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爆火的MBTI測試是怎么欺騙你的?

準確還是錯覺?剖析MBTI測試的謊言與真相
主講:普洛扎克Prozac
整理:莫得感情的水桶
- 十六型人格測試(MBTI測試):由美國作家邁爾斯及其母依據心理學家榮格的理論制定的人格理論模型

萬惡之源
邁爾斯在進入大學之前一直在家接受教育,大學時主修政治學,生平主要的著述就是MBTI及一部融入該要素的懸疑小說作品

邁爾斯留影
MBTI將人按照四個指標,即性格外向或內向、重視直覺或感受、行為感性或理性、嚴謹遵守規(guī)則或追求自由放松的狀態(tài)排列組合,分出16種人格
這樣的測試本身便是一種欺詐,以下將從三點說明它的不靠譜程度:
1.被忽視的中位數(shù)
MBTI測試中經常能夠看到“盡量不要選擇‘中立’的答案”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中立選項無法歸類受測試者的人格成分
以這種邏輯選出的答案會讓測試結果更加清晰,哪怕對兩種極端的答案都無感,在暗示的選擇之下也能強行歸納受測試者的屬性,讓受測試者在該邏輯中找到自己的坐標
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受測試者在測試中得到了模棱兩可的評價
處于中間點的人群會在MBTI測試當中被忽略掉,但測試有誤差,強行貼標簽的后果便是一個人身上較少出現(xiàn)的特質被切割掉與自己無關,無論這個特質的指數(shù)是49%還是1%
2.與其依賴測試,不如好好做自己
大多數(shù)測試者做MBTI測試的理由是“為了了解自己”,這也是個很大很重要的命題,但并不是一個測試就能得到萬無一失的答案
一個人是可以有比較清晰的自我認知的,但MBTI不可能將一個人身上全部的特點都點出來,人的復雜性不是簡單粗暴就能定義的
MBTI沒有負面的測試結果,單憑這一點就能斷定它并不準確
要弄明白自己是誰,還是好好問問自己比較靠譜(實在不行就問問神奇海螺),而不是掉進一個測試畫的大餅里被忽悠得自動對號入座

人人反對貼標簽,人人卻都樂意被貼標簽
3.新時代的星座?
MBTI與星座有很多相似之處:給人貼標簽,然后用人皆有之的幾個性格來斷定一個人究竟如何,最后再讓人對標簽產生歸屬感
兩者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星座無法選擇,MBTI可以自己選擇
出生日期無法決定,而測試可以按照“你想要”“你選擇”的東西作答,卻能變成理想中的模樣,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標簽,然后躲進虛構的人格觀里收獲快樂,享受極化帶來的群體歸屬感,忘記自己到底是誰
星座不可怕,絕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是封建迷信,隨便看看圖一樂就好
比封建迷信更可怕的往往是打著科學的名義坑蒙拐騙
適度娛樂可以,萬不可把這些東西當真
隨手整理,如果能幫到大家就太好了|? ω ? )
看過筆記后別忘記給主播點個關注+一鍵三連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