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遲遲不定下黛玉婚事?眾人都被迷惑了,只有黛玉最先看出真相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都t樓夢》
在拜讀名作《紅樓夢》的時候,相信很多人在感慨其所描述的封建家族的興衰的同時,也同樣惋惜于里面的一對“悲劇人物”——賈寶玉和林黛玉。
作者對于二人的描寫可以說是書中難得的一段感情線,早在一開始的“含玉出生”,到后來的“吃茶事件”,書中的許多描述都為二人之間的姻緣埋下了伏筆。
然而,讓諸多讀者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段“木石姻緣”最終還是沒能有一個圓滿的結局,最終賈寶玉還是被人騙著娶了薛寶釵,變成了“金玉良緣”。

若要論起當中最為清醒的人物,竟然是作為其中主角之一的林黛玉。
而早在府中的人都認定寶二爺早晚要娶她的時候,她就看出了賈母遲遲不促成木石姻緣的真相,也看到了這段姻緣的悲劇結局。
一、看似受認可的姻緣
在《紅樓夢》當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婚姻問題是一部分主線,而要是討論這一問題,那必然繞不開一個關鍵人物——賈母。
在這件事上,賈母可以說是最具話語權的人,無論是賈寶玉的父母還是府上的其他人都無法左右賈母的態(tài)度:她想要讓賈寶玉娶誰,賈寶玉都要乖乖聽話。

或許有人會疑惑,古代難道不是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嗎?賈寶玉的婚事應當由其父母做主才對!
其實,通常情況下確實如此,然而賈府的情況卻略顯特殊。
由于賈寶玉是賈母最為寵愛的孫子,所以她不可能不插手賈寶玉的婚事,而且賈寶玉的父親賈政是個唯母命是從的人,自然也就不會反對賈母插手賈寶玉的婚事。
由此看來,賈母的態(tài)度就決定了賈寶玉未來是否會和林黛玉成婚,而縱觀書中的許多描述,讀者們都能夠明顯地感知到,其是贊同這段姻緣的。

畢竟,連作為“人精”的王熙鳳都曾經調侃過林黛玉吃了她的媳婦茶,以后要給她當媳婦。要知道,要是沒有賈母的態(tài)度在,一向精明的王熙鳳是絕對不敢說出這樣的話的。
在王熙鳳之后,也有很多人表露過對二人會成婚的確信。例如說:書中的第57回,作為林黛玉貼身丫鬟的紫鵑就曾經勸過林黛玉,要趁著賈母身體還硬朗的時候,早日把婚事定下來。
試問如果不是看到了賈母平日里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一個丫鬟又怎么敢說出這樣的話呢?
此外,薛姨娘的態(tài)度也證實了這一點,她曾表示過愿意給二人做媒,去跟老太太說,并且還說過,她出的這個主意一定能讓老太太滿意。

可見,賈母對這段姻緣的認可,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那么為什么最后二人沒能在一起呢?
二、黛玉最先看出真相
不得不說,書中描寫的林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非常貼切,在關于二人姻緣的這件事上,眾人都被賈母的態(tài)度所迷惑住,只有林黛玉一人早早看出了真相。
在書中劇情尚未走到一半的時候,林黛玉發(fā)現自己和賈寶玉之間的想法會產生高度一致,不禁為二人之間堪稱知己而開心。
可與此同時,她又忍不住產生了憂愁之心。

那個時候的林黛玉心中想的是:自己父母早亡,在賈府中寄人籬下,雖說在外人眼中自己依然是尊貴的表小姐,但是她素日里是如何將“謹言慎行”這幾個字做到極致,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
除了家世背景不夠格,她身體也不好,拖著一副仿佛下一秒就會油盡燈枯的身體,即使二人真的視彼此為知己,甚至更進一步,有朝一日賈家真的能同意二人在一起,她又能陪賈寶玉到幾時呢?
每每想到這些問題,林黛玉都忍不住掉眼淚,偏偏身邊的人察覺不到,常常拿姻緣來調侃二人。
人們殊不知這根本無法讓林黛玉開心起來,反倒像是在用刀子割她的心一般,讓她更為憂愁。

后來,賈寶玉給了林黛玉一方帕子,隱晦表達了自己的愛意,林黛玉雖然很是開心和滿足,但心中的擔憂更甚,因為她知道,在這個一切以家族利益至上的時代,愛情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無論她與賈寶玉之間多么相愛,在賈家眼看著要衰敗之際,賈母都不可能成全二人。畢竟,賈母但凡想讓賈家延續(xù)下去,就應當讓賈寶玉娶了家大業(yè)大且聰明能干的薛寶釵。
三、封建時代的悲劇
事情果然如林黛玉所料,一方面,賈母遲遲不明確態(tài)度,讓許多人仍然堅信著二人會在一起;而另一方面,她卻已經開始有了別的心思,讓人要了薛寶釵的生辰八字,有了想要讓賈家和薛家聯(lián)姻的意思。

最后故事的結局也和林黛玉想的一樣,賈母并沒有因為對賈寶玉的疼愛而成全他的愛情,也沒有因為對林黛玉這個外孫女的心疼而許諾給她一個好的未來。
最終,她還是站在了家族利益這一邊,選擇了犧牲二人的幸福來讓賈家存續(xù)下去。
這樣的結局讓很多讀者都很是心酸和遺憾,眼看著兩個相愛的人被活生生拆散,相信每個人心中的不好受。
可在惋惜的同時,讀者們心中都忍不住誕生了一個想法,那就是二人之間的悲劇絕不是無端誕生的,是封建時代造就了這個悲劇。
讀者們能產生這一想法,就不得不感慨作者曹雪芹的高明了。

他將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性格描述的與當時的封建背景格格不入,讓二人在眾人眼中如同“怪人”一樣存在。
殊不知,他們所代表的是作者對那個時代的看法和態(tài)度,而二人最終的悲劇結局也暗示了在封建制度和封建大家族的束縛之下,這樣具有反封建精神的人物和愛情是為社會所不容的。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注天天,關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