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三葛,諸葛三名士
南陽三葛 蜀得其龍 諸葛三名士 《世說新語·品藻》 【原文】 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并有盛名,各在一國。 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量。 【今譯】 三國時期南陽的諸葛瑾,和弟弟諸葛亮,以及堂弟諸葛誕三人(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南陽的諸葛三兄弟,都是三國時很有名的人物,都有一定的名望(并有盛名)。 他們分別在不同的國家(各在一國)。 (魏、蜀、吳三足鼎立之時,諸葛瑾在吳國輔佐孫權(quán),任大將軍,官至豫州牧,得到孫權(quán)的器重; 諸葛亮在蜀國任軍師,輔佐劉備,是劉備的主要謀士,官至丞相; 諸葛誕在魏國,正始年間任征東將軍,后因起兵反叛,被司馬昭所殺。) (雖說三個人都有才能,但比較起來,其中諸葛亮最有智謀,才能最高,在當時起的作用最大,對后世的影響也最大) 所以當時的人們認為蜀國得到了其中的龍(以為蜀得其龍),吳國得到了其中的虎(吳得其虎),魏國得到了其中的狗(魏得其狗)。 (“龍、虎、狗”之稱,并無褒貶之分,不是輕蔑的意思,只是表示他們的品行、才智的不同,排行次序,狗低于虎,虎低于龍。) 諸葛誕在魏國(誕在魏),和夏侯玄齊名;諸葛瑾在吳(瑾在吳),雅量過人, 吳國上下都佩服他的氣量(吳朝服其弘量) 【賞析】 本文選自《世說新語·品藻》,“品藻”,指品評人物的高下?!百p譽”是品評單個人物,而“品藻”是就兩個人對比而論。 南陽:古地名,在今湖北省。 “南陽三葛”、“諸葛三名士”三國時諸葛瑾,其弟諸葛亮,和堂弟諸葛誕,三人并負盛名,而各在一國。 當時人們評論認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諸葛誕在魏,替曹魏拔舉人才,公而無私,與夏侯玄齊名。 諸葛瑾在吳, 雅量過人,他只和其兄諸葛亮在公堂相見,退無私交。 后用“南陽三葛”比喻兄弟幾個人都很有才干。 后以“南陽三葛,蜀得其龍”比喻獲得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