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沒道理
明明一瓶水是無色透明的,還說它不一定是純凈物有色無色,是否透明,不作為判斷純凈物的標志。自然界的水中常常含有某些可溶無,如礦泉水中含有較多金屬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等等,當然屬于混合物。同理,潔凈的空氣、海水都不是純凈物。
2、明明冰和水混合了,你偏說它是純凈物這是關(guān)于混合物與純凈物的概念。純凈物: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是純凈物 混合物:由多種物質(zhì)組成的是混合物。冰和水的混合物,雖然看上去是兩種物質(zhì),但是水——冰之間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不是化學變化。因此在化學上,冰水混合物還是純凈物。
3、明明只含有一種元素,你偏說它是混合物由于一種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單質(zhì),如氧氣和臭氧,紅磷和白磷等,有時候由同一種元素溝成的物質(zhì),反而是混合物。
4、明明講的是原子核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gòu)成,你非說氫原子核不含中子原子由原子核構(gòu)成,原子核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gòu)成,這是正確的。
?
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號元素——氫原子中不含有中子(排除含量很低的重氫和超重氫)。
5、明明說元素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你非說鈉離子也屬于鈉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只要滿足:①核電荷數(shù)相同②單核,即可認為是同一類元素,鈉原子和鈉離子都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的一類單核粒子,屬于同一種元素。
6、明明說燃燒是可燃物跟氧發(fā)生的反應(yīng),你又說沒有氧氣也行
燃燒,通常情況下是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發(fā)生的反應(yīng)。后來擴充了定義為:燃燒是發(fā)光、光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yīng),所以有些物質(zhì)(如鈉、鎂)可以在氯氣、二氧化碳中燃燒,沒有氧氣也行。
7、明明說爆炸是在有限空間內(nèi)急速燃燒造成的,你卻說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爆炸,包括物理爆炸和化學爆炸??扇嘉镔|(zhì)的爆炸(如鞭炮爆炸)屬于化學變化 還有的如氣球爆炸,由于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則物理變化。
8、明明說二氧化碳可以滅火,你又說鎂著火不能用它來滅
我們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這是一般情形,一些活潑金屬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氣這樣的惰性氣體中燃燒,比如Mg就可以在CO2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單質(zhì)碳。
9、明明寫的是“鉛筆”,你卻說鉛筆中不含鉛
鉛筆是習慣用的中文名字,現(xiàn)在的鉛筆芯是由石墨和粘土制成的,與金屬鉛不搭界。
10、明明催化劑的“催”字是加快的意思,你卻說減慢也算
催化劑,開始的時候指的是“加快反應(yīng)速率的物質(zhì)”,但是后來科學進步了,發(fā)現(xiàn)減慢反應(yīng)速率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就把前者叫做正“催化劑”,后者叫做負“催化劑”,通稱還是催化劑。例如:食用油脂里加入0.02%~0.04%沒食子酸正丙酯,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酸敗,在這里,沒食子酸正丙酯是一種負催化劑。負催化劑常用來減緩人們不愿意的自發(fā)化學反應(yīng),還用來減弱過于劇烈的反應(yīng)。?類似現(xiàn)在經(jīng)濟上不說減慢增速,而叫做負增長 管理上不叫懲罰,叫做負激勵。
11、明明說的是水銀,你偏說水銀不是銀
水銀是汞元素(Hg)的習慣性稱呼,意思是像水一樣的銀,與金屬銀不是同一種物質(zhì)。
12、明明鐵生銹時根本感覺不到熱,你非說它產(chǎn)生了熱
鐵生銹屬于緩慢氧化,是反應(yīng)速率非常慢的化學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熱量隨時散發(fā)了,你沒有感覺到而已。
13、明明石蕊溶液遇堿變藍,你非說遇到的不一定是堿溶液
根據(jù)酸堿性的定義:能夠使石蕊溶液變藍的是堿性溶液,而不一定是堿的溶液。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鈉鹽、鉀鹽、銨鹽等,例如醋酸鈉、碳酸鈉的溶液是顯堿性的。
14、明明是同種溶質(zhì)的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你卻說不飽和溶液可能更濃
溶液的溶解度,與溫度有密切關(guān)系,見教材上的溶解度曲線。
?
以硝酸鉀為例,20℃時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溶解度大約30克,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約?23%。而在更高溫度,例如50℃時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溶解度可以達到90克,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可以達到?41%。即便不飽和,50℃的硝酸鉀溶液也可能比20℃時候的溶液更濃一些。
15、明明是50毫升水與50毫升酒精倒在一起,你非說不到100毫升
分子間有間隔,兩種液體混合,分子之間會互相“填空”,進入到對方的分子間隔中,因此體積可以減小。
16、明明白金更寶貴,你還說白金絲毫不含金
白金,是鉑元素(Pt)的俗稱,中文意思是“白色的金子”,像金子,當然不含金。
17、明明大家都叫“銀粉”,你非說它不是銀做的
銀粉,是形象的說法,銀子一樣的粉,通常是鋁粉,不含銀。同樣金粉也是如此,是研細的黃銅粉,同樣不含金。
18、明明已經(jīng)是“純堿”了,你偏說純堿不是堿
純堿,是碳酸鈉的俗名,是生活中的習慣用法。說它是鹽,因為它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類。
19、明明說分子由原子構(gòu)成,你又說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分子由原子構(gòu)成,這是正確的。但是某種分子只比構(gòu)成這種分子的原子大,如果與其它原子相比就很難說了,世界上有?114?種元素、幾百種原子,最大的原子是鈁原子(Fr,半徑1.53A),最小的分子是氫分子(H2,半徑1.15A)。
20、明明KClO3中含氧元素,卻說它不是氧化物
這是源自于“氧化物”的定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KClO3由三種元素組成,當然不屬于氧化物了。
21、明明書上寫著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你又說硝酸銨也是鹽
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正確。
但是,銨根離子和鈉離子有很多相似之處。結(jié)構(gòu)上,銨根離子和鈉離子都是一價的陽離子,都含有11個質(zhì)子、10個電子 化學性質(zhì)上,鈉離子和銨根離子的很多鹽都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因此,常常把銨根離子看成是金屬離子。銨鹽例如硝酸銨、硫酸銨、碳酸氫銨、氯化銨等等都算作是鹽。
22、明明飽和食鹽水已經(jīng)飽和了,你卻說它還能溶解硝酸鉀
溶液是否飽和,指的是在特定溫度下、針對特定的溶質(zhì),不可再溶解了為飽和溶液。因此,食鹽水飽和了,還可以溶解硝酸鉀,即使食鹽和硝酸鉀都飽和了,還可以溶解碳酸鈉……等等。
23、明明瓶內(nèi)只含一種元素,還說它不一定是純凈物
還是純凈物的概念,只含同一種物質(zhì)是純凈物。
例如氧氣和臭氧的混合物,雖然都只含同一種元素,但是含有兩種物質(zhì),因此不符合純凈物的定義。是否是純凈物,判斷的依據(jù)不是看含有元素種類的多少,而是看是含有物質(zhì)種類的多少。
24、明明說有機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可是你還說CO、CO2、碳酸鹽等是無機物
有機物的定義:含碳的化合物。
有機物的性質(zhì):有機物一般熔點較低,受熱易分解、容易燃燒,反應(yīng)比較緩慢,并常伴有副反應(yīng)發(fā)生。?而碳的簡單分子(CO、CO2、SiC、碳酸鹽等等),或者受熱不分解,或者不容易燃燒,參加化學反應(yīng)都很快,副反應(yīng)很少,不像有機物,更像無機物,就算無機物了。
25、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屬的“金”,你卻說鐵和碳也能形成合金
合金,是一種金屬與其他物質(zhì)熔化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屬特征的混合物。銅和金屬錫能形成合金(青銅),鐵和非金屬也能形成合金(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