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放棄民生、企業(yè)倒閉也要為美國做“小弟”
立陶宛,一個在中美之間走鋼絲的跳梁小丑,它叫囂的底氣何在?
2021年8月,立陶宛終于憑借自己的“作死”風格,讓全世界人民搞明白了它到底在哪里……
最近一段時間,立陶宛這個國家的名字不斷出現(xiàn)在國人眼前,順便怒刷一波存在感,但與它相關的新聞,卻并不是什么正面積極的消息。
在8月19日的商務發(fā)布會上,CGTN記者提問道:“近日有媒體報道,因立陶宛與臺灣當局互設代表處,中國企業(yè)將中斷8月底及9月直達立陶宛的鐵路貨運。請問是否屬實?商務部有何評論?”
對此,我國商務部負責人高峰給出了中規(guī)中矩的作答:“立方公然違背中立兩國建交公報精神,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敦促立方立即糾正錯誤決定,采取切實措施,多做有利于增進兩國人民福祉的事情,為中立經貿合作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p>
立陶宛人民的福祉如何實現(xiàn),我國人民并不太關心,但立陶宛一意孤行,冒著惹怒全體中國人的風險,也要堅決同意與臺灣互相設立代表處。
此舉著實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代表因為中方在立陶宛表態(tài)之后,很快已經決定中斷直達立陶宛的鐵路貨運,并且,中國已經準備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同時要求立陶宛方面召回駐中國大使。
沒什么可懷疑的,我國與立陶宛的外交關系經此一役,已然降級。
而立陶宛政府卻似乎并沒有注意到這點,對比他們,立陶宛人民倒顯得更加睿智——根據(jù)最近一項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立陶宛總統(tǒng)和總理的支持率在上個月已經下降了8%-10%,很明顯,是由于立陶宛政府的所作所為影響的。
立陶宛彈丸小國,究竟憑什么,與中國公然叫板呢?
一
要解釋立陶宛最近做了什么,首先得知道它在哪里。
立陶宛,全稱立陶宛共和國,位于波羅的海東岸,東南鄰白俄羅斯,西南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和波蘭,首都維爾紐斯。
據(jù)官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19年,立陶宛主要經濟數(shù)據(jù)如下:國內生產總值483億歐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7310.4歐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3.9%,總體GDP在全世界國家范圍內排名第八十。
相信不少中國網友,只有在四年一次的奧運會開幕式中報幕中,才隱約聽到過它的名字。
7月20日,立陶宛政府宣布,自己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這不僅無視“一個中國”原則,更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對于中國來說,領土主權不容侵犯,誰來開臺灣的玩笑,那無疑是在我們的雷區(qū)跳舞,而立陶宛,恰恰就在中國人民的雷點上跳起了死亡探戈。
早在30年前,立陶宛在與中國建交的聯(lián)合公報上,承諾不與臺灣當局進行官方往來,如今30年過去了,立陶宛也學會了給自己“打臉”。
一個國土面積只有六萬多平方公里的彈丸小國,如何敢螳臂當車,拍著胸脯向中國叫囂呢?
難道是出于國家利益?
然而,據(jù)調查統(tǒng)計,中國與立陶宛實在是幾乎沒有什么貿易往來。2020年,我國與立陶宛合作的所有項目加起來,只有區(qū)區(qū)9700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也不過是6億元左右。
對國際貿易沒有概念的網友,可能容易被6億元這個數(shù)字唬住,事實上,國際間的貿易合作,動輒以億起步,數(shù)百億都是尋常事。
再退一步舉例,在2020年雙十一直播中,以李佳琦與薇婭為代表,他們在各自的直播中一晚上就狂賺6-8億元,要讓中國因為這堪比直播量級的貿易值與立陶宛翻臉,那還真的犯不上。
但如果說立陶宛正是因為沒在中國撈到什么好處,從而生出了破罐破摔的心理,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我國對中東其他國家的貿易投資,在2020年達到了1000億美元,此外,在今年2月舉辦的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大會上,我國承諾在未來5年從這些國家進口1500億美元的商品,又沒有立陶宛。
常言道“窮山惡水多刁民”,因為窮困加上眼饞,從而走上了搞事情的道路,也許立陶宛正是因此“放棄”自己的。
二
明眼人都看得出,在近兩年,中美關系著實很是微妙,眼見立陶宛最近幾年流露出些許對中國的不滿之情,在這等天賜良機之下,怎么能少得了美國參與呢?
首先,一直以來,立陶宛都是美國的“小弟”之一,順著美國的意思行事。
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市政廳的墻上,甚至寫著美國前總統(tǒng)小布什在訪問時宣稱的一句話:任何把立陶宛當敵人的人,都會成為美國的敵人。
立陶宛總統(tǒng)曾特別提到的祖基黨,黨首正是蘭茨貝吉斯,他的靠山是自己的祖父,對方曾是美國扶持的“民主組織”的領導人,曾一手策劃了立陶宛的獨立,擔任過立陶宛的第一任總統(tǒng),又兩度擔任總理,后來還做過立陶宛議會議長。
可以說,立陶宛在政治上的動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國的指揮。
今年2月,立陶宛議員薩卡利埃內組織發(fā)起了對中國的攻擊,加入聲討中國的這個議案就是由她提出的,此外,她還提出了與臺灣進行官方往來,派駐人員進行會晤;5月,立陶宛就在美國的授意下,加入到五眼聯(lián)盟攻擊中國的行列中來。
不只是針對中國,立陶宛以一己之力同時在中國與俄羅斯兩個超級體量的國家雷區(qū)跳舞。
據(jù)《澎湃新聞》報道:“為了對抗俄羅斯,立陶宛想盡一切辦法加入歐盟,甚至為此關閉了自己的核電站。該核電站的發(fā)電量,占立陶宛全國總發(fā)電量的80%,這也讓立陶宛從一個電力出口國,變成嚴重依賴國外電力的國家。為了維持電力,立陶宛只能從國外進口石油、天然氣,而這些能源的最大來源,是立陶宛最痛恨的俄羅斯。”
看得出,立陶宛在國際范圍內四處樹敵時,并沒有考慮到自己國家與國民的處境安全與否。
對于中國與中國人民而言,立陶宛無疑就是一只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
位于立陶宛的克萊佩達港,是其國內非常至關重要的一個港口,僅這一個港,就為立陶宛提供了58000多個工作崗位,創(chuàng)造的價值占立陶宛GDP的6.13%。
促成這一現(xiàn)狀的,正是中歐班列,其中不可不說有中國的推動作用。去年,受疫情影響,國際運輸遭到重創(chuàng),但立陶宛卻憑借中歐班列,成為新的歐洲郵政樞紐。
同時,立陶宛也需要中國這樣的伙伴進行合作,這個國家每年從中國進口大量生產所必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以滿足自己本國人民的生活所需。
而今,為了美國一句話,不惜得罪中國這樣友好而強大的合作伙伴,不說立陶宛的政客,就是立陶宛的人民,恐怕也難以消化這個消息。
如今,鐵路建設的暫緩,中國與立陶宛面臨斷交,立陶宛的工商界大概不僅僅是后悔,恐怕是焦慮萬分,據(jù)立陶宛商界人士透露,中國與立陶宛的政治變化,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到了國內的商業(yè)。
結語:
表面上看,中國與立陶宛“斷交”是兩國之間的矛盾,但往更宏觀的方面去考量,就會看到,美國在立陶宛的種種決定中,成為了這個看不見的幕后推手。
在中美之間的這場較量中,很多小國做了馬前卒,成為“炮灰”的存在,如今的立陶宛,正在扮演這樣的角色。
只是,在大國拉鋸之中,小國若想明哲保身,至少要選擇聰明一點的做法,如果都像立陶宛這樣愚蠢,恐怕迎來的結局,也不過是葬送自己與人民的未來。
作者:黑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