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掉20萬噸瀝青,中國打造的舟岱大橋,能抵擋6級臺風

中國最新打造的舟岱大橋全長26公里,為了建造這一大橋,中國用掉了20萬噸瀝青,而這座使用大量瀝青作為橋面材料的橋梁,在面對6級臺風的時候絲毫不懼,難道說,中國在新式瀝青材料的研發(fā)上下了大量的功夫,讓這座使用瀝青橋面的橋梁能夠有效抵擋6級臺風?

盡管舟岱大橋的建造使用了多達20萬噸的瀝青,但這座橋梁能夠抵抗6級臺風的真正秘密并不在于瀝青上,而在于中國在建造這座大橋的時候高度運用了預制模塊自身的高強度,相比于一般的現(xiàn)澆混凝土,中國在建造舟岱大橋時使用的模塊化建造方式讓這座橋梁在被建造的過程中自身就有了一定的強度,哪怕在建設的過程中遭遇強大暗流又或者臺風的襲擊,最多也只能讓橋梁的建造被暫緩一段時間,哪怕狂風暴雨,也不可能在這座橋梁處于被建造狀態(tài)時,對其造成任何破壞。

盡管使用預制結構能讓舟岱大橋自身在建造過程當中就擁有足夠的強度應對風浪和暗流的襲擊,也同樣能使得大橋的建造速度得到加快,但想要使用模塊化的方式建造這座橋梁并不是這么容易的事情:由于單一模塊組件自身的質(zhì)量就已經(jīng)足夠大,所以,中國必須從打樁開始就下功夫,才能確保包括樁基,橋墩基礎等一系列水下部分能夠承受沉重橋墩模組,以及其上各類大型模塊安裝到位時對橋體自身產(chǎn)生的巨大沖擊。
為了能給這座大橋打好基礎,中國專門將全國僅有的十幾艘重型打樁船全部調(diào)撥到舟岱大橋的建設工地上,借助這些重型打樁船的力量,將一百多米長度的整體式大型鋼管樁挨個打入海底,從而確保舟岱大橋有著相對穩(wěn)定的根基,這讓舟岱大橋的基礎能夠承受其后續(xù)施工建造過程當中超大型懸掛式架橋機,以及架橋機運送過來各類零部件的持續(xù)重壓,也因為中國在建造這一橋梁時從樁基開始確保其建設質(zhì)量,以及橋梁各模塊以及其連接處的強度,中國在建造舟岱大橋的時候才無須向外征收額外的施工用地,僅僅借助大型架橋機,就順利完成了所有橋墩立柱、橋體箱梁和橋面的鋪設工作,最終在不影響周邊民眾的前提下,實現(xiàn)了舟岱大橋主體的絕大部分建設工作。

但這并不是舟岱大橋建造的全部,中國在建造這座大橋的時候特意提到了專門使用了20萬噸瀝青為這條橋梁鋪設道路,是因為他們可以將這20萬噸瀝青鋪成平整度每4米不超過2毫米誤差的基本水平平面,如果舟岱大橋自身的結構強度允許,這條橋梁的平整度甚至還可以讓它在必要的時候當作飛機的跑道來使用,因為現(xiàn)今舟岱大橋的路面標準,已經(jīng)達到了可以作為飛機跑道來使用的程度了。
也就因為中國在進行大橋建設時的精益求精,哪怕只是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已經(jīng)被造好的舟岱大橋也有著簡單過硬的質(zhì)量,在中國同樣會為了確保大橋的正常運作而對其進行良好維護的前提下,這座橋梁會為中國未來的經(jīng)濟發(fā)展作出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