒出來的,不能因為一些短視的批評言論,就斷然否定港珠澳大橋的重要意義,目前大橋建成才幾年時間,而這座大橋的壽命卻可以長達上百年,即使這座大橋在50年后才發(fā)揮作用,也依然能夠體現(xiàn)出這座大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