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律師》爆火意料之內(nèi),拍片的質(zhì)量和上映的檔期都很有策略
也許是太久沒有關(guān)注港片了吧,以致朋友發(fā)來一張香港影史票房排名的圖時,我不禁大吃一驚。前三名里,居然有兩部都是黃子華的電影。而最高的那部,竟已近億。
上一次這么吃驚大概還是《那些年》的時候,那一年,《那些年》橫空出世,似颶風一般,把周星馳電影在內(nèi)的所有港片都從票房榜上拉了下來,霸占了冠軍的位置。
而之后十年的時問里,不但周星馳沒能翻身,港片也沒能翻身。于是聽聞《毒舌律師》在內(nèi)地上映,我便毫不猶豫地趕了過去。
一是看這部創(chuàng)造歷史的《毒舌律師》究竟有幾分實力幾分虛火。二是看在電影界摸爬滾打許久也不得志的黃子華,是否真的接過了周星馳的槍。

不得不說電影總有這種魔力:當電影散場,慵懶的觀眾魚貫而出時,你總會覺得那不過是一個虛空的夢而己,但回到燈光熄滅的那一刻,那兩個小時里,你卻會毫無保留地沉浸其中,為之激憤,為之歡呼,為之頓足捶胸熱血沸騰。
它拍的是20年前,卻與當下,產(chǎn)生了一種微妙的情緒共振。不過還是得提醒一句。
相比于原版,內(nèi)地版的 《毒舌律師》是有些許改動的,如果只是聽普通話配音,你大概率會覺得這只是一部尋常的TVB法庭片而已。所以,如有可能,請盡量看粵語原聲版,《毒舌律師》不管是拍片的質(zhì)量方面,還是上映的檔期選擇方面,一直很有策路!

它明明是和內(nèi)地賀歲片《流浪地球2》《滿江紅》同日上映的賀發(fā)港片,但聰明的選擇熬到2月 24號才在大陸上映,直接躲過了硝煙彌漫的春節(jié)檔廝殺。
首先這片在香港的瘋狂觀影,說明了這片有一個很棒的故事。這片不是喜劇,是嚴肅的法律劇,或者是部法律爽劇。
一個平平無奇的落魄大律師,對抗香港的大家族,大法官。就是一個大衛(wèi)與歌利亞 的故事。這種下克上,弱勝強的故事一直都有很多受眾。

其次,黃子華 在香港,是受到溺愛的一個人。
在他做棟篤笑 之前,他只是一個娛樂圈的小透明,做了棟篤笑之后,他也只是娛樂圈的邊緣人,接著到男親女愛,他開始是電視的主角,一直到棟篤特工,他的電影才開始真正賺錢,而他的棟篤笑也在前幾年正式達到了巔峰,宣布退休。細看,他已經(jīng)62了。從10年開始,他的地位日益攀升,直到現(xiàn)在,無論男女老幼,什么政見,都會視他為偶像,先驅(qū),進封“子華神”。

因為他的娛樂圈奮斗史,就是一個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在一個行業(yè)里,積極求生,從無言棄,最終走上高峰的故事。
而毒舌律師 的主人公,也有類似的背景。這種就是香港的“小市民精神”,就是獅子山下 最動人的故事。黃子華身上就是有這種香港精神,可能不是他故意的,但是他一路走來,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典型。
這個電影,我預測,在國內(nèi)也應該會爆發(fā)。保守估計7億左右的票房。

《毒舌律師》撥動了觀眾的心弦,與觀眾的心聲形成了共鳴。港片有個特點,接地氣,講真話。
第一觀感有點像日劇 《勝者即是正義》,很爽很燃??赐晁闶抢斫鉃槭裁措娪澳茉?00多萬人口的香港拿下過億票房。因為這部電影重拾了港片一度丟掉的市井氣。
當港片不再試圖高高在上的時候,它的味道就對了。當它愿意放下身段,站在底層,幫底層發(fā)聲的時候,那個我們記憶中熟悉的港片就回來了。
人情味是港片曾經(jīng)大殺四方,成為一代人記憶的必殺技。這些,《毒舌律師》全都有。如果你懂粵語,代入感會更加強。我想不到還有誰比黃子華更適合演林涼水這個角色。不夸張地說,沒有黃子華,《毒舌律師》或許沒有今天的成績。

作為棟篤笑屆的一代宗師,黃子華的控場能力不用說了,很大程度上他憑一己之力撐起了整部電影。他一開口,就抓佳了所有觀眾的注意力。最后的長獨白,情緒飽滿,金句不斷。
故事其實也很簡單圍繞一個不愿趨炎附勢的落魄法官林涼水因好友邀請成為律師去打一個超模媽媽虐童案,本來穩(wěn)操勝券的案件,卻因為證人突然改口供最終以失敗告終。隨后孩子的死亡,更是害得剛剛失去女兒的無辜母親被判17年。林涼水幡然醒悟,決定幫其討回公道,用法律去捍衛(wèi)公平與正義,挑戰(zhàn)權(quán)貴。

爭議最大且褒貶不一的點就是法庭戲,部分人可能覺得打嘴炮反轉(zhuǎn)不夠,但恰恰也是個人覺得最精彩的地方。好幾場法庭戲都拍的劍拔弩張、驚心動魄,專業(yè)知識也足夠豐滿。也普及了一些概念:如證據(jù)突襲、證人當庭翻供、上訴改控、證據(jù)的關(guān)聯(lián)性、品德證據(jù)、人之常情(樸素司法觀)、程序正興生提問等等。尤其在很多人看來,這個案件是一場必輸?shù)墓偎尽?/p>

控方不僅有資深大律師坐鎮(zhèn),而且有一個龐大的律師團作為專業(yè)智囊團,他們還依靠財力、權(quán)力進行全方位的操控:讓警方將辦方律師林涼水抓捕拘留,不讓任何一家媒體到場,現(xiàn)場旁聽的人全都是他們安排好的律師團成員..…即便如此,林涼水依然沒有放棄,他和他的兩位搭檔孤軍奮戰(zhàn),面對方方面面的壓力,秉持公義之劍,在法庭上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林涼水先是利用控方證人、前任大律師的傲慢與偏見,博取到陪審團的共情共鳴,打擊了控方的氣焰;隨后又用“兩個水瓶”的心理戰(zhàn),逼迫真兇露出馬腳;最后,他慷慨激昂的結(jié)案陳詞振聾發(fā)聵,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庭是最公平最公正的地方!當然對于結(jié)尾升華內(nèi)容的部分類似宣言的吐槽,個人感覺還是很能調(diào)動觀眾觀影情緒,也讓人看得很爽。

以小人物為主視角也大大降低影片的理解門檻,一個失意的律師對抗杈貴滲透至公檢法乃至整個行業(yè)。爽劇加小人物的逆襲,這也許才是本片香港票房破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