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誅呂”立下大功的齊王劉肥諸子為什么沒有當(dāng)上皇帝?
本鬼在前文《西漢齊王劉肥的兒子們?nèi)绾纬蔀闈h文帝登基的“墊腳石”?》中提到,齊王劉肥的兒子劉襄、劉章、劉興居為“誅呂”立了大功。但劉肥的三個兒子沒有當(dāng)上皇帝,成了漢文帝登基的“墊腳石”。那么齊王劉肥諸子為什么沒有當(dāng)上皇帝呢?本鬼接下來說說一家之言。

根據(jù)《史記》的記載,劉肥諸子沒有當(dāng)上皇帝的直接原因是瑯琊王劉澤(劉邦族弟)指出:劉襄的姥姥家是強勢外戚,立齊王劉襄為皇帝可能出現(xiàn)“第二個呂后”(瑯邪王及大臣曰:“齊王母家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fù)為呂氏也)。

單從表面上看,劉襄兄弟沒當(dāng)上皇帝的原因是劉襄的舅舅駟鈞強勢,大臣們擔(dān)心出現(xiàn)“第二個呂氏集團”。不過本鬼個人認為:除了漢朝中央的大臣們擔(dān)心出現(xiàn)“第二個呂氏集團”以外,瑯琊王劉澤這番話其實還反映出了齊王劉肥諸子(如劉襄)沒當(dāng)上皇帝的兩個更重要的原因:

第一,劉澤是西漢當(dāng)時年齡最大、輩分最高的劉姓諸侯王,也是除了齊王三子外,唯一參加“誅呂”的劉姓宗室。連劉澤都反對齊王當(dāng)皇帝,可見齊王一系在同姓諸侯王中是被孤立了。在功臣集團不支持、呂氏外戚全滅的情況下,失去同姓諸侯王支持的齊王自然當(dāng)不上皇帝。

第二,外戚的權(quán)力來源于皇權(quán),呂后專權(quán)的最大依仗就是漢高帝皇后和漢惠帝生母這兩個身份。這兩個與皇權(quán)綁定的身份被呂后帶進陵寢后,呂氏外戚很快就滅亡了。正因如此,西漢中央的大臣們(主要是功臣)表面上是討厭劉喜的外戚,倒不如說是忌憚齊王一系的強大。

呂氏外戚滅亡后,西漢中央大權(quán)基本被功臣集團控制。再加上劉姓諸侯王大多不支持齊王一系,劉肥的三個兒子也不團結(jié),為“誅呂”立下大功的齊王劉肥諸子最后沒有當(dāng)上皇帝,至于所謂的“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不過是借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