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沖,馬力歐!

向前沖,馬力歐!
實習編輯丨袁偉騰
馬力歐在沖刺。
水管工在泥地上飛馳,腳尖點地,向前猛沖,紅色的身影像一道劃過灰藍色天空的閃電。
馬力歐不只是沖刺。我們常把“沖刺”描述為兩點一線的全力奔跑——目標明確,從起點直指終點,距離最近,跑者速度相對恒定,所以用時最短。
這種說法并沒有錯,不過游戲世界和現(xiàn)實有微妙的差異:現(xiàn)實中的賽道是水平的,游戲的地圖是有縱深的,如果把城堡前的旗桿視作終點,從起點出發(fā),馬力歐必然經(jīng)歷垂直位置的變動,像是翻過綠色的水管,或是進入水管,途徑地下世界。

就像跨欄運動員精簡起跳動作一樣,砍去不必要的肢體擺動能夠節(jié)省體力和時間,流暢、簡潔的運動軌跡是每一位跑者的目標。馬力歐想要盡量快地抵達城堡,除了保持高速奔跑外,也需要規(guī)劃路線,大到是否進入管道,小到什么時機起跳,甚至只是某一個瞬間的選擇:是頂一塊磚塊?還是踢一顆龜殼?不同決定的結(jié)果可能只差1幀,但影響是巨大的,因為所有TAS制作者絞盡腦汁,可能只為了把紀錄縮短1幀。
TAS是“Tool-assisted Speedrun”的英文縮寫,可翻譯為“模擬器輔助類速通”。簡單地說,TAS是一種特別的游戲速通方法研究,它能讓玩家通過輔助工具,在不改變游戲數(shù)據(jù)的前提下,實現(xiàn)對游戲的精確把控——理論上可操作的最小單位是幀。輔助包括但不限于即時存檔、內(nèi)存監(jiān)視和控制游戲的運行速度,只要模擬器支持,同一時間鍵入的指令數(shù)量也沒有限制,極限情況下,每秒能輸入上百次按鍵。
所有這些只為一個目的,把游戲的通關(guān)時間壓縮到理論上的最短。在《超級馬力歐兄弟》領(lǐng)域,TAS世界紀錄的保持者是HappyLee,他的名字叫李天達,是一名音樂制作人、合唱指揮,兼TAS制作人。
丨 身份
李天達是長春人,他是“雪花青年合唱團”的指揮,也是合唱團的創(chuàng)辦者之一。
“雪花青年合唱團是長春的一個業(yè)余合唱團,所有團員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yè),幾乎沒有專業(yè)聲樂背景出身的歌唱者。”李天達告訴我,“(我們是)業(yè)余合唱團,不過是整個長春做得最好的?!?/p>
其實不用他做太多介紹,我已經(jīng)在他的個人視頻主頁上看到了不少東西——不是簡歷般的文字說明,而是一段段彩排視頻。播放量最高的一個視頻里,他們翻唱了流行歌曲《地球之鹽》。鏡頭隨著歌聲搖擺,窗外的光線溫柔明媚,把合唱教室照得透亮。演唱者圍成一個大大的半圓,全情投入,臉上藏不下一點陰霾。
歌聲在空氣中飄蕩,站在圓心位置的人拿著鼓錘,小心翼翼地敲擊鼓面,汗水從額頭滲出,粘住了松散的黑發(fā),但他好像完全不在意,視線仍集中在鼓上。左右手敲擊、停頓,如此反復,鼓皮振動發(fā)聲,低沉而莊嚴。你很難不注意到這個人,他穿著黑色上衣,下半身是一條白條紋長褲,一邊演奏,一邊望著隊員,深情而專注,好像眼前所見就是全世界的一切。
他就是李天達。

合唱是李天達的工作,也是他熱愛和陶醉的事業(yè)——你只用看看他唱歌時的眼神,就知道這是一件他非做不可的事。雪花青年合唱團目前是純公益性質(zhì)的組織,李天達和其他成員把演出所得全部捐給了希望工程,上一次公演的門票50元一張,90個席位全部售出,他們就捐了4500元。練習的場地由志愿者提供,排練也不收取學費,他們能通過合唱公演獲得一些名聲,但也僅此而已了。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喜歡。李天達真的熱愛這個,大學畢業(yè)后,他到北京現(xiàn)代音樂學院進修,此前從沒有接觸過合唱。有一天他去參觀校合唱團的排練活動,一下子被唱班的氛圍打動。人們平時說話聲音平緩短促,但唱歌時卻莊嚴肅穆,胸腔通過有意的控制起伏不定,低音部和高音部的人聲疊在一起,干凈、溫柔,直擊心靈。單薄的人聲疊在一起,就有了一股力量,令人頭皮發(fā)麻,有時候聽完一曲回過神來,才發(fā)現(xiàn)眼角濕濕的。
如今,在李天達的生活中,音樂占了九成,TAS可能只有不到一成。他告訴我,工作忙,自己幾乎沒時間做TAS了。他上傳的視頻中,一大半是和音樂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剩下的一小部分才是TAS錄像——圈內(nèi)的制作者習慣把通關(guān)視頻稱作“錄像”。因為嚴格地說,他們的成品并不是一段視頻,而是記錄一個連續(xù)輸入的操作序列。
我們在玩游戲時,無論使用鍵盤還是手柄,手頭的操作都被機器如實記錄,什么時候摁下按鍵,摁下哪一個按鍵,是長按還是輕點……所有的操作被轉(zhuǎn)換成機器可識別的電訊號。如果把它們單獨拎出來,再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連續(xù)的序列。TAS也是一樣,制作者通過反復調(diào)試,優(yōu)化每一處的操作,找到最優(yōu)解,再把它發(fā)布到網(wǎng)上,和圈子里的其他人分享。
最終的視頻相當于序列的展示。只要知道方法,所有人都可以把序列下載到自己的電腦上,然后導入程序,游戲自動以最完美的方式運行,就像一個冷峻的機器人在履行指令,精密、細致,而且永不出錯。
知乎上有好奇的玩家提問:“TAS究竟是什么?”回答只有零零散散的幾篇,但篇幅都很長,大多一眼能看出是出自圈內(nèi)人之手。其中有一句說得不錯:TAS的本質(zhì)是影像的記錄。

李天達低聲告訴我,TAS的圈子正在慢慢萎縮下去。好像淋浴時熱水器壞了,水溫一點點變涼,冷水淋在身上,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什么也做不了。
丨 “這是開掛嗎?”
對于不了解TAS的人來說,很容易產(chǎn)生一個疑惑:TAS是不是作弊?
是啊,TAS的操作太……夸張了,不僅每一步準確無誤,有時甚至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馬力歐跑著跑著就沖進了墻里,蹬著一面墻能反復彈跳好幾次,直到“飛”出畫框外。如果你對游戲足夠了解,就知道這些都是利用漏洞做出的操作,但要是不懂,大概率只能瞠目結(jié)舌地看呆——這是怎么做到的?
人們傾向于用簡單的邏輯去解釋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一個想當然的結(jié)論是“他一定是作弊了”,直白,但毫不負責。遺憾的是,網(wǎng)絡(luò)就像一片嘰嘰喳喳的樹林,里面有悅耳的百靈鳥,也有令人厭惡的烏鴉。李天達——不僅是他,在幾乎所有TAS視頻制作者的留言中,總有人跳出來指責:這種操作不是實際打出來的,是開掛。

誤解與無端的指責總讓人寒心。TAS當然不是“開掛”,制作一段TAS錄像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開一個坑意味著制作者要向其中投入數(shù)月乃至數(shù)年的心血。制作過程冗長而繁雜,一般來說,制作人首先要在紙面上設(shè)計好過關(guān)路線,可是老游戲如《超級馬力歐兄弟》,距離發(fā)售已經(jīng)過去了快40年,游戲中的每個犄角旮旯早已被狂熱的玩家摸透了。像是穿墻——馬力歐利用龜殼等踩踏物能進入地下墻體,一路奔跑,從怪獸和障礙物底下滑過;“不拉旗”處理能取消過關(guān)時小旗子降落的動畫,甚至跳過馬力歐進入城堡的動作,省下相當可觀的時間;另一個常用的操作是高速連續(xù)下蹲,能在保持沖刺速度的前提下把身體縮小一半,控制好走位,就能和許多看似不可能躲過的死亡判定擦肩而過。
這類操作說白了是鉆游戲的空子,它沒有修改任何游戲數(shù)據(jù),仍然是輸入操作指令,不算“作弊”。理論上說,只要一個玩家手速夠快,卡點夠精確,就能在實況游玩中打出一樣的操作。
“利用游戲Bug”是圈子里的共識。如果只是直線奔跑,那也太沒勁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玩家能鉆空子的地方越多,游戲就越能“整花活兒”,做出的TAS也更加好看。TAS制作者經(jīng)常翻查游戲的內(nèi)存值,每挖出一個新機制就意味著游戲還能快上幾幀。制作者們把挖掘游戲視作TAS的第一要義,只有深入地理解游戲,才能構(gòu)想出最精妙的通關(guān)路線。

因此,所有TAS制作者其實是在解決“怎樣通關(guān)才最快”的難題,這特別需要和我們一般意義上更熟悉的“速通”區(qū)分開。速通是在長期練習后,在實況游戲中,以超高的精確度打通游戲。如果把速通比作實戰(zhàn),TAS更像是“做科研”——探尋理論上最快的速度,并反過來為速通提供理論支持。實際上,不少速通技巧和通關(guān)思路正來源于TAS的先期探索,兩者的關(guān)系就像遠航的小舟與燈塔,一個勇闖黑暗,另一個撥開迷霧,指引前路。
當然,在TAS制作中也有出于表演因素的考量,目的也不一定僅僅是“達到最快”,不可一概而論。就像李天達和幾位合作者制作的“初代馬力歐最少跳”錄像,正如其名,制作者不僅要最快通關(guān),還要絞盡腦汁把跳躍次數(shù)減至最少,變量增多了,復雜度也幾何倍數(shù)地上漲。不論如何,有一點是確定的,TAS制作者其實是在探求最佳的通關(guān)方法,而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是所有觀眾都能理解這一點,畢竟一個視頻嘛,看過之后或驚呼,或不屑一顧,也都是劃走,再下一個。圈子里他們玩得投入,在外卻沒有得到多少人的認可。游戲論壇里偶然提到TAS,大多數(shù)玩家還是兩眼一抹黑:“那是啥呀?”
丨 拿下世界紀錄……然后呢?
李天達是“超級馬力歐兄弟”TAS領(lǐng)域內(nèi)最知名的制作者之一。他是多項世界紀錄的保持者,單是列在TASVideos網(wǎng)站上的紀錄就有12個之多。這個網(wǎng)站是全世界TAS制作人的集合地,幾乎所有得到承認的紀錄都保存在它的排行榜上。在李天達的所有紀錄中,最矚目的無疑是“初代《超級馬力歐兄弟》全程最速通關(guān)”,時長是18分36秒78毫秒,不跳關(guān),流水一般通過32個關(guān)卡。

通關(guān)視頻中,馬力歐向前飛馳,一刻也不停留,食人花、栗寶寶、諾庫龜……甚至連庫霸王也不能阻擋他分毫。背景急速朝馬力歐身后飛去,他虎虎生風地沖向終點,說實話,比起拯救公主,更像是百米賽跑。
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成為世界第一!想想就令人振奮?!冻夞R力歐兄弟》是TASVideos上最熱門的游戲,競爭者也是所有游戲中最多的,單是發(fā)布過的錄像數(shù)就高達1400個,嘗試挑戰(zhàn)的玩家只會更多。李天達從開始制作錄像到最終完工,斷斷續(xù)續(xù)花了6年。他把這段視頻上傳到了bilibili,點擊量不算高——8.4萬。和今天首頁上動輒上百萬播放量的視頻相比,“世界第一馬力歐”只掀起了一片小小的浪花,很快就平息下去。
除了李天達,Mars也參與了《超級馬力歐兄弟》的錄像制作。李天達制作了錄像的大頭,Mars則和他合作,提出了幾處細節(jié)上的改進。雖然聽起來權(quán)重不同,但后者的工作同樣重要,因為一個TAS項目制作到后期,游戲該發(fā)掘的地方全被挖得差不多了,每一處小的改進都可能刷新紀錄。Mars對《超級馬力歐兄弟》一樣有深入的理解,他把錄像一幀一幀摳出來播放,發(fā)現(xiàn)了幾處藏在錄像中的優(yōu)化點,為最后的突破起到了很大幫助。
一般來說,一個TAS制作者會專精一個或幾個游戲,數(shù)量不會太多,想要拿下一款游戲的紀錄不是容易的事,制作人需要對游戲有深入的理解,扒源代碼、檢索數(shù)值地址、監(jiān)視內(nèi)存……都是常事中的常事。李天達和Mars能精確地說出馬力歐的碰撞體積,拿視頻中的“神奇操作”問他們,兩三句解釋,一下就能說清背后的原理。
Mars的另一個項目是FC版《魂斗羅》速通,國內(nèi)的老玩家對此再熟悉不過了——“紅人”和“藍人”,比爾與蘭斯,兩個熱血戰(zhàn)士直搗虎穴,他是這項TAS的世界紀錄保持者。《魂斗羅》在國內(nèi)是一代人的回憶,但在歐美沒那么有影響力。Mars在發(fā)布視頻時,想到了一個頗為傷感的標題——《老外可能無法理解國人對這個游戲的執(zhí)著吧》。既孤獨,又有點自豪。
視頻獲得了70多萬的播放量,Mars告訴我,這是TAS圈子里播放量最高的視頻之一。游戲中,熱血戰(zhàn)士發(fā)出的子彈和觀眾留言疊在一起,紅色和白色彈幕在屏幕中漫天飛舞?!巴辏。 薄斑@預判?!”“真是藝高人膽大?。 钡茸謽臃磸惋h過,偶爾能看見“TAS”,不過了解的人還是不多,一些玩家自發(fā)地科普起來,但很快淹沒在壓倒性的驚呼聲中。

70萬的點擊量轉(zhuǎn)換成了收入——2000元人民幣。聽起來還不錯,但考慮到他的視頻制作了8個月,幾個玩家一起合作,其實也不算多。要想靠做TAS賺錢,根本不可能,這條視頻火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魂斗羅》在國內(nèi)地位特殊,它是很多玩家的童年回憶,天然地吸引流量——這樣的TAS項目只有少數(shù)幾個,新人想要入坑,可沒有這么好的空缺。
TAS的一大問題是代際困難。圈子內(nèi)幾乎沒有新人愿意加入,視頻制作周期長,觀眾不多,火爆一點的游戲早已經(jīng)被其他人做過了……總之,原因各式各樣。做TAS很像科研,是一個積累理論的過程,只有熟練地掌握已有的,才能發(fā)現(xiàn)新的,最終在成績上有所突破。還有一個原因是,制作TAS的過程和科研一樣精密復雜,甚至達到了繁冗的地步。付出數(shù)不盡的心血,直到最后突破才能收獲喝彩聲——可是有多少人愿意默默地研究一款幾十年前的老游戲呢?
老游戲不吸引人,那就做新游戲吧,可是像Wii平臺上的TAS又有很大的局限——Bug少了,失去了鉆空子的空間,也就沒有了靈光一閃的操作,沒有能讓人大跌眼鏡的獨特玩法,TAS和速通的界限逐漸模糊。另一些平臺,諸如PSV、3DS上面,沒有成熟的、支持TAS功能的模擬器,制作者們又難以下手。Mars告訴我,新平臺上的游戲做TAS“很無聊”,整個流程和速通玩家?guī)缀跻粯?,只是絕不出錯,像一個完美的范本。速通的魅力在于不連段的高密度和高精度操作,TAS的點則是保證速度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整花活”。突破世界紀錄的《魂斗羅》視頻中,紅藍小人蹦蹦跳跳,時而轉(zhuǎn)身“漂移”,時而左右跳躍微動……花式繁多,可絲毫不影響速度,這也是它獨特于速通的地方。

TAS和登山一樣,山頂是所有人的目標,但要找到一座合適的山,并超越前人攀至頂峰,太困難了。
丨 忙碌
生活越來越忙碌。
李天達可以說是“身兼數(shù)職”,既要帶合唱團排練,空閑時間又要給小朋友上鋼琴課,還有音樂制作方面的商業(yè)活兒,經(jīng)常從早忙到晚,不分工作日和周末。好處是相對自由,壞處是工作和生活揉在一起,拉拉扯扯分不清。不過沒有辦法,這是他的收入來源,而合唱是他的志向,兩邊都難以割舍。
李天達熱愛音樂,大學時期,他在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yè)就讀,本來是一個“理科生”。說實話,他不太愿意用“文科生”“理科生”一類的標簽概括自己,或是任何人。他認為人都是復雜的,學理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邏輯思維嚴密,但這并不與感性互斥。計算機系的學生多才多藝,誰也算不上榆木腦袋,更何況“袁隆平也喜歡拉小提琴”。他更愿意把自己定義為一個浪漫的、思維縝密的人。
畢業(yè)后,李天達轉(zhuǎn)去學了音樂,打算把它作為未來的事業(yè),當“數(shù)字搬磚工”的念頭被拋在了腦后。事實上,李天達大二就轉(zhuǎn)了專業(yè),鐵了心不做計算機。而且他的音樂夢不是一拍腦袋想出來的,李天達很早就展露出了音樂天賦,自小有“絕對音感”,大學時憑借音樂才能參加了《出彩中國人》。節(jié)目中,他說自己能分辨鋼琴同時發(fā)出的5個音,主持人半信半疑,讓音樂組考考他。一陣混雜的鋼琴聲響起,他聽了聽,說是“do、mi、降ti、re、la”,鋼琴師身上沒帶麥克風,所以沒說話,但直朝他豎大拇指。

才藝表演結(jié)束后,主持人拋給他一個問題,你覺得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他幾乎脫口而出:“是創(chuàng)造和奉獻?!?/p>
5年后的今天,他依然能夠坦然地說出“生命的意義是創(chuàng)造和奉獻”,現(xiàn)在,他還給出了更詳細的解釋,他告訴我,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作不同,創(chuàng)作有一點孤芳自賞的味道,而創(chuàng)造總是想著替別人帶來一點什么。如果說創(chuàng)作是內(nèi)向發(fā)掘,創(chuàng)造就是考慮到旁人后結(jié)合理想與現(xiàn)實的選擇。這時,他停頓了一下說:“創(chuàng)造和奉獻其實很像?!睙o論是做音樂,還是做做TAS,他總想著留下點東西,后來人看見了,能有所得。
雪花合唱團已經(jīng)辦了兩年,小有所成,是長春最好的業(yè)余合唱團。團員由一開始的幾個人,慢慢增長到了近50人,李天達也從一個剛畢業(yè)的音樂青年,成了名副其實的團長。事業(yè)蒸蒸日上,主動找他的工作越來越多,有時候微信消息積得多了,難免漏掉幾條,晚上看到才回復。忙是好事,自由職業(yè)者就怕整天閑著,慵懶慣了,人也會頹下去。一切正在走上正軌。
但李天達已經(jīng)很久沒動過TAS了,手上的項目也積壓起來,新坑仍開個不停,空閑時間卻再也擠不出來。畢竟他的主業(yè)還是合唱,一個人帶一個團,還有上課和其他的工作,已經(jīng)忙得不可開交?!癟AS只是副業(yè)中的副業(yè),生活還是挺難的,工作已經(jīng)很忙了,做TAS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p>
他接著說:“而且對我來說,做TAS不是一個特別輕松的事了,也不會特別驕傲??赡芪腋杏X還是挺頭疼的,因為做TAS時必須得保持像解數(shù)學題一樣的狀態(tài)。有時候一個地方,想一整天也解不出來,甚至頭疼幾周也沒有一個特別好的解決辦法?!?/p>
Mars的情況也差不多,他本來在政府機關(guān)上班,從事安全檢查方面的工作,待遇一般,不過單位管理相當寬松,有大量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四平八穩(wěn)的生活得過久了,心會發(fā)慌,他前段時間下定決心,出來再闖闖,辭了職,進了私企,生活頓時忙碌起來,做TAS的時間就不知不覺被擠掉了。
Mars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吸引更多的新人入坑,我們聊了一陣子,剛開始興致很高,卻越說越灰心?!懊總€游戲必然有理論的極限,一旦摸到了底,這個游戲就沒有再做下去的意義了。留給新人的項目只會越來越少?!眹鴥?nèi)TAS圈子幾乎就是一個QQ群的體量,48人,群名叫“TAS茶水間”,發(fā)言的人不多,就像茶鋪的客人,有人想起來就說兩句,稀稀落落,有時候幾個人三言兩語地討論,有時卻一連幾天都沒人說話。
我問他,如果有一個新人玩家想做TAS,有什么建議嗎?
“建議不要入坑?!彼腴_玩笑地說。話沒說完,他自己先笑了笑。“非要入坑的話,建議選擇GBA平臺的游戲,因為模擬器比較成熟,而且沒被挖掘的東西還比較多?!?/p>
丨 那一刻
2018年5月24日,李天達和Mars合作打破了初代《超級馬力歐兄弟》的TAS速通紀錄,其實這更像是一記回馬槍,因為紀錄的保持者自2012年以來一直都是李天達,不料在3月份被一位外國制作人搶走了。
當時《超級馬力歐兄弟》已經(jīng)被挖掘得逼近極限,幾乎沒有能夠改進的地方。外國人是一位編程高手,他編輯了一個獨特的窮舉程序,利用計算機強大的算力,把特定情況下所有的按鍵策略都輸入了模擬器。在李天達原來的紀錄中,馬力歐在4-4關(guān)卡進行了一次穿墻操作,對移動速度和水平高度的要求近乎嚴苛,他輸入了1幀跳躍指令,本以為是最短。窮舉后發(fā)現(xiàn),改變特定操作后,延長跳躍指令1幀,能保持其他情況不變,反而讓馬力歐提前1幀落地。
節(jié)約1幀不僅僅是省下1幀?!冻夞R力歐兄弟》有一項“21幀規(guī)則”,游戲以每秒60幀運行,但關(guān)底的旗桿每隔21幀才檢查一次馬力歐是否抵達桿底。21幀是0.35秒,也就是說,游戲的通關(guān)時間必然是0.35秒的倍數(shù),玩家想要縮短紀錄,必須突破兩個21幀間的空窗期。在原本的紀錄中,李天達正好差1幀就能抵達下一個21幀的擋板,縮短0.35秒。這個點被別人搶先找到了。

保持6年的紀錄怎能拱手讓人?李天達和Mars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把第一奪回來,用他們的話說,“臥薪嘗膽了好幾個月”。很難描述這有多難,因為沒有發(fā)現(xiàn)新的Bug,“理論上絕不會再有可優(yōu)化的地方了”。李天達在發(fā)布錄像的說明中寫道:
“如果我回到2012年剛剛發(fā)布上一個紀錄視頻的時間,告訴自己,還有幾處地方能夠改進,而且沒有一處用到了新的技巧,我一定會覺得自己瘋了,因為我早就測試了每一個我能想到地方?!?/p>
“可是我后來發(fā)現(xiàn),錯過的原因既不是懶惰,也不是粗心,而是新的改進要求制作人擁有無比大膽的想象力和近乎瘋狂的樂觀主義精神。最后,再加上一點運氣?!?/p>
幸運的是,無論是狂野的想象還是運氣,命運女神似乎站在了他們這邊。最后,李天達和Mars各提出了一個新改進,加上外國人發(fā)現(xiàn)的兩則舊條目——他們也獨立發(fā)現(xiàn)了其中一處,在2012年錄像的基礎(chǔ)上,一共縮短了84幀,即1.4秒,同時刷新世界紀錄0.7秒。這項紀錄保留到現(xiàn)在,無人打破。
在李天達編寫的錄像發(fā)布信息中,對他們提出的3項改動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原文檔是英文,比較長,為了易讀,觸樂進行了一定的編譯處理。下面是節(jié)選后的說明文檔:
更快的6-2關(guān)卡(提出者:HappyLee)
在原來的紀錄中,6-2關(guān)卡距省下21幀還差10幀。即使是最出色的TAS制作者,像MrWint一樣挖掘代碼并編寫窮舉算法也只能省下2幀,但我們做到了,我們一共省下了10幀。它們分別是:
更快地爬上藤曼——2幀
通過按下“L+D+R”(左+右+下)更快地從藤曼落地——3幀
調(diào)整馬力歐踩踏諾庫龜?shù)臅r機,以實現(xiàn)更好的移動——5幀
5-1關(guān)卡的完美炮彈與不拉旗處理(提出者:Mars608)
為了避開原先擋在6-4關(guān)卡中的火焰棒,我們知道,一定得再找出一處改進。
Mars608告訴我,我們唯一還沒有測試的是5-1關(guān)卡中的炮彈。我當時長嘆了一口氣,因為我心里知道要讓炮彈完美地落在馬力歐腳下的可能性非常小,簡直微乎其微。但如果真有改進,那也只能是這里了。
后來,我們通過操縱踩踏怪物的組合,拿到了這顆炮彈——這完全是運氣!不過也不僅僅是運氣,我們的想象力、毅力,以及對游戲機制的理解起到了相當?shù)淖饔谩?br>接下來的就順理成章了:我們拿到了完美的炮彈,馬力歐起跳,完美的不拉旗……又一個21幀!
在1-4關(guān)卡中更快地獲得火焰花(提出者:Mars608,PS:MrWint也獨立提出了此改進)
1-3關(guān)卡中,唯一能夠節(jié)省21幀的地方是讓馬力歐更快地獲得火焰花。
原本我們是在1-2關(guān)卡獲得蘑菇,再在1-4中得到火焰花。后來我們進行了調(diào)整,在1-3中拿蘑菇,這個改變會讓整體用時更短,但距離下一個21幀門檻還差3幀。我們測試了很久,仍然突破不了。
后來一天早上,Mars608驚喜地告訴我:“我做到了!”原來,關(guān)鍵是讓方塊把馬力歐向左推移4個像素,從而獲得加速跑的空間。此外,馬力歐必須在起跳后的特定1幀觸碰到花底的方塊,否則他會錯過火焰花。
值得一提的是,Mars608在發(fā)現(xiàn)這一巨大改進后不太高興,因為這個技巧當然也能應(yīng)用到其他的《超級馬力歐兄弟》TAS項目中,這意味著他不得不完全重做手頭的另一個項目。
(HappyLee、Mars608分別是李天達和Mars在TASVideos和bilibili的ID。)

關(guān)注觸樂專欄,閱讀更多優(yōu)質(zhì)游戲文章與深度報道。您可以在本專欄和觸樂的微博:@觸樂網(wǎng)、微信公眾號:觸樂(chuappgame)以及觸樂網(wǎng)(chuapp.com)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