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于小雯/劉宏AEM:多面體配位測定電化學氧化生物質(zhì)醇的活性
地球上儲量豐富的過渡金屬氧化物是很有前途的生物質(zhì)醇氧化電催化劑?;诖耍?strong>山東大學于小雯教授和劉宏教授等人報道了選擇CoO和Co3O4作為具有代表性的氧化鈷催化劑,在碳纖維紙(CFP)電極上生長,揭示了催化劑的電子結構與氧化甘油、二醇和一元醇的催化活性之間的相互作用。
對于甘油氧化,CoO/CFP電極只需1.32 V即可達到10 mA cm?2,比Co3O4/CFP電極的電位低120 mV。CoO/CFP電極還可以從生物質(zhì)醇的氧化中以高選擇性和低能耗生產(chǎn)高附加值產(chǎn)品,如甲酸酯、乙酸酯和乙醇酸酯。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CoO性能優(yōu)于Co3O4的原因,并揭示了它們的電子結構和催化性能。對于CoO和Co3O4,費米能級附近的PDOS主要由Co 3d軌道填充,表明Co位點在催化過程中起主要作用。 Co3O4表現(xiàn)出更負的d,說明它的吸附強度相對較弱,對比CoO難以有效活化吸附劑。通常,活性位點上的自旋電荷密度越大,活性位點與吸附物之間的電子轉移就越快。
作者分別模擬了(200)面CoO和(110)面Co3O4對不同醇類的吸附吉布斯自由能(?Gads),?Gads越負,吸附能力越好。計算結果表明,CoO(200)比Co3O4(110)具有更好的吸附活性。此外,各種醇類在CoO(200)表面的初始ΔGads均超過-3.00 eV,表明這些醇類可以被有效活化,從而更有利于進一步氧化。
Polyhedral Coordination Determined Co-O Activity for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Biomass Alcohols. Adv. Energy Mater.,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