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年前,那個在美國受盡屈辱的清朝外交官,選擇了自殺

弱國無外交!
中國的外交官,可以屈辱到怎樣的地步?
最近,毒叔李星文對話《覺醒年代》導(dǎo)演張永新,其中講到一個令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故事:
1903年,一名清朝駐美外交官,無緣無故被警察像拴狗繩一樣把辮子拴在墻上,然后毆打。
堂堂中國的外交官,就像狗一樣被奚落侮辱,被洋人們圍觀。
后來,這個外交官自盡了。
最為可悲的是,這并不僅僅是個故事,這是真實的歷史。
“堂堂華夏,不恥于列邦,被輕于異族”,就連外交官都可以被肆意凌辱。
1
張永新之所以會講述清朝外交官的故事,是為了讓演員能夠共情,感受到那種國破山河在的悲憤。
前段時間熱播的《覺醒年代》里,最令人心酸悲憤的戲份,莫過于“巴黎和會,三位外交官求告無門”那場戲。
中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勝國,非但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尊重,反而成為被分贓的對象。
為了能夠保住山東,三名中國外交官放下自尊,將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列強能夠大發(fā)慈悲,憐憫中國。

他們分別求見了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孟梭,無一例外,全部都吃了“閉門羹”。
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卑微地哀求那些高鼻深目的洋人,一定要把文件送給他們的總統(tǒng)、總理看一看,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喊他們過來。
“今天晚上我們會徹夜守在電話機旁……”

中國外交官苦苦等了一夜,電話并沒有響起。
列強們已經(jīng)分贓完畢,誰會憐憫中國呢?外交官流再多的眼淚,也只會引來他們的恥笑而已。
每一個中國觀眾,看到這部戲份,都會覺得胸腔悶疼。
那些被迫卑躬屈膝的中國外交官,他們本是那個年代的精英人物,如果生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也一定可以叱咤風(fēng)云。
可是偏偏,卻生在了亂世的中國,不得不低下自己的頭顱。
國家貧弱,最優(yōu)秀的人才也只能“虛負(fù)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而在這場戲拍攝之前,作為導(dǎo)演的張永新,感到非??鄲赖囊患虑槭牵?/p>
怎樣才能讓演員感受到作為弱國外交官的屈辱和悲愴?
最能迅速打動人心的,往往是故事。
張永新為了啟發(fā)演員,講述了一件發(fā)生在1903年的外交屈辱。
2
“堂堂中國,受此侮辱,天理何容!”
這是梁啟超在1903年發(fā)出的怒吼。

● 梁啟超
他之所以這么憤怒,是因為此時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中國的國家尊嚴(yán)被按在地上摩擦。
而受害者,就是那位名叫譚錦鏞的中國外交官。
譚錦鏞并不是當(dāng)時的清政府駐美公使,而是當(dāng)時的駐美公使館陸軍武官。
他習(xí)得一身好武藝,因此深受駐美公使梁誠信任。
平時在處理公務(wù)之余,譚錦鏞也依然勤學(xué)苦練,功夫愈發(fā)精湛。
卻未曾想,這一身好功夫反而成了他的催命符。
1903年8月的一天晚上,譚錦鏞走在回使館的路上。
因為扎著辮子,他引來不少人的注視。
在那個年代的舊金山,除了極少數(shù)革命黨剪去了發(fā)辮,大部分華人都還留著辮子,畢竟大清帝國還沒有土崩瓦解。

可以說,辮子就是“中國人”的象征。
這時候,譚錦鏞突然聽到有人用英語罵了一句“中國人,黃皮膚的豬!”
他抬頭一看,竟然是一個身穿警服的美國警察。
在人家的地盤上,譚錦鏞強壓怒火,試圖和他講道理:“請你自重,中國人也是人!”
沒想到,這個警察非但沒有停止戲弄,反而指著他的長辮子說是豬尾巴,還挑釁地捏住了譚錦鏞的下巴,伸手就是一個響亮的耳光。
譚錦鏞忍無可忍。
他果斷出手,一招就把這個蠻橫的美國警察撂翻在地。
然而,這名警察迅速吹響警哨,附近的警察都迅速趕了過來。
譚錦鏞的災(zāi)難開始了。
3
這位可憐的中國外交官,本以為那名美國警察只不過是素質(zhì)差,他的同僚們總是講道理的吧?
可是,當(dāng)他一五一十地把整個事情的經(jīng)過向其他警察說完的時候,換來的卻是嘲諷。
譚錦鏞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我是中國駐美公使武官?!?/strong>
換來的,卻是警察們的群毆。帶頭打他的人說,管你是什么武官,只要是黃皮豬就都該打。
譚錦鏞哪怕武藝再高強,也是“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此時打他的是一群身強力壯的美國警察。

毆打之后,警察們還是不愿意善罷甘休。
他們把譚錦鏞綁在了大橋的欄桿上,辮子也被揪出來,像拴狗繩一樣拴在橋上。
大橋上人來人往,美國人像看猴子一樣看著他,不時指指點點,發(fā)出哄笑。
直到深夜,譚錦鏞才被帶到了警察局。“只要是中國人就得挨打!”在警察局他再次聽到了這句蠻橫的話。
當(dāng)?shù)匾粋€華裔商人,目睹了譚錦鏞的遭遇。
他連夜活動,在天亮之后出了重金將譚錦鏞從警察局贖出來。
譚錦鏞回到使館之后,駐美使館出面,要求警方道歉。
但是,美國毫無歉意,甚至不愿意處罰肇事者。
是啊,在美國人眼里,中國是不值得尊重的弱國,中國的外交官自然也可以隨意輕賤。
在弱肉強食的理論驅(qū)使下,他們甚至不會有任何道德上的愧疚感。
譚錦鏞走出使館,在舊金山的大橋跳水自盡。
那位花費巨資把他贖出來的華裔商人,靜靜地看著他跳下去,沒有出手阻攔。
國家已經(jīng)到了如此地步,赴死似乎也是可以理解了。
4
“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fā)同中國談話?!?/strong>
118年之后,中美交鋒的會議桌上,楊潔篪擲地有聲。

● 中美會議現(xiàn)場
這位被西方稱為“楊老虎“的外交官,與美國打了多年的交道,此時終于可以直抒胸臆。
如今,中國的外交官們底氣十足,敢怒敢言。這背后,是祖國的強大。
一百多年的歲月里,在國家最狼狽的時刻,我們的國家始終被那些最勇敢的人托舉著,李達、何叔衡、陳獨秀、李大釗,陳延年……
而在當(dāng)今這個時代,仍然有國家遭遇著我們曾經(jīng)遭遇的一切。
弱者是沒有談判權(quán)的。
2018年,敘利亞外交官賈法里的照片刷屏網(wǎng)絡(luò)。
照片中,賈法里悵然獨坐,無奈又無助。敘利亞哪怕有再多的委屈,也都只能硬生生吞下去。
去年,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在白宮的照片引發(fā)熱議。

照片中,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高高在上,坐在寬闊氣派的大桌子后,而同樣身為總統(tǒng)的武契奇,卻屈身于特朗普身側(cè)的小桌子上。
身材高大的武契奇,像一個小學(xué)生一樣坐在小椅子上。
塞爾維亞是小國,在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面前,并沒有多少談判權(quán)。
想要為國家爭取利益,就只能通過好言好語,求得大國的高抬貴手。
并不奢求強國能夠雪中送炭,但是至少不要雪上加霜。
我們在唏噓不已的同時,也忍不住慶幸:幸好我們有那么多舍生忘死的先輩。

● 《覺醒年代》劇照
陳喬年烈士,是陳獨秀的次子。他在犧牲前曾經(jīng)笑著說:“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
犧牲的時候,他才26歲。
今天的中國,不會再有譚錦鏞那樣的悲?。?/p>
今天的中國,也應(yīng)該記住那些披荊斬棘的先輩。
曾經(jīng)的覺醒年代,換來的是今天的盛世中國。
點個【贊】+【在看】吧,為無數(shù)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也為今天的盛世中國!文/顧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