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告白》的邊看邊想
推薦這部電影給我的人說:“首先,這不是一部關于‘告白’的愛情電影;其次,主演之一是松隆子?!?br/>
以下是我的邊看邊想
↓
不是說很恐怖嗎???為什么一開始就有嬰兒的日常笑聲?
開頭各種慢動作?

老師要辭職時,背景音樂突然停了,又重新開始?學生們一片混亂,自顧自的……開心?
你們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看完這段話,加上一直陰暗的背景色,感覺更有看頭了!








這……校園暴力

一直在放大各種細節(jié),制造緊張的氣氛。


“正常人”被貼上了“不正?!钡臉撕?。




大人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自己小孩身上,去讓他替你實現(xiàn)……太自私了。


“所以,你給我的血液,你給我的生命,就是為了繼承你的志向,為了做成出色的電子作品,而存在。大家……還有媽媽,快來注意我吧!”

的確,你沒有將直樹好好撫養(yǎng)“長大”。

可憐了“維特老師”這一個工具人。

“可憐人”被另一個“可憐人”殺了。


森口悠子老師的成功復仇。




對待生命時,我們不能隨便開玩笑。






以下是總分析:
導演他們從多人物角度去講這個故事(也是在向大家告白):
森口老師(受害者的媽媽)、美月(班長,崇拜和模仿“露娜希”)、直樹的媽媽(施害者的媽媽)、同班同學們的言行攻擊(“你看起來沒有一點歉意,為什么不去死?”;把牛奶扔在施害者的身上。)、修哉(施害者)、直樹(施害者)





還有,在森口老師辭職前,課室外時而烏云密布,時而傾盆大雨,時而“重見天日”。我認為是在順著劇情的發(fā)展而改變,算是在暗示觀眾。
在電影謝幕時,
導演他們可能是為了讓觀眾從電影中抽離出來,慢慢地恢復平靜的心情。同時,給予大家可以思考的空間和時間,才穿插9個不同的天空。它們也是在暗示劇情的完整發(fā)展。









明天,2021年5月9日就是母親節(jié)。
希望大家珍愛自己的生命,不傷害他人的生命。
對生命持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