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內最值得選購的動圈耳機是誰?請看九段深度剖析

你心中做工最佳的耳塞是哪一條?請把你的答案打在評論里。
在下筆之前,我心中的答案是DUNU達音科的ZEN禪,而現(xiàn)在則是它的升級版:ZEN Pro“禪普羅”。
你喜歡微風拂過臉龐的感覺嗎?那帶著泥土芬芳的味道是那么的舒適又自然,這是最原始的享受,也是最持久的美。動圈,多年來吸引我的地方也就在這里了,不規(guī)則、天然的質地聲,不夠完美的回放卻像極了用耳朵就能聽到的大自然,遠比其他“完美聲響”更加賞心悅目。在手中的一眾動圈耳塞中,ZEN禪是最具特色的一枚,她沒有玥那么高貴出彩,卻擁有更加深邃的內涵。巨大的磁通量是其與眾不同的關鍵,而這也正是開啟動圈之魅的鑰匙。

當然,讓ZEN禪足夠動人的關鍵還在于她的售價,她可以被看做是進階耳機圈內卷的先鋒。把一副鎂鋁合金振膜,巨大磁通量的動圈耳機做到5000元以下的成交價格著實給達音科拉到了同行的“仇恨”,雖然對于達音科來說這從來都不是事兒,得罪人多了也就習慣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趙工騎著小黃車告訴你,還差得遠呢!這不,ZEN Pro“禪普羅”來了。售價依然是5000多,禪的老用戶竟然還可以用極低的價格換購,自己收割自己的老用戶,這真是內卷的極致。

Pro加持下的禪
之于外觀,“Pro”更高級了,新的亮灰色涂層著實提升了耳機的質感,用手指觸摸讓我更加確認這一點。本就非常富有設計感的外形加上目前國內,不對應該說是國內外整個業(yè)界最好的做工品質,讓“Pro”超越了禪,榮登九段心中質感最佳的耳塞之位。但是,這里僅僅是指開箱的第一眼,手指一碰手印即來,包里一揣劃痕速到,這種帶有精致涂層的金屬耳機的常見問題,“Pro”雖然沒有禪那么嚴重,但還是會有。所以原廠很貼心的在包裝內配送了一只可以為左右耳提供獨立保護的袋子,防止大家的耳塞迅速蛻變成伊拉克成色。

之于聲音,與禪相比“Pro”最大的變化就是進一步的“動圈”。我曾經撰文評測禪,出眾的素質與能量感讓這枚動圈耳機擁有不輸同價位、甚至更高價位多單元動鐵耳機的素質與動瞬態(tài)表現(xiàn)。但這種風格也并非“完美”,動圈振膜在極高頻部分的延展與動鐵或是靜電單元產品依然有差距,而具有優(yōu)勢的中低頻,尤其是低頻的量感與能量感上,禪也并非足夠權威。那這次的“Pro”給到我的聽感,尤其是經過一周多的高強度試聽后,與禪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聲音兩端的提升,這是普通耳機發(fā)燒友都可輕松辯知的。具體來說,極高頻的空氣感和泛音更加可辯且明晰,而禪是相對欠奉的。而低頻部分的量感有明顯的加強,同時動瞬態(tài)依然保持了禪的高水準。初聽禪Pro會發(fā)現(xiàn)它的聲音全頻段都要更加“Q”一點,這種感覺不會像上面說的聲音變化那么容易辨別,它需要更加豐富的聽音經驗才能體會。那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變化讓我非常好奇,遍查技術介紹我發(fā)現(xiàn)禪Pro的新一代鋁鎂合金振膜在鋁鎂的下料比例上有很大的調整,而調整過后的振膜在剛性與阻尼等方面的表現(xiàn)會更加出色。同時,鎂鋁合金振膜表層的納米鉆石涂層的均勻度大幅提升,鍍層厚度則明顯減小,這也讓單元重量這一重要指標有了可喜的改觀,驅動特性也跟著進一步變化。再加上對于磁路的優(yōu)化,這些升級加在一起讓禪Pro的驅動難度相較禪有所降低,在同樣的驅動前端下“Pro”的聲音瞬態(tài)響應更好,反映到聽感上彈性更佳,也就是“Q”。

具體搭配與聽感
首先,因為振膜技術的提升,驅動難度的降低,禪Pro對于前端的適應能力會明顯好于禪。當然,對于一副高級動圈耳機來說,驅動性一定還是要高于大部分動鐵產品的,尤其是對于驅動電流和控制力的要求要更高。使用海貝NEW R6驅動禪Pro會是低頻欠奉狀態(tài),雖然高頻部分依然要好于禪,但低頻明顯沒有釋放完全,而且全頻段的彈性也是欠佳的,所以可以看出這一搭配并不是特別合適。換成R8,低頻立馬釋放充分,伴隨著中低頻能量感的大幅度提升,極高頻的通透感是最大的亮點,泛音和空氣感都是萬元內動圈不曾擁有的。

如果希望給聲音添些“色彩”,可以給R8再增加一部凱音C9,這一組合幾乎是九段一年來各種耳塞測試的隨身天花板搭配了,要素質有素質,要音樂性有音樂性,尤其是在R8的大電流驅動優(yōu)勢下,C9的特性被激發(fā)的淋漓盡致,在這一組合驅動下的禪Pro無疑是相當出彩的,動圈最吸引人的中低頻能量感與氛圍都很明確,禪相對不夠豐滿的中頻也進步一大截,人聲和爵士舞曲來到了出眾的表現(xiàn)。

這里有小伙伴會問了,如果追求極致的便攜是不是就不能很好地體驗禪Pro的潛質了呢?我想這是肯定的,但同時并不代表不能這樣搭配。比如我現(xiàn)在正在使用的德國湖人CHRONOS原神小尾巴下的禪Pro在中低頻表現(xiàn)上依然富有能量感,雖然全頻段的彈性相差出上一套搭配很多,極高頻的通透性也有所掩蓋,但總體來說已然不失一副“好聽”的搭配,尤其是中頻的色彩保留充分,這一點讓其在小品與人聲獨唱等音樂的表現(xiàn)上會是非常合適的,尤其是女聲有很強的毒性。

同時,我推薦有Astell&Kern機器的,尤其是SE180及SE200的小伙伴重點關注下禪Pro,AK的新一代機型在調音風格上可以說是與禪Pro非常契合的,我盲猜達音科的工程師在調音階段有搭配AK的機器做參考。當然,這種契合與上面第一套系統(tǒng)的全面表現(xiàn)有所不同,它更多是一種風格上的感受。當禪Pro搭配SE180時,自中高頻起,整個高音部分是非常飄逸的風格,而這種飄逸與動鐵或是加入靜電單元的耳機明顯不同,它沒有去的那么盡,但又能給到聽者以豐富的泛音與空氣感,這正是動圈愛好者所追求的自然感受,不會信息量爆棚的刺激,而是恰到好處的“好聽”。在中低頻部分,細節(jié)很足但棱角與沖擊力就少了些許,女聲的聲線要更加柔和,小提琴與大提琴的音色都很舒服,不會給到大開大合的感覺卻也能給到一番輕松的氛圍,這種風格一直延續(xù)到了低頻與極低頻部分。

寫在最后,驅使我下筆的最重要一點
以上并非驅動我下筆本文的主因,當我長時間聆聽禪Pro后,我發(fā)現(xiàn)她具備一些心目中理想動圈耳塞才能擁有的特質,那就是極好的中低頻平順性與氛圍感,而這些在禪上很難得到的聽感讓禪Pro擁有了極好的音樂性。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搜索下禪Pro的頻響曲線,你會發(fā)現(xiàn)這枚耳塞擁有非常理想的中低頻相應,這一特質實屬難得,是值得下筆安利的。

很多粉絲反應最近的文章字數(shù)總過于冗長了,今日這篇我就盡量控制一下自己的下筆沖動,盡量用最少的文字去更明晰直觀的將達音科禪Pro的特性與不同分享出來,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找機會試聽一下,看看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感受。當然也歡迎有不同感受的小伙伴留言交流,尤其是對動圈耳機有愛的,我們來一起探討下心中最佳的“圈聲”應該是怎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