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晁蓋在曾頭市一戰(zhàn)中的問題
這里只談涉及戰(zhàn)爭準備以及指揮的部分,在整個曾頭市一戰(zhàn)中,晁蓋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非常地急躁,從60回曾頭市故事開始到晁蓋中箭,晁蓋“怒”的描寫就有四處(聽戴宗回報曾頭市情況一怒,點兵馬時二怒,第一日廝殺時一怒,第二日廝殺時一怒),不過光是“怒”也說明不了什么,兩軍交戰(zhàn)時各種“大怒”也不在少數(shù),但第二日收兵后晁蓋的表現(xiàn)卻很有問題:
“晁蓋回到寨中,心中甚憂?!奔词故橇譀_等將領勸解晁蓋,晁蓋仍然是:“只是郁郁不樂,在寨內(nèi)一連了三日,每日搦戰(zhàn),曾頭市上并不曾見一個”。晁蓋“郁郁不樂”的原因可能是兩個:
1.仗打輸了。
2.仗沒打贏,即曾頭市還在。
從原文中眾將勸慰的話來看,晁蓋一開始“心中甚憂”應當接近原因1,但事實上梁山這一戰(zhàn)算不上輸,但晁蓋仍然是“郁郁不樂”,這種心態(tài)就有點問題了。結(jié)合原著兩個和尚來晁蓋寨里投拜時,晁蓋與林沖的這段對話,林沖諫道:“哥哥休得聽信,其中莫非有詐?!焙蜕械溃骸靶∩莻€出家人, 怎敢妄語?久聞梁山泊行仁義之道,所過之處,并不擾民,因此特來拜投,如何故 來掇賺將軍?況兼曾家未必贏得頭領大軍,何故相疑?”晁蓋道:“兄弟休生疑心, 誤了大事。今晚我自去走一遭。”林沖道:“哥哥休去,我等分一半人馬去劫寨, 哥哥在外面接應?!标松w道:“我不自去,誰肯向前?你可留一半軍馬在外接應?!笨梢钥闯鲫松w急著取勝蕩平曾頭市,甚至有一戰(zhàn)蕩平曾頭市的想法。而在實際戰(zhàn)斗中,晁蓋似乎都談不上什么“指揮”,第一天只有雙方將領交戰(zhàn),第二天曾頭市兵馬在混戰(zhàn)中后撤回村,梁山這邊因為“見路途不好”而收兵的是林沖,在兩個和尚來晁蓋大營時,晁蓋也是毫無疑心,仍然是林沖提出了正確意見,如果不是林沖建議分兵一半接應,可能損失會更大。
到此,不妨在看看晁蓋出兵前的表現(xiàn):晁蓋點那二十個頭領:林沖、呼延灼、徐寧、穆弘、劉唐、張橫、阮小二、阮 小五、阮小七、楊雄、石秀、孫立、黃信、杜遷、宋萬、燕順、鄧飛、歐鵬、楊林、 白勝,共是二十個頭領,部領三軍人馬下山,征進曾頭市。宋江與吳用、公孫勝眾 頭領,就山下金沙灘餞行。飲酒之間,忽起一陣狂風,正把晁蓋新制的認軍旗,半 腰吹折。眾人見了,盡皆失色。吳學究諫道:“此乃不祥之兆,兄長改日出軍?!?宋江勸道:“哥哥方才出軍,風吹折認旗,于軍不利;不若停待幾時,卻去和那廝 理會。”晁蓋道:“天地風云,何足為怪?趁此春暖之時,不去拿他,直待養(yǎng)成那 廝氣勢,卻去進兵,那時遲了。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宋江那里別 拗得住,晁蓋引兵渡水去了。可以看出晁蓋出兵打仗根本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1.沒有派人去曾頭市偵查打探消息,2.出現(xiàn)軍旗折斷這種不祥之兆仍然不聽宋江吳用兩人苦諫執(zhí)意帶人去打曾頭市。
最后看看原著里晁蓋中箭時的情況: 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處不見了兩個僧人,前軍不敢行動??此倪吢冯s難行, 又不見有人家。軍士卻慌起來,報與晁蓋知道。呼延灼便叫急回舊路。走不到百十 步,只見四下里金鼓齊鳴,喊聲震地,一望都是火把。晁蓋眾將引軍奪路而走,才 轉(zhuǎn)得兩個彎,撞出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將來,不期一箭,正中晁蓋臉上,倒撞下 馬來;卻得呼延灼、燕順兩騎馬,死并將去,背后劉唐、白勝,救得晁蓋上馬,殺 出村中來。村口林沖等,引軍接應,剛才敵得住。兩軍混戰(zhàn),直殺到天明,各自歸 寨。林沖回來點軍時,三阮、宋萬、杜遷,水里逃得性命;帶入去二千五百人馬, 止剩得一千二三百人,跟著歐鵬,都回到帳中。
這里可以完全證明宋江架空晁蓋的陰謀論純屬無稽之談,沒有呼延灼、燕順拼死相救,晁蓋就死在曾頭市了,還想回梁山?反觀營銷號所說的三阮這樣的“晁蓋派系”遇到危險第一反應是自己逃命。所以晁蓋曾頭市中箭完全是自己輕敵、對戰(zhàn)斗沒有正確認識、急躁冒進。整場戰(zhàn)斗中,晁蓋唯一正確的事情大概就是聽了林沖分兵的建議。還有,晁蓋能回到梁山真應該好好感謝呼延灼、燕順、劉唐、白勝四人,沒有他們的拼死相救,晁蓋的腦袋估計就會掛在曾頭市的旗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