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官遇見朱元璋,不認識朱元璋卻請他喝酒吃飯,結(jié)果被這樣回報
太祖胸中涌動自豪,長虹彎月運文韜。襟懷草莽英雄氣,欲與天公試比高。
說起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國古代封建帝王時期中,他絕對算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皇帝。
從一介貧民再到開國皇帝,朱元璋經(jīng)歷過許多的人間疾苦,更是親眼見到了無數(shù)的世態(tài)炎涼。
這也使得他在建立了大明朝后,對官吏進行了幾乎病態(tài)的整頓,更是讓朝中大臣人人自危。
昔日意氣風發(fā)的明太祖,晚年時已經(jīng)是一個無人交心的垂垂老者。可是一次偶遇,卻讓他結(jié)交到了一個忘年交。

一年的除夕之夜,一個小官遇見了朱元璋,不認識他還跟他喝酒,結(jié)果被這樣回報:官升十級,回故鄉(xiāng)當知府。
一、開國帝王可憐人
說起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不得不說一下他的慘痛遭遇。
世人皆知在朱元璋稱皇后對于貪官污吏的暴政,卻鮮有人知朱元璋在起義之前過得有多么地辛酸,甚至可以說,朱元璋之所以稱帝是被逼的。
朱元璋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nóng)戶家中,本名朱重八,本來一家人就生活得極為艱辛,偏偏在他十五歲的時候趕上旱災(zāi),這讓他們一家更加雪上加霜。
朱元璋十六歲時,家鄉(xiāng)又發(fā)生了瘟疫與蝗災(zāi),由于官府的救濟不及時,他的父母與大哥先后病逝,而他只能與二哥二嫂分開謀生。

朱元璋先后當過和尚和乞丐,在經(jīng)歷過世態(tài)炎涼之后,最終無奈地加入起義軍,只是為了謀得一頓飽飯。
可沒承想,朱元璋在起義軍中表現(xiàn)得十分勇武,軍職一升再升,勢力一再擴大,手下的能臣謀士也越聚越多,最后甚至一統(tǒng)了天下,建立了大明朝,而建立了明朝之后,朱元璋所作所為可圈可點。
作為一代明主,朱元璋下令農(nóng)民歸耕,大力督促生產(chǎn),促進國家經(jīng)濟建設(shè),更是將之前的奴婢釋放,減輕賦稅嚴查貪官與民休養(yǎng)生息,同時還推行孝行天下的方針,建立了獨特的明朝文化。
作為一代暴君,朱元璋修改律法,加入了多項罪責,更是發(fā)明了許多殘酷的刑罰,讓獲罪之人凄慘無比,更是將昔日與自己共同上陣殺敵的兄弟們弄得分崩離析。

結(jié)果,在朱元璋晚年的時候,身邊連一個信得過的人都沒有,雖然坐擁天下,但是卻無一人能夠互訴衷腸,儼然是另一種的孤苦伶仃。
二、除夕夜外出散步,偶遇“忘年交”
朱元璋七十歲時,身邊早已無一人可信。
滿朝文武對他是又敬又畏,雖然對他禮數(shù)有加,但卻無一人敢與他交心,而后宮中的皇子皇孫們都在窺斂他的皇位。
平日里阿諛奉承不在少數(shù),但能與他談?wù)撔穆暤膮s幾乎沒有。
朱元璋深知如今的現(xiàn)狀都是他曾經(jīng)一手造成的,因此他心中只有無奈,卻并沒有怨恨。

除夕夜當天,朱元璋看著前來為他請安的滿朝文武,他的心中說不出的顧忌。酒宴間大臣們推杯換盞,一一上前為朱元璋送上祝福,朱元璋品嘗著杯中的美酒,看著桌案上名貴、豐盛的各種美味佳肴,忽然間就覺得食之乏味了。
他不自覺地想起了那些當年與他一同上陣殺敵的兄弟們,回想起那段縱然沒有好酒好菜,但是卻能無話不談的歡樂時光,他心中頓時五味雜全。
于是,他決定換上便裝出宮走走散心。
當夜正值除夕,街上冷清異常,就連平日里喧鬧的酒樓,今夜都鴉雀無聲。

不知不覺間,朱元璋走到了六部衙門,忽聽吏部之中傳來唱曲的聲音,好奇之下朱元璋便打算進去看看。
進去之后,發(fā)現(xiàn)一個身穿官服之人,正在一個人喝酒唱曲,桌子上還擺放著三兩盤小菜。
此時那名官員也看到了朱元璋,因為官銜原因,這個官員并未見過朱元璋的真容,此時也只是把他當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孤寡老人,官員心生憐憫之下便邀請朱元璋共同飲酒,還特意又備了兩三個小菜。
朱元璋幾番推脫,奈何盛情難卻,便與這個官員同坐一桌,喝起了。

詳談之下得知,這個官員只是吏部之中的一個無品無級的小官,因為除夕夜其他人都與家人回家團聚,擔心吏部無人值守的他,怕皇帝得知后怪罪,便主動請纓留下來值班。
剛才只是回想起家中的一人在家孤獨過節(jié),心中百感交集之下,才唱起了小曲,排解心中的相思之情。
朱元璋聽完這個小官的述說,頓時感覺他是一個既有責任又重孝道的人。
在朱元璋的眼中,重孝道的人都不會壞到哪里去,他又主動請纓,在除夕夜值班,這更能說明了他對國家的忠心。
于是,他便對這個小官心生好感,不自覺之間也與他攀談了起來,兩個人就這樣成為了忘年交。

酒過三巡,朱元璋便要起身回宮,小官為其送行,臨別之際朱元璋意味深長地跟那個小官說,你我有緣,我們明天應(yīng)該還會見面。
彼時,那個小官只當成是這位可憐的老人酒醉后說的醉話,因而也并未放在心上。
三、越級升官連升十級
那個小官雖然沒有把朱元璋的話放在心上,但是君無戲言,朱元璋可沒認為自己只是開了個玩笑。
第二天一早,朱元璋接受完百官的拜賀之后,便要吏部官員將昨日值班的那個小官叫入宮中。

當那個小官看到朱元璋后大為心驚,想起昨天他對朱元璋的種種不敬,連忙跪倒在地磕頭求饒。
朱元璋看到這個小官如此作態(tài),心中不免有些好笑,暗道自己把官員們管制得有些過于嚴苛了。
于是,他連忙安慰那個小官,更將昨日之事講述給了在場的眾位大臣,并對這個小官的孝道以及責任性給予表彰,更是將其官位連升十級,調(diào)回故鄉(xiāng)擔任知府。
朱元璋的這個調(diào)令無疑是違背了他自己所創(chuàng)立的制度,那個小官也覺得受寵若驚,連連推脫,可圣命,在他推脫無效后只能領(lǐng)旨謝恩。

回到家鄉(xiāng)擔任知府后,那個小官更是勤政愛民,創(chuàng)下了極好的口碑,深受百姓愛戴,因此這一事情也被百姓們當成了一段佳話,流傳千古。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zhuǎn)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guān)注天天,關(guān)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