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定好鬧鐘,金星伴軒轅十四來啦!趕快準備下
2023年7月16日:今夜日落后,金星與軒轅十四的距離最近。金星沒有越過軒轅十四,而是好似與其相伴于夜空。
2015照片 金星,木星,
天文概要
有關(guān)金星作為夜空之星的概要
今日行星的預告:
破曉的天空

圖表說明——2023年7月16日:日出前,木星在東邊的天空。
日出前,兩顆明亮的行星——木星和土星,與剃刀般薄的新月掛在天空。別急著看月亮,先找找行星。

明亮的木星位于東南偏東地平線上方近40°的位置。它正在遙遠的白羊座前方緩慢地向東移動,比這個星座最亮的恒星婁宿三低了11.7°。9月4日,木星開始逆行。
通過一個雙筒望遠鏡,我們最多可以看到四顆最大的衛(wèi)星。今天早上,這四顆衛(wèi)星都在地球以東的方向。通過望遠鏡可以看到木星的云頂因行星的快速自轉(zhuǎn)而平行于赤道。明天早上,從美洲可以看到木星的大紅斑。

圖表說明——2023年7月16日:日出時分,土星位于南方天空。土星在南南西方位40°角的位置,亮度比木星暗淡些。即便如此,它也是今早最明亮的星體。

土星從寶瓶座前方緩緩穿過,逐漸遠離星場向西邊移去。此刻,它在羽林軍二十六右上方7°、λ Aqr右下方5.5°的位置上。透過望遠鏡,觀測者可以輕松地看到土星環(huán)及其投下的陰影。
8月27日,地球從土星和太陽之間穿過。土星于日落時分升起,午夜到達南方天空,日出時于西方落下。

圖片說明——2023年7月16日:在明亮的晨曦中,東北偏東方向,薄如蟬翼的月亮懸掛在低空中。這個早晨的月牙觀測更具挑戰(zhàn)性。日出前45分鐘,在東北偏東方向的地平線上僅6.0°才能看到它。月相照度不足2%。用雙筒望遠鏡,朝那個方向,找一個視野無礙的地方觀測。

美國中部夏令時間明天下午1:32,月亮將以新月月相出現(xiàn),然后進入夜空,加入到夜晚行星交通堵塞大軍中。
夜空

日落后三小時,在東南偏東方向可以看到土星。日落后約兩小時,土星便從東南偏東升起。一小時后,出現(xiàn)在在地平線上方約10°處。
日落后的時機,最適合繼續(xù)觀看西方天空中的行星混雜情況。經(jīng)歷三個夜晚之后,月亮就出現(xiàn)了。

相關(guān)知識
土星是位于木星外側(cè)離太陽第六遠同時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行星。它是一個巨大的氣體星球,平均半徑是地球的9.5倍,大小為地球的95倍但平均密度卻只有地球的1/8。
土星內(nèi)核被認為是由巖石組成,內(nèi)核被很厚的金屬氫包裹,中間層是液態(tài)氫和液態(tài)鋰,最外層是氣態(tài)氫,因為其大氣層最外部的氨結(jié)晶土星表面呈現(xiàn)淡黃色。土星的行星磁場被認為金屬氫層內(nèi)的電流產(chǎn)生的,弱于地球磁場,但因為土星更大,所以其磁矩是地球的582倍。土星的磁場強度是木星的1/20。土星的外大氣層雖然有些長期存在的特征,但其平平無奇缺少對比度。土星的風速可以達到每小時1800公里(每小時1100英里)。


金星(拉丁語:Venus,天文符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近太陽之行星,軌道公轉(zhuǎn)周期為224.7地球日,其無衛(wèi)星。在中國古代稱為太白、明星或大囂[5],另外早晨出現(xiàn)在東方稱啟明,日落出現(xiàn)在西方稱長庚[6]。據(jù)說,古人觀察太白為白色,白色于“五行”屬金,而命名為金星[7][8]。它的西文名稱源自羅馬神話的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Venus),古希臘人稱為阿佛洛狄忒,也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金星的天文符號用維納斯的梳妝鏡來表示。

它在夜空中的亮度僅次于月球,是第二亮的天然天體,視星等可以達到 -4.7等,足以照射出影子[9]。由于金星是在地球內(nèi)側(cè)的內(nèi)行星,它永遠不會遠離太陽運行:它的離日度最大值為47.8°。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它的大小、質(zhì)量、體積與到太陽的距離,均與地球相似,所以經(jīng)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然而,它在其它方面則明顯的與地球不同。它有著四顆類地行星中最濃厚的大氣層,其中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其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735?K(462?°C;863?°F),是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
金星沒有將碳吸收進入巖石的碳循環(huán),似乎也沒有任何有機生物來吸收生物量的碳。金星被一層高反射、不透明的硫酸云覆蓋著,阻擋了來自太空中,可能抵達表面的可見光。它在過去可能擁有海洋,并且外觀與地球極為相似[10][11],但是隨著失控的溫室效應(yīng)導致溫度上升而全部蒸發(fā)散失[12]。水最有可能因為缺乏行星磁場而受到光分解作用分解成氫和氧,而自由氫一直被太陽風吹離大氣層并逃逸,掃進星際空間?[13]。金星表面是干燥的荒漠景觀,點綴著定期被火山刷新的巖石。
BY:Jeffrey L. Hunt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guān)內(nèi)容侵權(quán),請在作品發(fā)布后聯(lián)系作者刪除
轉(zhuǎn)載還請取得授權(quán),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