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知萬物自知難
對于“致知格物”、“物格知至”的研究,現(xiàn)在我們理解它的內(nèi)涵,并不完全如宋明理學(xué)家們的觀念,只要格去心中的物欲,就算是“致知格物”的意義。我們已引證到《系傳》所謂“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的指標,也就是我們在前面已提到過“心物一元”、“心能轉(zhuǎn)物”的道理。尤其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了現(xiàn)代,姑且習用公元的計程,二十一世紀已經(jīng)要開始了,現(xiàn)在的人們,幾乎到了喪失人性,完全是“心被物轉(zhuǎn)”的時代,工商業(yè)的科技文明愈發(fā)達,精神文明愈形墮落。有如一把秤的兩頭,要做到比重平衡,非常不易。所以對于孔門心法“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先賢明見,的確有重新認識、從頭反思的必要。 至于物與心之間的關(guān)系,怎樣來治心制物?在人類社會歷史的過程上,有它自然而必然的發(fā)展趨勢??鬃釉缭凇兑捉?jīng)》的《序卦》上下篇中,有了啟示。如《序卦》上篇說的:“有天地,然后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比绻麖倪@個唯物觀點來看,所謂人類,也不過是天地之間萬物的一類。唯有“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的類別而已。所以在上古的中國文化中,人類也叫做人群。人類自稱為萬物之靈,那是人類文化的自我封號。講到這里,又牽涉到哲學(xué)與人類學(xué)問題,不必離題太遠,多加討論。 同時我們?yōu)榱怂缮⒁幌律窠?jīng),讓我引用明末清初山東一位明朝遺老賈鳧西的《鼓兒詞》說: 太倉里老鼠吃的撐撐飽。老牛耕地使死倒把皮來剝。河里的游魚犯下了什么罪?刮凈鮮鱗還嫌刺扎。那老虎前生修下幾般福,生嚼人肉不怕塞牙。野雞兔子不敢惹禍,剁成肉醬還加上蔥花?!皇怯窕薁斒芰藦埲暮?,黑洞洞的一本賬簿那里去查。 雖然他是抱著國破家亡的痛苦,滿腹牢騷,無處發(fā)泄,故意以唱大鼓來消遣人生,但對于歷史,卻有他自己的一種哲學(xué)觀點,也非常精辟。如果照賈鳧西所說,他如代表萬物的律師來告人類,那就難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