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烏沖突的一張照片說起:BTR-D傘兵運輸車 魔改生涯同樣精彩
近日,俄烏武裝沖突前線拍攝的一張照片成為了熱門話題。

照片中出現(xiàn)了一輛蘇聯(lián)時代裝備的BTR-D傘兵運輸車,特別的是,它的車體前部和后部各安裝了一門2B9“矢車菊”速射迫擊炮。這樣的武器配置讓這輛火力并不強的裝甲車輛顯得“武德充沛”,但很多人也質(zhì)疑這樣的過度改裝,能否發(fā)揮出理想的戰(zhàn)斗力。

BTR-D是一種履帶式裝甲運兵車,1974年開始裝備蘇軍,主要在空降部隊服役。目前,俄羅斯軍隊裝備了500多輛BTR-D,與之相比,白俄羅斯的22輛、摩爾多瓦的44輛、烏茲別克斯坦的50輛顯得不值一提。

BTR-D以BMD-1空降戰(zhàn)車為基礎進行改進,加長了車體,為此兩側各增加了一個負重輪。此前安裝73mm低壓滑膛炮的炮塔被取消,為容納更多傘兵騰出空間。同時,將發(fā)動機改到后部,改善該車的縱向平衡性。

該車最多可以運送12名士兵,載員通過車頂后部的艙口出入。車頭兩側各安裝一挺PKT坦克機槍(背帶2000發(fā)),閱兵時將其裝到車體前方的艙口處,顯得非常威風。

為了便于空運和傘降,BTR-D采用了鋁合金焊接車體,重量非常輕,只能防御輕武器射擊和炮彈破片。除了車體前部的兩挺PKT機槍之外,車體側面還有多個射擊口,傘兵可以使用個人武器進行射擊。

該車配備一臺240馬力5D20 V6柴油發(fā)動機,公路最高速度62千米/小時。BTR-D可以浮渡,浮渡時通過車尾兩個噴水推進器前進。

BTR-D還作為其他衍生車輛的底盤,這些衍生型號可以攜帶各種武器和特殊裝備,其中一些安裝了炮塔:
1B119炮兵指揮車
BTR-RD反坦克導彈發(fā)射車,配備9K111“競賽”或9K113“風暴”反坦克導彈
BTR-ZD自行高炮,安裝一門雙管23mm高射炮
BMD-1KSh指揮車
BMD-KShM指揮車
2S9“諾娜S”120mm自行迫擊炮
BREM-D裝甲搶修車?

BTR-D傘兵運輸車性能參數(shù):
車組:1人(駕駛員)
載員:12人
戰(zhàn)斗全重:8噸
長度:5.88米
寬度:2.63米
高度:2米
武器:2挺PKT機槍
發(fā)動機功率:240馬力
最高速度:62千米/小時
水上速度:10千米/小時
行駛里程:500千米
爬坡:60%
側傾:30%
越矮墻:0.7米
越壕溝:2米

說到BTR-D傘兵運輸車,做模型的朋友可能都對這張BTR-ZD自行高炮的封繪印象深刻。所謂的BTR-ZD其實就是在BTR-D的車頂,安裝了一門ZU-23-2型23mm雙管高射炮。安裝位置還有靠近前部和靠近后部的兩種方式。其實,這張封繪是畫家用兩張照片拼接而成的。

首先是BTR-ZD本身,采用了這張照片,除了沒有兩名士兵,其余都保持了原狀,可謂完全復刻。

而背景中的米-26重型直升機,則來自于幾乎同時拍攝的另一張照片。畫家分別選取了兩張照片中的精華部分,在自己的畫作中既展現(xiàn)出霸氣側漏的BTR-ZD,又描繪了米-26卸載烏拉爾軍用卡車的瞬間,可謂用心良苦。同時,我們也可以知道,一些模型封繪的素材還是來源于真實照片,這樣可以讓畫家更好地掌握武器的細節(jié)和空間關系。從這方面講,那些憑空精確繪制武器裝備的畫家,只能用“大神”來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