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生平簡介(四)
武則天圣歷初期,突厥進犯,狄仁杰被任命為河北道元帥,擁有便宜行事(《神探狄仁杰》系列重要的利器)的特權(quán)。但狄仁杰并沒有和突厥直接交手,解決了突厥劫掠帶來的流民問題。
圣歷初,突厥侵掠趙、定等州,命仁杰為河北道元帥,以便宜從事。突厥盡殺所掠男女萬余人,從五回道而去。仁杰總兵十萬追之不及。便制仁杰河北道安撫大使。時河朔人庶,多為突厥逼脅,賊退后懼誅,又多逃匿。仁杰上疏曰:……制從之。
——《舊唐書·狄仁杰傳》
突厥入趙、定,殺掠甚眾,詔仁杰為河北道行軍元帥,假以便宜。突厥盡殺所得男女萬計,由五回道去,仁杰追不能逮。更拜河北安撫大使。時民多脅從於賊,賊已去,懼誅,逃匿。仁杰上疏曰:……詔可。
——《新唐書·狄仁杰傳》
圣歷三年六月,狄仁杰推薦的李楷固(《神探狄仁杰2》出場人物)打敗了契丹軍隊,彰顯了狄仁杰過人的識人能力。
是歲六月,左玉鈐衛(wèi)大將軍李楷固、右武威衛(wèi)將軍駱務(wù)整討契丹余眾,擒之,獻俘于含樞殿。則天大悅,特賜楷固姓武氏???、務(wù)整,并契丹李盡忠之別帥也。初,盡忠之作亂,楷固等屢率兵以陷官軍,后兵敗來降,有司斷以極法。仁杰議以為楷固等并有驍將之才,若恕其死,必能感恩效節(jié)。又奏請授其官爵,委以專征。制并從之。及楷固等凱旋,則天召仁杰預(yù)宴,因舉觴親勸,歸賞于仁杰。
——《舊唐書·狄仁杰傳》
是時李楷固、駱務(wù)整討契丹,克之,獻俘含樞殿,后大悅。二人者,本契丹李盡忠部將,盡忠入寇,楷固等數(shù)挫王師,后降,有司請論如法。仁杰稱其驍勇可任,若貸死,必感恩納節(jié),可以責功。至是凱旋,后舉酒屬仁杰,賞其知人。
——《新唐書·狄仁杰傳》
九月份,狄仁杰病逝,武則天為他廢朝三日。五年后,狄仁杰舉薦的張柬之等人發(fā)動了神龍政變,恢復(fù)了大唐的統(tǒng)治,狄仁杰居功甚偉。
是歲九月,病卒,則天為之舉哀,廢朝三日,贈文昌右相,謚曰文惠……仁杰常以舉賢為意,其所引拔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姚崇等,至公卿者數(shù)十人。初……仁杰曰:"荊州長史張柬之,其人雖老,真宰相才也。且久不遇,若用之,必盡節(jié)于國家矣。"則天乃召拜洛州司馬。他日,又求賢。仁杰曰:"臣前言張柬之,猶未用也。"則天曰:"已遷之矣。"對曰:"臣薦之為相,今為洛州司馬,非用之也。"又遷為秋官侍郎,后竟召為相。柬之果能興復(fù)中宗,蓋仁杰之推薦也。
……犯顏忤旨,返政扶危。是人雜事,狄能有之。終替武氏,克復(fù)唐基。功之莫大,人無以師。
——《舊唐書·狄仁杰傳》
圣歷三年卒,年七十一。贈文昌右相,謚曰文惠。仁杰所薦進,若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皆為中興名臣。
……武后乘唐中衰,操殺生柄,劫制天下而攘神器。仁杰蒙恥奮忠,以權(quán)大謀,引張柬之等,卒復(fù)唐室,功蓋一時,人不及知。故唐呂溫頌之曰:"取日虞淵,洗光咸池。潛授五龍,夾之以飛。"世以為名言。
——《新唐書·狄仁杰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