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大寶總是錯失良人
大概就是收到了這么個問題,想想還是得說說大寶這個事情,應(yīng)該說也不只是大寶,各家對于自家專屬的操作確實是挺模糊的。

確實,這兩年來大寶放掉了很多很不錯的苗子,比如說把松本一香放掉了,結(jié)果松本成了2020年榜單第一,然后姬咲華啊蓮見天啊這些人離開了大寶也都混得很不錯。
又比如說Ms·SOD明明有好多不錯的苗子,結(jié)果愣是一個都沒留住,好不容易有個升格的,結(jié)果也GG了,然后大家可能會覺得大寶這操作就很亂七八糟的

那大寶是不是真的瞎呢?是不是說大寶現(xiàn)在留不住人才,或者說看不到人才的重要性呢?
其實都不是, 很多時候并不是說大寶放棄了好的苗子,?我們站的角度和大寶站的角度是不一樣的,我們不用面臨經(jīng)紀公司的要求,也看不到具體的銷量,同時也不知道說一部作品的成本和銷量分成最終到手是虧是賺,還有銷售渠道的抽傭等等,所以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和制作商也是不同的。

事實上像大寶這么操作的遠不止就這么一家,北都集團同樣有這個毛病,比如E-body,往近了說,【橘日菜】的離開就挺令人意外的,還有【北野未奈】的爆火后下放,以及可愛社在過去幾年里一度是“流水的新人”。
而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原因也比較多,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有,今天大致就說說其中幾個比較常見的。

1、銷量問題
通常來說這個是比較常見的,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某位新人很優(yōu)秀,但實際上她并不受市場的認可,簡而言之就是起不來,比如當初作為Ms的開臺新人,【水澤美心】的出現(xiàn) 一度讓人覺得她可以將 MS帶到 一個明星陣容中去。
但這個事情怎么說呢?很多時候我們做好了準備,我們也很努力的想要去做好一件事,但事情并沒有按照我們期望的那樣發(fā)展,這就是挫折。
銷量上不去,制作商考慮的就是要趕緊清空出資源,將資源留給更新的人,資源是有限的,你賣不動了,你就不能占據(jù)這些資源。

2、品牌框架的問題
各個集團旗下都有各種各樣的制作品牌,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主打,全行業(yè)中可能也就摸笛子和星之隊這兩個品牌可以說葷素不忌,年齡不是問題,其他的品牌都有自己的主打向。
有些品牌的主打向就比較挑剔,典型代表就是大寶的【青春時代】和【KMHR】等等,【青春時代】主打的就是青春靚麗的形象,這不僅僅是形象上的青春,也是行為和氣質(zhì)上的青春感。
所以像一香、姬咲華、蓮見天等等,這幾位在【青春時代】卒業(yè)之后好像都混得風生水起,然后大家可能會覺得是【青春時代】錯失良人,其實不管她們在青春時代火不火,品牌的框架限制了她們的上限,合約期滿后,所面臨的的問題無非是要么升格到其他品牌,要么卒業(yè),品牌的調(diào)性就是這樣,這種品牌不是個養(yǎng)老的地方。

至于KMHR這種品牌,跟之前的可愛社有些相似,都是作為新人出道的一個平臺,現(xiàn)如今什么最好賣呢?
那肯定是新人作,而KMHR、Ms sod、麗這些子品牌,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是作為一個“條件不差但是不到Star規(guī)格的新人作為出道平臺”的一個途徑,這個跟大寶的整體框架有關(guān)。
首先,業(yè)內(nèi)幾大集團的內(nèi)部分工都是比較明確的,同時也都屬于是競爭關(guān)系,內(nèi)部競爭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WILL集團(北都),自家雖然歸類為同一個母公司,但品牌和品牌之間其實競爭很強,前不久小道消息還跟我說,某大型事務(wù)所原本跟北都某個品牌敲定了新人,結(jié)果被北都的另一個大廠給半路截胡了,這大型事務(wù)所就把人送到了大廠去,被截胡的品牌對這事很不爽。
這是北都之下廠牌的競爭關(guān)系,同一個母公司該搶人就搶人,該打架就打架,母公司也不管內(nèi)部之間的摩擦,這個內(nèi)部摩擦的情況也一直都存在。

而大寶內(nèi)部的模式則是有點類似于眾星捧月的制度,最高的陣容是star,其余的子品牌差不多都是為了這star來服務(wù)的,只要子品牌有點好苗子冒尖了,就會被升格到star中去。
當然這是一條比較完整的職場晉升道路,只要你做的好,你就能一路往上升,工資往上漲 ,身份也有加持,比如說【佐田茉莉子】,就是從麗升格到了star,而她一升格,【麗】這個品牌也就沒什么人了,之后推的新人實際上就是都不會久待。
但是這對于子品牌來說就會面臨一個問題,首先這些子品牌簽署的專屬,肯定是“star一開始沒打算簽或不適合簽”的人,然后某些子品牌可能運氣好淘到了金子,這金子剛發(fā)光,star就來拿人了。
這也就導(dǎo)致了,這些子品牌實際上并不能建立出屬于自己的專屬陣容,北都系的競爭可以說,我可愛社有【伊藤舞雪】,我小藍標有【山岸逢花】,我凹派有julia,我溜池有【岬櫻】,各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當家支柱,我捧出來的新人,我自己養(yǎng),我培養(yǎng)起來的專屬,是我自己的陣容。

那大寶的其他品牌則是比較尷尬,我自己捧出來的新人,去了star,剩下的都是沒捧起來的新人,所以給人一種感覺就是,大寶的那些子品牌都是來一個走一個,這個是因為品牌內(nèi)部框架造成的問題,這些子品牌的模式漸漸走到了一個“主要提供新人出道”的模式。
既然是提供新人出道,內(nèi)部的資源重心也就便宜向了“主要是賣出道作”的程度,像KMHR它實際上和可愛社很相似,都是做新人,但是又和可愛社不一樣,可愛社可以有自己的專屬,好的留留下來培養(yǎng),而kmhr則是留不住自己的專屬,真做得好的,得給她升格。
其實大寶有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呢?我相信是有的,從2019年大寶就對一些子品牌不斷的改版,但是很遺憾的是都沒做起來,之后大寶才創(chuàng)立了Ms·SOD,這個品牌大寶一開始也是想做好的,但是為什么沒做好呢?
還是老生常談的兩個方面,真正好的新人都被star圈走了,留給Ms·SOD的新人并不多,我說的并不是說ms的新人不好,而是組建陣容的時候,面臨的問題很多,北都要搶人,star也搶人,ms的陣容沒有發(fā)育起來,銷量也沒有上去,投入的成本不夠多,可能大寶想做,但是在做的過程中不像F社那么豪橫,很多時候都是觀望狀態(tài),至于為什么觀望,因為市場占有率撐不起大寶很任性的去做一些事情。

3、市場的占有量問題。
關(guān)于市場的問題應(yīng)該說是最主要的問題,站在我們的角度去說大寶錯失了好苗子,是因為我們看到了不少人離開了大寶之后,開始逆風翻盤,但是我要說的是,企畫單體和專屬是不一樣的。
企畫單體靠的是作品的基數(shù),專屬靠的是品牌的流量,這個東西是不一樣的,我們看到了【一香】的崛起,看到了【姬咲華】、【蓮見天】成新晉戰(zhàn)爭機器,也看到了【小花暖】目前在榜單上化身黑馬。

但這是有步驟的,不是說他們在大寶做火了,離開大寶之后更火,而是她們在大寶沒火,離開了大寶之后,靠著經(jīng)紀人不斷的找工作,靠著自己的條件,靠著制作商們給面子給機會,這才火起來的。
也就是說,她們在當專屬的時候,并沒有那么多的機會,反而是在企畫市場中找到了自己的機會。
那么問題來了,【小花暖】目前是我心中的MAX級新人,她從KMHR出道之際我就被圈粉了,條件這么好,為什么不火?為什么沒在大寶里火起來?為什么大寶沒捧她?
為什么到了最后,反而是當企畫后才火?

其實在這就得爆個料了,大寶在一開始就很推【小花暖】,不僅是大寶,包括C-more,包括大寶內(nèi)部的員工,在【小花暖】還未出道的時候,實際上相關(guān)的營銷活動,相關(guān)的人設(shè),地推活動都有一個很完備的方案出來,這也是我之前就知道的,不能說大寶不捧她,大寶當時卯了一身力氣,想讓她帶著KMHR搞出點事情。
但就像我開頭說的,有時候你做好了該做的準備,你列好了計劃,你抱著期待去做這個事,但結(jié)果并沒有按照你所期待的那樣,這個就只能說宣告失敗,你只能重新列個計劃,重新去找另外一個人,重新期待。
【小花暖】的經(jīng)歷還算比較好的,她那個經(jīng)紀人本身也屬于業(yè)務(wù)能力很強的人,所以之后在轉(zhuǎn)企畫的時候,在MGS,在FANZA上都做出了自己的成績,原本是KMHR的市場占有率沒能將她的光環(huán)呈現(xiàn)出來,轉(zhuǎn)企畫后才“金子會發(fā)光”,這是有個先來后到的。

她是在企畫之后,靠著作品基數(shù),以及FANZA的流量,才成為現(xiàn)在的黑馬的。
所以我們不能說是“條件不錯卻被大寶給下放了”,而是“條件不錯終于翻盤了”,條件不錯是關(guān)鍵,大寶開門做生意,他不是靠著“條件不錯”去做生意的,他的立場是要賺錢,他不可能說你條件不錯但是賣不動,他還一直等著你能翻盤,那不現(xiàn)實。
絕大部分離開了大寶后翻盤的人,并不是說大寶沒捧她們,而是大寶捧了,但是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反饋,反而是她們離開了大寶之后,憑借著各種各樣的境遇,去做出了更好的成績,但這個并不是大寶不想做好,而是條件不一樣,企畫單體只要肯賣命,多少都會出點成績,專屬不一樣,專屬依賴的是品牌的流量,專屬想努力是找不到方向的。
所以我們不能用轉(zhuǎn)企畫之后的成績,去說她們在專屬階段有多不被品牌待見,這里面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誰都沒錯,只能說運氣就是這么的離奇。

那么大寶有沒有問題呢?
有,大寶最大的問題就是:
市場占有率不行。
可以說目前大寶除了star之外,其他的品牌都沒什么市場占有率,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有很多,但大寶目前的子品牌就是面臨著一個“沒什么專屬”、“專屬起不來”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占有率不行。
這就是個不那么良性的循環(huán),你占有率不行,你沒法拿到更好的新人,你拿不到更好的新人,你這個市場就不太能崛起,這也是為什么強者越來越強,沒落的越來越?jīng)]落,像maxing,百萬社,alice這些品牌,都面臨著這種問題 ,所以他們的專屬 往往新人紅利期一過就被企畫掉,說明白點就是沒有那個條件去做長期,還不如說就只做新人,新人更有銷量保障,還沒必要搞得那么復(fù)雜。
所以各個子品牌沒有自己的頂梁專屬,基本上新人紅利期吃完之后,就轉(zhuǎn)去做企畫,大寶在新人下放這一塊上很果斷,這批新人起不來,那就放掉,立刻接手下一批新人,有時候可能我們這才剛被圈粉,大寶就把人給放走了,當然這也是一種賺錢的方式,這么搞的也不僅僅只有大寶,大家都是商人,商人是有逐利的一面的。

所以我雖然總是吐槽說大寶推新人總是虎頭蛇尾,在新人出道上做出來的企畫老是很能吸引眼球,但是總是不趁熱打鐵,【夏目響】的出道做得有多好,【宮崎玲】的出道做得有多好,【西元美紗】的出道做得有多好。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后續(xù)的宣傳步驟沒有跟上,這個是我對于大寶最想吐槽的點,大寶不是說看不到這個問題,也不是說大寶整不出其他的花活,論整活這塊大寶自己的宣傳部各個都是人才,但他們不會去搞。
為什么呢?因為沒必要了,最好賣的是出道作,大寶就把所有的技能點都卯到出道作去,能賣得動就留存下來,能留存下來的也不需要大寶再去搞什么花活,需要靠花活才能留下來的,大寶不會留。
至于靠搞花活,銷量都不行的,大寶更不會留,可能她們轉(zhuǎn)企畫之后會有不一樣的機遇,但是站在大寶的立場來說,大寶是經(jīng)商的,說白了他是搞利潤的,無法為他創(chuàng)造利潤的他不會去考慮太多,都是買賣不成仁義在,這次無法和你當專屬很遺憾,之后你火了我們依然能在企畫向愉快的合作,所以大寶給的機會就是出道作的時候營銷拉滿,能起來就合作,起不來就朋友再見。
真正能起來的苗子,大寶不可能說放就放,比如【坂井千晴】,那是一道白月光,大寶接連兩次去把她找回來,雖然不是star陣容,但這個找回來的規(guī)格待遇實際上是很高的,真正能給大寶創(chuàng)造利潤的,大寶不會放棄,如果說大寶放棄了,要么就是創(chuàng)造不了利潤,要么就是那個人真的不想工作。
這一點對于其他幾個集團都是一樣的,因為說白了大家都是開門做生意,哪有那么多的人情可以講,無非就是彼此能不能給彼此創(chuàng)造想要的利益,大寶的做法其實沒有問題,他們做的跟其他幾家做的沒有差別,只是說大寶確實簽下過不少好苗子,我們覺得不錯的苗子,但我一開始就說了,很多時候我們做好了各種鋪墊,很遺憾沒能按照我們預(yù)期的結(jié)果去發(fā)展,這個過程只能說運氣不好,不能說誰做錯了,只能說大寶的運氣不好,抓到了不錯的牌,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市場的問題,營銷的問題等等,這張牌沒能打好。
當然,我依然是大寶的黑粉,吐槽僅僅是吐槽,大寶提供了槽點,我們蹭蹭熱度,下放了我們喜歡的人,我們還是會不爽,我就很不爽某個艾斯萬,我對艾斯萬的意見特別的大,但不爽歸不爽,客觀來說,這個市場,這個行業(yè),本來就是放大了商人逐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