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觀天象,知天下大事,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我們經(jīng)??垂湃?,抬頭看看天,或者坐在觀星臺上看星星,就知道未來會發(fā)生什么大事,
如果是以噩傳噩,可偏偏眾多史書都給記載到本子上了,就難免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心了。
深入一番了解之后,還是發(fā)現(xiàn)了一點點好玩的地方。?
以前寫星象的東西有些復(fù)雜,今天整點簡單的。
1,地支分野
《武王伐紂平話》講“姜尚向西方觀望,相真主,言明君在于何處。望見巨蟹宮生紫氣,下接著西秦地。”
姜太公看到巨蟹宮生紫氣,于是就溜達到西岐釣魚去了。
十二星座不要覺得是現(xiàn)代才流行起來的,從史書資料來看,早在隋朝的時候,來了個天竺和尚帶著經(jīng)文開始傳播西域知識。
從那時十二星座概念開始引入,流傳開來大約是在唐朝時期。原因呢,差不多因為漢化組的問題。
《武王伐紂平話》是宋元時期的話本。
巨蟹座在哪?
這里面牽扯到一個分野的問題,俗話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古人將星空區(qū)域與地上的國、州互相對應(yīng)。
比如,我們熟知的《滕王閣序》的開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
豫章也就是現(xiàn)在的江西南昌,它的所對應(yīng)的星宿就是翼宿和軫宿。
屬于十二星座中的處女座。
而我們上面說到的,巨蟹座在哪?

巨蟹座在地支未那個地方,我們能看到分野屬于秦。
如今的西岐,在陜西省岐山縣,就是寶雞那個地方。
大范圍上是符合的。
然后再看這句話,“望見巨蟹宮生紫氣,下接著西秦地?!本投恕?/p>
2,熒惑守心
再來一個。
《史記·宋微子世家》——三十七年,楚惠王滅陳。熒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憂之。司星子韋日:可移於相。。?!?/p>

熒惑就是火星。熒惑守心就是火星到了明亮的心宿那里不走了(火逆的原因),心宿是北方蒼龍七宿,龍的心臟。分野對應(yīng)的是宋。
所以景公就特別的擔心害怕,司星子韋就說可以把他轉(zhuǎn)移到丞相,百姓身上,宋景公不愿意,自己的事怎么能讓別人承擔呢?算了,死就死吧,結(jié)果火星還真就掉頭走了。(大概率是火逆正好結(jié)束了),此故事成了勸勉各朝君王的典范。
歷史上所有實際發(fā)生過的“熒惑守心”天象共38次。中國史籍中全部 “熒惑守心”記錄共23次。
每一次,“熒惑守心”就有國君級別的大事發(fā)生。
火守心, 大人易政,主去其宮?;鹉嫘卸魇匦亩?,大臣為亂?;鹉嫘惺?心,泣哭吟吟,王命惡之,國有大喪,易政?;鹗匦模豢蘼曇饕?。(金 水同?!稘h書·天文志》:高祖十二年春,熒惑守心,宮車晏駕?!兑宜日肌?/p>
根據(jù)史書上的記載,從開始守心到事情發(fā)生,大約一年的時間。
我查詢最近的一次“熒惑守心”,是在2016年4月17日開始的。

但是好像并沒有什么大事發(fā)生。
3,天氣預(yù)報
咱先再來個天氣預(yù)報的:
孔子出,使子路赍雨具,有傾天果大雨;子路問其故,孔子曰:“昨暮月離于畢”。
書經(jīng):“箕星好風(fēng),畢星好雨”。
但是現(xiàn)在這樣來用也是不準,時隔多年,昔日的華北雨星“畢星”,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是東北一帶的雨星了。而現(xiàn)在的畢星,則是黃河流域的風(fēng)星了。
古巴比倫則認為:“軫宿為風(fēng)星,昴宿為雨星”。(看來想觀測其它國家的大事,得重新制定坐標。)
以上都是古代比較簡單的例子。再來一點特殊的。
4,斗轉(zhuǎn)星移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
在《三國志平話》里講到,孟獲作亂,諸葛亮請劉禪夜觀天象,見赤氣上沖獅子宮,主益州有事。
獅子宮,就是午的位置。孟獲是四川雅安的。
《三國志平話》這本書則是元代的作品,作者不詳。
《晉書,天文志》
我們從《晉書·天文志》上能看到,申才是益州,申對應(yīng)的十二星座是雙子座。
漢代司馬遷的上講,
觜觿、參,益州?!妒酚洝ぬ旃贂?/strong>
和晉書上描述的一致。
宋代《新唐書》上描述。
東井、輿鬼,鶉首也。初,東井十二度,余二千一百七十二,秒十五太。中,東井二十七度。終,柳六度。自漢三輔及北地、上郡、安定,西自隴坻至河右,西南盡巴、蜀、漢中之地,及西南夷犍為、越雋、益州郡,極南河之表,東至牂柯,古秦、梁、豳、芮、豐、畢、駘。。?!缎绿茣?/p>
鶉首,就是鳥頭的意思,南方朱雀星宿的開始位置。
從描述中來看,巴蜀之地,益州,應(yīng)當屬于井,鬼二宿的位置。也就是未,巨蟹座。

為什么記載偏差這么大?
從漢代到宋代,相差了1000年,我們所謂的恒星,也產(chǎn)生了微弱的移動。導(dǎo)致了分野也產(chǎn)生了變化,需要欽天監(jiān)這樣的機構(gòu)去修正。
宋朝,距離現(xiàn)在又過了1000多年了。
5,刻舟求劍
星體運動到特定位置的時候,會給地球上的生物,環(huán)境帶來特定的影響,怎么記錄這個特定位置呢?
于是作為恒星的背景板,就可以當作刻度用了。
站在地球的角度來看。
如果把星空比作一個鐘表的話。
北極星是中心點,北斗七星時針。
金木水火土日月,就是大大小小的各種功能的指針。
而表盤上的刻度,就是那種密密麻麻幾乎不動的星星,整理一下就是二十八星宿,十二星座這些的恒星。

恒星雖然說是幾乎不動,但是時間久了還是會微微動一動的,差不多是70年轉(zhuǎn)動1°。
70年可能沒啥感覺,但是要是700年感覺就不一樣了。
漢代距今也有2000多年了。
以前時針指到12點,現(xiàn)在可能是11點。
如果我們拿著《乙巳占》《史記·天官書》這樣的書去套用現(xiàn)在的星體去推測大事,如同刻舟求劍一樣,總是會對不上。
我覺得大概如此,所以我們現(xiàn)在才有幸能看到這些書。
歷朝歷代都會設(shè)立個司天監(jiān)去修正偏移的角度。
但是現(xiàn)在,我沒見有權(quán)威的人士機構(gòu)發(fā)布修正后的二十八星宿。
可能是被保密了吧。
我查了很多資料之后,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的欒巨慶前輩修正過的更靠譜。

我們把查詢分野的時候,可以挪上幾個星宿,再去對照著看看。
就比如2021年5.26,血月,月食在房宿。我們逆時針扭個三十度,差不多就是角亢的位置。

分屬于兗(yǎn)州,鄭國的位置。
亢宿的分野大約在新鄭附近。

注意看黃河的那個“幾”,雖然改道過幾次,但是大體沒變。
大約位置就是在,鄭州,新鄉(xiāng)那個位置。
?然后這一年,鄭州在網(wǎng)上一直上大分,長期霸占熱搜榜。
6,拋磚引玉
在古代觀星,除了有專業(yè)的儀器(渾天儀),還要有良好的視力,需要觀察星體顏色的變化。
在城市基本不可能了,連顆星星都看不到,在農(nóng)村的時候,能很明顯的看到火星泛紅,木星微微泛黃泛白。
在古代等它們顏色發(fā)生變化的時候,還要能第一時間看出來,要及時上報。
到對應(yīng)的時間,對應(yīng)的星體沒出來,或者出來的過早,等等。
最后,還得能讓國家養(yǎng)著你,你才能沒事坐那數(shù)星星。
好在我們現(xiàn)在有軟件可用,你還需要一個望遠鏡。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對照著《乙巳占》《史記·天官書》《晉書·天文志》這些書,一點點對照出你看到的天象。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淺探索,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大家揭開古老的占星術(shù)面紗。
我是不想再研究了,頭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