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績社會生產抑郁癥患者和厭世者?

現代年輕人的孤獨有成熟的,有不成熟的。不成熟的就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生命的來處,因為在社會中不能得到一些引導來幫助自己形成一套基礎的、適用于一群人的三觀,這種和人們的基礎相同之處可以給人以安全感,給人以新的、可以安置生命的環(huán)境。而現代社會明顯并不支持這樣做,因為現在每個人的每個可能性都是收到鼓勵的,并且人們聚到一起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人的多樣性之間的碰撞、比較甚至惡性競爭。這樣我們不免忘記自己生命的來處,因為長期自己一個人在劃槳、漂泊,有的人覺得沒有依靠,最后就去面對死亡的深淵,甚至會跳下去。但既然孤獨是社會的引導結果,意識到這點之后就知道這是對生命的負面刺激,如果自我是完全環(huán)境決定的東西,那么就不免絕望??墒遣还茉鯓佣际腔钪?,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不同呢?或許是社會的功能要求,或許是普遍物質條件變好的結果,但是不管怎樣它都給我們以便利,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自己的樣子。于是時代就是可知的東西,我們就有可能認識世界,我們能肯定的就是我們活著,而成熟的不得不選擇孤獨的人知道為什么活著。
這是我追求的答案,相信不是遙遠的未來。信仰就在現在的時間里,神寄托于我而存在。
而生活中,兩種態(tài)度使我迷惑,一是重過程,二是重結果。我猜前者唯心些,我不喜歡就不做,后者唯物些,非要達到什么東西不可。說是猜,其實是胡說,我并不知道我進行選擇的取向是什么,也不知道具體要達到多詳細的結果。這或許是沒有嘗試之前的胡亂想象?,F在只能說這兩者并不矛盾,只有面對基礎的三觀問題是能給出確切答案,生命的形式就有了內容,開始展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