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神來之筆
????????

????這種教育(很適合用“拉丁”二字來形容)最危險的地方,是它建立在心理學的這一根本錯誤之上,即認為背誦教材就可以提高智力。于是,大家都拼命多背誦。從小學到博士或到考大中學教師資格證書,年輕人只會背書,而在判斷力和創(chuàng)造力方面卻沒有絲毫的訓練。對學生來說,學習就是背誦和服從。“學課文,背語法或課文提要,不斷重復,認真模仿,”前公共教育部長朱爾·西蒙先生[插圖]寫道,“這是一種很搞笑的教育,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相信一個永遠不會錯的老師。這種教育只能削弱自己的信心,讓自己變得無能?!比绻f這種教育僅僅是無用,我們還可以只為那些不幸的孩子惋惜,那么多必須學習的知識,老師在小學里沒有教,反而讓他們學習克羅泰后裔的系譜、紐斯特里亞和奧斯特拉西[插圖]的斗爭或者是動物分類;可事實上,這種教育帶來的危險要嚴重得多,它讓接受教育的人強烈厭惡自己的出生環(huán)境,并且竭力擺脫。工人不想再當工人,農(nóng)民不想再當農(nóng)民,最典型的中產(chǎn)階級認為自己的子女無法從事別的職業(yè),除了領國家的工資當公務員。學校不是讓人們?yōu)閷淼纳疃鴮W習,而是培養(yǎng)他們當公務員。他們不用學習如何為人處世,也不需要有任何創(chuàng)造性。在階梯的下方,教育制造了一大批無產(chǎn)階級,他們不滿自己的命運,隨時準備反抗;階梯的上方是我們無所事事的中產(chǎn)階級,他們多疑而輕信,把國家當作神來迷信,然而又不斷指責政府,總是把自己所犯的錯歸罪于國家,但沒有當局的幫助,他們什么事都不會干。
????國家借用教科書制造了大批拿了文憑的畢業(yè)生,但只能用一小部分人,不得不讓其他人失業(yè)。結果,養(yǎng)活了前者,卻讓后者成了自己的敵人。這座社會金字塔從上到下,從普通的工人到教授和警察局局長,廣大的畢業(yè)生現(xiàn)在都在圍剿職業(yè)。結果,商人很難找到代理人去殖民地工作,而成千上萬的候選者卻在謀求最普通的公務員職位。光是塞納省就有兩萬小學教師失業(yè),他們看不起工作,看不起農(nóng)民,只向國家要吃要喝。精英的人數(shù)也大大減少,不滿者的隊伍則越來越龐大,隨時準備投入任何革命,不管領頭的是誰,也不管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獲得了知識卻又找不到相應的工作,這種方式肯定會把大家變成反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