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中如何寫好議論文?

在很多省市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寫作都占重要地位,因此,在備考過程中,寫作也成為考生復習的重頭戲之一。其中,議論文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見文體。然而,在此過程中,很多考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成效甚微。如何在考場這樣緊張的環(huán)境下,最大程度地寫好議論文,是考生們急切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們的著力之處。

《作文評分標準》是指揮棒,給了我們明確的指示,告訴了我們寫作的方向。在這里,我們重點說三點:符合題意、結構嚴謹和內(nèi)容充實。
提煉題意,確定論點? ?
題意是題目中明確給出的,或者是隱藏在材料的字里行間的,了解題目的本來之意,確定好論點,是完成一篇優(yōu)秀考場作文的首要工作。題意的確定直接影響論點的確立,而論點是作文的靈魂與核心。所有的論據(jù)(即內(nèi)容)都是圍繞它選擇的,所有的的論證(即結構)都是圍繞它安排的。因此,題意必須提煉得準確,甚至再進一步,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找到其中的核心問題,做到立意深刻。卻也要注意一點:不能過度拔高立意。
如何提煉題意,確定自己的論點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抓關鍵詞。關鍵詞一般可以為我們指明方向,明示命題人的態(tài)度。比如: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罢_”一詞就明確地表明了態(tài)度:這個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我們在立意的時候就不能認為:大多數(shù)人是正確的。而應該把重點放在“真理有時候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逆向思考往往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等這樣的方面。
經(jīng)典結構,靈活運用? ?
議論文,顧名思義,是要有理有據(jù)地發(fā)表對某一觀點的看法。大多數(shù)考生把關注點聚焦在有理有據(jù)上,平時大量積累素材、考時精心剪裁,卻忽略了議論文的三大要素之一的論證。論證要求考生要有序地安排作文素材。這個考察的是考生思維的嚴密性和邏輯的嚴謹性。好多考生對此一頭霧水,甚至輕言放棄,中公教育老師在此勸告各位考生:寫作的邏輯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掌握幾種實用的、經(jīng)典的結構可以讓我們在考場寫作中迅速搭建好行文結構。
在這里,我們說兩種常見的議論文行文結構,我給它們起了兩個名字,一個是轉盤結構,無需考慮順序;一個是箭頭結構,必須考慮順序。具體請參見下表: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考場作文的時間限制、文體限制,考生最好采用開門見山的提出觀點的方式。提出觀點,然后再進行詳細的論證。
內(nèi)容歸類,安排得當?
有人認為考場上的議論文常常有很明顯的套路化痕跡,很難出彩。其實不然,所謂的套路化,是因為議論文要遵循一定的邏輯結構,有的考生運用得不太熟練,直接用一些邏輯詞,給人以生硬的感覺??v觀歷史上那些議論名篇,無不給人一氣呵成、理通氣順之感。乍看之下,毫無痕跡;細品之后,方見脈絡。這是因為作者們文學功底深厚,材料積累豐富、剪裁得當、安排有序,再加上獨到的眼光。因此,我們要歸類內(nèi)容,適當剪裁,論證觀點。
我們在中學時學習的《六國論》是古代論說文的典范。它開門見山,點明六國滅亡的原因。然后從正反兩方面對比論證,后又引申論證,最后結古論今、總結全文。其中,史實資料豐富、安排精妙,使全文段落與段落之間、句子與句子之間都聯(lián)系緊密,語言精練而具有說服力。
以上是我們練習議論文最基本的三個點,若要得到更好的分數(shù),還要在語言、深刻、創(chuàng)新等方面下功夫。希望備考的同學們能打牢基礎,穩(wěn)扎穩(wěn)打,在筆試中得到滿意的作文分數(shù),順利進入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