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分享:《了不起的中華服飾:漢族》
我是一個民族服裝愛好者,凡是民族傳統(tǒng)服裝我都喜歡。盡管我叫“苗族”。我無意中看到一本《了不起的中華服飾:漢族》,分享給你們欣賞。本文僅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這本書很詳細地把歷代漢族服飾都表現(xiàn)出來了。從上古時代到民國時期,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我想這本書一定會深受漢服愛好者的喜愛。書中很多插畫都是仿照古畫而制作的。
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它并沒有排斥清代的長袍馬褂。這一點打破了漢服愛好者眼中“清朝的統(tǒng)治是漢服的末日”的刻板印象。其實,清朝的剃發(fā)易服,促進了民族融合,這些服飾是對漢族服飾的一種補充和發(fā)展。正如權威書籍上所說,“源于滿清的旗袍馬褂,成了實際上的漢服”。
不過有一點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把各種帶有地域色彩的漢族服飾表現(xiàn)出來,如客家藍衫、惠安女服飾、甪直江南水鄉(xiāng)服飾、廣西高山漢等等。雖然它們形成于剃發(fā)易服之后,知名度整體上不如漢服,但它們也是博大精深的漢族服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寶貴的文化遺產。下面有請我們的模特“尖指挑”向我們展示一些特殊漢族族群服裝。
屯堡“鳳陽漢裝”
廣西高山漢“青衣小匾”。由于與壯族交錯混居,服裝整體配色和樣式類似于壯族“藍衣壯”。
贛南客家藍衫。在之前的文章中講過,客家藍衫融入了畬、瑤等少數(shù)民族的元素,例如織帶和圍裙。
云南澄江的“陽宗古裝”的“花托肩”,各色的繡花表達了人們美好的祝福。陽宗刺繡,成了云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涼山鹽源的“另類漢民族”服飾,色彩炫目繽紛。這種服裝大面積使用黑色,是受了彝族的影響。彝族是一個崇尚黑色的民族。這種服飾體現(xiàn)了兼收并蓄。 除了苗族服飾,我還喜歡各種特殊漢族族群的服飾,它們是民族交融的寫照。正是它們 ,模糊著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之間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