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本也不愿意”,美國或放棄在亞太部署陸基中程導彈

作者:刺客
東部戰(zhàn)區(qū)5日發(fā)布消息稱,海軍新聞發(fā)言人當天表示,日前,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編隊在西太平洋海域進行實戰(zhàn)化演練。這是海軍根據年度工作計劃組織的一次例行性訓練,旨在提高履行使命能力,符合國際法和國際實踐。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遼寧號航母編隊穿過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的同一時間,有消息稱美國林肯號航母也在西太附近海域活動。在得知中國航母編隊出現(xiàn)在西太海域之后,美國海軍又匆匆忙忙派出一艘兩棲攻擊艦奔赴該海域,給孤身只影的“林肯號”壯膽。
由此可見,中國海軍航母編隊現(xiàn)身西太海域,對美國所造成的心里震撼是不言而喻的。而就在遼寧號航母編隊在西太海域進行演練的同時,東部戰(zhàn)區(qū)某護衛(wèi)艦支隊的艦艇,也出現(xiàn)在東海海域進行實戰(zhàn)化演練。在美日互相勾結大搞“以臺制華”陰謀之際,中國這一連串軍事大動作,劍指的目標是誰,美國必須心知肚明。
近期,美國對華動作不斷,美英舉行“最高級別”會議,議題就是鼓動北約插手臺海事務。美國防長奧斯汀3日與到訪美國的日本防相岸信夫舉行會談,涉及內容無非就是俄烏沖突和中國問題。美國務卿布林肯也將在國會發(fā)表演講,內容就是“概述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
所以,在美國反華動作不斷的敏感時刻,中國海軍同時在東海和西太舉行演練,更像是具有某種針對性的動作。中國此舉,為的就是向某些心懷不軌的外部勢力,展示中國軍隊履行使命的能力和決心。
令外界大感意外的是,就在中美航母同時現(xiàn)身西太之際,布林肯卻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了?!稉A爾街日報》報道,拜登就任總統(tǒng)已經超過18個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定于周四發(fā)表講話,闡述美國政府應對中國的計劃。不過,美國國務院周三下午稱,布林肯的新冠檢測呈陽性,周四的演講將被推遲。報道稱,當全球焦點主要集中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zhàn)爭上時,美國拜登政府準備再次向外界傳遞這樣的信息:美國眼中最大的地緣政治對手是中國,而不是俄羅斯。
不管布林肯確診的消息是真是假,但聯(lián)系之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一些遭遇,布林肯在關鍵時刻被確診的信息,變得有點詭異。眾所周知,佩洛西上月在訪臺前夕突然宣布被確診,因而不得不“推遲”其竄訪臺灣的行程。
不過,佩洛西的這一“推遲”就成為了永遠。她在“痊愈之后”,不再提及竄訪臺灣的事情,而是直接取道訪問基輔。有分析認為,佩洛西因為身份敏感,擔憂她的訪臺行程會給中美關系帶來危險變數(shù),所以華盛頓找了個借口取消其訪臺行程。
而布林肯這時候被確診,也是中美關系因美國屢屢挑釁而處于高度緊張之際。其在國會所發(fā)表的涉華“專題演講”,有外媒擔憂可能會給中美關系帶來更多危險因素。所以,不排除這一可能性:布林肯這時候“確診”,就跟佩洛西一樣,為其取消此次演講找借口。
這種推斷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近期,美國為避免中美緊張關系升級,作出了一些實質性舉措,例如撤銷對臺軍售項目等。另外,有關美軍在亞太地區(qū)部署中程導彈系統(tǒng)的問題上,華盛頓似乎也在打退堂鼓。美國蘭德公司安全委員會的一份新報告發(fā)現(xiàn),美國在亞洲永久部署地基中程導彈打擊中國的野心正在失敗,因為找不到一個愿意合作的伙伴,甚至日本也不愿意。
蘭德公司既然是白宮和五角大樓的“智囊”,其所發(fā)表的觀點,應該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華盛頓決策層的意見。但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蘭德公司發(fā)布這份報告之前,日本一些政客還在叫囂:“東京應該允許美國在日本部署中程導彈,用于對付中俄朝等周邊國家”。顯而易見,美國可能不是找不到部署中程導彈的盟友,而是不敢輕易在該問題上觸碰中國的底線。
美國近期所作出這些有利于緩解中美緊張關系的舉措,絕非是某種偶然的結果。相反,美國在臺海問題上屢屢挑釁中方底線,而中方所做出的反應,就是將航母直接開到西太平洋海域,與在相同海區(qū)活動的美軍航母展開無聲對話。
對美國決策者而言,在俄烏沖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一旦中美關系發(fā)生不測,他們縱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應對。所以說,美國近期的一些舉動,極有可能就是華盛頓為降低中美緊張關系,不得不做出的一種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