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從樓頂一躍而下,可那又怎樣?

“妄圖證明對等的存在,殊不知一切都只是自己的一廂情愿”?
《那一天,朱音投身青空》『4/5』

前言
熟悉武田綾乃與京阿尼聯(lián)攜的人,真的很難相信這本書由她執(zhí)筆的。當(dāng)她收回吹奏部系列明朗輕快的青春故事之時,她仿佛像舍棄了所有的溫柔,我從未想過她可以寫下如此扭曲和殘酷的故事。
正文
這一本書無疑是武田綾乃個人作家生涯的在文學(xué)成就上的新高度,上佳的文筆和優(yōu)秀到段落編排,每個人物都塑造得極好,故事到最后也都保留著懸疑的標(biāo)簽,多線的篇章安排,將事件關(guān)鍵的情節(jié)在讀者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巧妙的安排在前文,給予輕小說難有的厚重感。在結(jié)尾惡意轟然爆發(fā)的時候,回味前面的篇章真的讓人感到惡寒。
吹毛求疵的話,最后的篇章“解釋全文”的意味太重,收束的有些著急,太坦白直球,讓人覺得真相的說服力差了一點(diǎn)
我們印象中日輕中的青春故事,大多都是在充滿未知與希望的青春期中,不斷探尋自我價值的過程。有些充滿了夢想,角色們閃亮的展現(xiàn)著自我;有些卻充滿了悲傷,在他人的陰影中笨拙的認(rèn)識自我。不管如何,這些充滿活力的青春故事,總是頗為有趣的,在結(jié)局時總是會看到主人公成長,對過程中的坎坷也感受到釋然。而不同于這些的充滿活力故事的傷痛青春文學(xué),也是在磕磕絆絆中地拼湊出充滿缺憾的“青春”。而本書,則是將本以破碎的”青春“拼湊好之后,再一次狠狠地徹底摧毀在讀者面前。這也正是本書最大的特點(diǎn),將“青春”徹底摧毀,這也可以窺見武田的勃勃野心,她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溫和的青春故事,用著依舊細(xì)膩的人物感情描寫,輕柔的筆調(diào),拋出“倘若自己與對方的“喜歡”在重量上無法對等,又該如何”的詰問,通過一場無意義的作秀自殺來敲擊讀者的神經(jīng)。 “妄圖證明對等的存在,殊不知一切都只是自己的一廂情愿”。
少女從樓頂一躍而下,可那又怎樣?

那天,朱音跳樓了。有人拍下她跳樓的瞬間,上傳網(wǎng)路,引起軒然大波──眾人瘋傳影片,紛紛追問,她為什麼要跳樓?她遭到霸凌了嗎?她留下遺書了嗎?為了調(diào)查此事,學(xué)校緊急召集學(xué)生,進(jìn)行了問卷調(diào)查。
而那些乍看之下,彷彿若無其事的答案裡,卻隱藏著高中生看似老實(shí)乖巧的面具之下的真正模樣。圍繞著朱音的死,少年少女之間波濤洶湧的暗流,憤怒、嫉妒、怨恨一一浮現(xiàn),扭曲的青春的真相即將曝光……
青春不總是明亮的,青春不總是快樂的,有光的地方就有陰影,快樂自然也伴隨著苦痛;
致鬱系青春小說,誕生!
——獨(dú)步文化引進(jìn)出版的劇情簡介

本文首發(fā)于個人博客
個人博客:https://www.yuay.ac.cn/
博客原文:https://www.yuay.ac.cn/bookrevi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