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北宋才女的悲情一生!
朱淑真,生于南宋初年的官宦世家,自號幽棲居士,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具體生卒年及事跡均不祥 ,但我們?nèi)钥梢詮乃脑~作中對這位文學(xué)才華能與李清照比肩的女子有所了解。 家境優(yōu)越、生活富足的朱淑真從小便聰慧過人,既博覽群書,也能詩善畫。
“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馳逐”
、
“微涼待月畫樓西,風(fēng)遞荷香拂面吹”
,熱鬧繁華的街市、無憂無慮的玩鬧;閑時可賞畫樓明月,可嗅風(fēng)中荷香。從小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朱淑真的童年無疑是幸福的。這樣一位天真爛漫的少女,也曾對美好的愛情有過憧憬:
“初學(xué)雙鬟學(xué)畫眉,未知心事屬他誰?待將滿抱中秋夜,分付蕭郎萬首詩?!?/p>
(《秋日偶成》)情竇初開的她,滿懷女兒家的嬌羞,想象著與未來愛人共賞詩文的甜蜜場景。
可是在那個時代,再才華橫溢、聰慧過人的女子,也逃不過被父母安排的命運(yùn),逃不過相夫教子的倫理綱常,逃不過封建社會下的世俗流言。朱淑真的那個“蕭郎”終究沒有再出現(xiàn),年近二十的她,在父母的逼迫安排下,嫁給了當(dāng)?shù)氐囊粋€小官吏,從此便開始了一段不幸的婚姻,不幸的人生。世人常常將她與李清照二人的婚姻相比較,李清照雖有過離別,晚年凄苦,但她與趙明誠也曾伉儷情深、佳偶天成,可朱淑真卻是自一開始就遇人不淑,無所依傍,孤苦終生。她也曾對自己的丈夫有過期望,并寫詩以作勸勉:
“美璞莫辭雕作器,涓流終見積成淵”
、
“鴻鴿羽儀當(dāng)養(yǎng)就,飛騰早晚看沖天?!?/p>
(《賀人移學(xué)東軒》)可她的丈夫本就是追名逐利、平庸無為的一個俗人,又怎會明白她的一片苦心。心靈上的的隔閡與性情上的迥異,已經(jīng)令朱淑真不堪其苦,可更沒想到的是,她的丈夫竟是個紈绔浪蕩、好色成性之徒,不但攜妓回家,更酒后施暴,這讓朱淑真的心靈和身體都受到了極大的痛苦。從抱有希望到逐漸失望再到最后的絕望,朱淑真的痛苦與無奈無人可以傾訴,只能終日以淚洗面,將這些哀怨愁苦寄托于無人可賞的詩詞之中。 在巨大的痛苦之下,朱淑真后來終于和丈夫分居,可是已經(jīng)在名義上有了丈夫的她,早已沒有了再重新追求愛情的權(quán)利。當(dāng)她后來又遇到了那個曾經(jīng)令她春心萌動的“蕭郎”時,即便她有極大的勇氣和毅力想要重新追求愛情,她也無法躲過這世俗的流言蜚語,無法沖破這綱常倫理的重重枷鎖。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p>
她的大膽與真情,卻遭到了世俗的不滿與反對。女子就該以夫?yàn)榫V,相夫教子,這就是世俗公認(rèn)的道理。一首《生查子·元夕》,最初相傳為朱淑真所做,后經(jīng)考證,其作者為歐陽修的可能性更大??赏皇自~作,在朱淑真手里就是“淫詞艷曲”,在歐陽修手里卻成了“傳世名作”,這就是那個時代對女性的壓榨與不公??上攵?,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朱淑真面臨的壓力和痛苦有多沉重。
但是朱淑真并沒有向世俗的流言和壓力屈服。
“女子弄文誠可罪,那堪詠月更吟風(fēng)?磨穿鐵硯非吾事,繡折金針卻有功!悶無消遣只看詩,又見詩中話別離。添得情懷轉(zhuǎn)蕭索,始知伶俐不如癡!”
(《自責(zé)二首》)雖名為“自責(zé)”,卻在處處反諷,誰說女子舞文弄墨便是罪過,刺繡縫花方為功績?在這個苛待女子、壓抑女性的社會,朱淑真偏偏要對著干,她有對這個時代的憤懣不滿,亦有與之抗衡的勇氣和決心。這個不向世俗屈服的女子,用她那
“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fēng)”
的錚錚傲骨,獲得了少數(shù)人的同情與贊揚(yáng),卻還是沒能擋住世俗的偏見和流言。 朱淑真死后,她的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他們依舊認(rèn)為是這些詞作文章害了他們的女兒。后來范成大的好朋友魏仲恭收集編訂了朱淑真的詩集《斷腸詩集》,并為之作了一篇序,稱贊她為
“蜀之花蕊夫人,近時李易安”,
其后大學(xué)者孫壽齋更在《斷腸詩集·后序》中直言:“
朱淑真稟嘲風(fēng)詠月之才,負(fù)陽春白雪之句
,凡觸物而思,因時而感,形諸歌詠,見于詞章,頃刻立就?!边@位一生坎坷悲苦,多愁善感,才華橫溢的女子,終是以另一種方式為后人所知曉、慨嘆、贊揚(y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