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穿越一個世紀(jì),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xué)史冊中永遠(yuǎn)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說到家,我們想的可能是一切美好與溫馨……溫暖的陽光灑滿長滿菊花的小院、一只狗安安靜靜臥在墻根旁、傍晚時分夕陽映紅的天空、炊煙裊裊升起、廚房里飄出飯菜的香味……
然而在巴金先生的《家》里,這里斷然不是溫馨與美好的所在,在這個封建大家族里一切都是木訥的、禁錮的,沒有思想、沒有靈動……在這個家里有夢想不能去追求、有理想不能實現(xiàn)。封建禮教束縛著人們的思想,在這個家里長輩們以孝的名義讓人做出無謂的犧牲,而在這個家里大多數(shù)人的命運不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鳴鳳、婉兒、這些封建家庭里的犧牲品是不幸的。作為“作揖主義”與“無抵抗主義”的覺新也是不幸的,作為長孫的他承擔(dān)著家族的重?fù)?dān),自己的婚姻不能自己做主,自己喜歡的人不能去喜歡,只好看著身邊最親最愛的人一個又一個離去,因為封建禮教瑞玨的性命被白白犧牲。慧、梅少爺、淑貞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終結(jié),這些也許這并不能怪覺新,可是他的懦弱和害怕也讓一幕幕悲劇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如果當(dāng)初的他勇敢一點像他的三弟那樣,是不是他就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去出國去留洋,娶自己喜歡的梅表姐??上У氖菦]有如果,一切的悲劇就是這樣的發(fā)生了。覺新他自己的心也是不好受的,是悲痛的、是充滿了傷痕的,一個個親愛的人的離去,給了他多么大的打擊。他有著身不由己的苦衷。也許覺新的痛苦是由于他看到了自己的悲哀、看到了自己想而不能的痛苦!小說的結(jié)局作者留給了我們一個懸念,我想分了家之后的覺新也許能夠做真正的自己……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覺民與覺新相比他是幸運的,他可以公然與封建禮教作斗爭、他帶著新式的思想、沖破封建禮教的窠臼。他不會像大哥覺新那樣,他不滿意爺爺指定的婚姻,他躲出去。用自己的抗?fàn)広A得幸福,也許他沒有處在覺新的位置上,他不必有太多的顧忌從而可以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與封建的大家族相比他也許不符合禮教,但他的思想是新的,他是一個有思想的知識分子,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覺慧也許是這本書里作者最為傾力塑造的人物,他先進(jìn)的思想、他對理想的追求、對光明的向往,代表著那個時代的先進(jìn)思想和光明未來,也正是由于有千千萬萬和他一樣的想要沖破封建窠臼的新青年們,我們有了光明與希望。
這部小說與作者的經(jīng)歷也是息息相關(guān)的,正是經(jīng)歷過那樣一個的封建大家族,并看到過身邊最親最愛的人深受過那樣的痛楚。作者寫出了這樣的一部小說來控訴封建大家族里的罪惡。
生活在當(dāng)今的今天我們當(dāng)然是幸福的多了,有夢想可以去追求、有理想可以去實現(xiàn)、也可以說:確實是時代賦予了今天的我們一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