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9年追夢自我總結
2010年入學開始學動畫專業(yè),前兩年都是美術基礎和理論,后兩年是軟件,最后一年在學校的動畫工作室。
2015年進入無錫的一家日漫外包公司,最初畫的卡是JOJO、鐵血孤兒、血界戰(zhàn)線、超人幻想、赤發(fā)白雪姬、一拳、海賊、柯南、龍珠超等。




2016年底轉行無紙動畫,開始畫國漫,最初接觸的是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靈域,巴啦啦,女生日常等,并且畫了酷跑英雄、困病之籠(未播出)、銀之守墓人的一原。






2017年底再次跳槽,依然是無紙動畫,目前已經是動檢,有底薪加五險一金,很少加班又有雙休,業(yè)余時間在做自己的原創(chuàng)。
動畫純粹是我的夢想,沒有指望靠它賺什么大錢,本身生活就已經過得很好了,沒有什么物質上的追求,又能保證健康又能用業(yè)余時間作畫,頭發(fā)長得披肩根本不會禿,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其實從牙牙學語的時候就開始看特攝,當時看的是盜版碟子的雷歐、艾斯,然后電視上開始放EVA、龍珠、魔動王、神龍斗士、宇宙騎士、高達W、灌籃、棒球英豪、小櫻、圣少女、貓眼、戰(zhàn)斗陀螺、四驅兄弟……(2000年之前)以及葫蘆娃和黑貓警長等國產動畫,我媽那時候是迪士尼粉,給我買過白雪公主、獅子王、阿拉丁、星銀島、泰山等歐美動畫的碟片,可以說我小時候是不挑口味的,中日美各國的作品都有看,而且都很喜歡。
最初只是喜歡畫畫,并沒有萌生出制作“動畫”的想法,小學的時候接觸到國產仙俠單機,步步高上的完全照搬仙劍1的《伏魔記》,還有《軒轅劍天之痕》,然后開始在本子上畫回合制游戲,和同學玩,血條是數(shù)字,可以用橡皮涂改,當時自己開始原創(chuàng)人設,劇情,道具,技能,地圖等,自己用計算器來計算傷害(當時數(shù)學成績超差,請了數(shù)學課代表來當活人計算器),然后我發(fā)現(xiàn)我喜歡的是講故事的游戲。

小學五年級訂了《中國卡通》雜志(2005年),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時的那些國產漫畫簡直是神仙作品,比如以微觀世界為背景的《決戰(zhàn)薩斯城》(基因山小伯爵),講校園霸凌和女性成長的《楊梅》,講青春期發(fā)育和早戀的《胡大有的秘密日記》,乒乓球熱血漫畫《壯志非?!?,不要說什么以前沒有好國漫,就我小學看的這幾部就很厲害,還被老師撕掉過幾本(明明是學校讓我們訂的?。。。?。
初二的時候訂了《今古傳奇·武俠》,第一次開始接觸小說,鳳歌的《昆侖》、《滄?!窂氐最嵏擦宋乙郧皩ξ鋫b的概念,原來武俠可以這么宏大這么史詩,然后我也開始寫小說,最初是在本子上寫,后來上了高中在電腦寫,之后發(fā)到起點、榕樹下、縱橫等平臺,雖然都沒有什么人氣,不過還是鍛煉到了文筆。
初三畢業(yè)的時候,填志愿,當時看到有一個五年制高職有動畫專業(yè),也沒有想我就填了,當時根本不知道有中國傳媒這樣的存在,因為當時連網都沒怎么上過,連個手機都沒有,也沒想過可以先去高中再去有動畫專業(yè)的大學,就很天真的去學動畫了。。
2010年剛入學,一腔熱血,覺得這里都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四海之內皆兄弟,待人人如故交,起先還好,一年以后就發(fā)現(xiàn),全班六十多人,五十多人只是考不上高中,來混混日子,有夢想的不超過十個,當時自己也很幼稚,牽扯進了一些校園暴力中,就不多說了,怪自己識人不慎,誤交歹人,在這些恩恩怨怨的事里浪費了不少時間,繪畫基礎的提升很小。
2013年,學校舉辦墻繪活動,每個班選一副,我的原稿交給老師就沒信了,然后說因為墻壁不夠,除了最高年級動畫系之外的動畫系都自動棄權,但是很不高興,連空乘系和表演系都在自己班外面的墻上亂畫了,動畫系居然可以“棄權”,然后就跑到樓道里一個地方畫涂鴉,被抓。。我們動畫學院的院長知道原因以后居然很賞識我(可能學校讓動畫系把墻繪的機會讓給和美術毫不相關的空乘系讓院長也很不高興),就讓我進了學校的動畫工作室,之后連課都不上了就天天在工作室做flash動畫,導演教了我不少東西,然后工作室參加全省??茖W校動畫比賽還拿了一等獎。。(雖然作品很爛)
2015年開始工作,這個時期迷上了看電影,看了星戰(zhàn)和指環(huán)王、阿凡達以后,確定了自己的畢生最高目標——史詩作品,即有原創(chuàng)宏大世界觀的長篇作品,而自己選擇了動畫作為載體,因此史詩動畫會是我將來一生的最終目標,能活到幾歲就做到幾歲,只是自己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別人的掌聲固然很好,沒有人賞識也可以自娛自樂。
目前正持續(xù)奮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