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曾國藩這10條心得,我才意識到他為啥能成為“圣賢中人”!

不為圣賢,便為禽獸。
曾國藩立志成為一個“圣賢中人”,經(jīng)過數(shù)十年艱苦奮斗,曾國藩可以說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被世人稱為“半個圣人”。
從蕓蕓眾生中的一員,到備受尊崇的圣賢,其難度不亞于從毛毛蟲到蝴蝶的生命轉(zhuǎn)變。
論及曾國藩的成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可謂汗牛充棟,眾說紛紜。但曾國藩其實自己就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記錄,其中記載了他的人生體悟。
在看過很多資料后,我搜集了曾國藩的10條心得,從中或可讓我們意識到他為啥這么牛,但凡有所啟發(fā),也能讓人受用不盡。
1、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最近幾天我一直在琢磨這句話,曾國藩用最簡要的文字歸納出了做事業(yè)的邏輯和方法論,順便還安慰了大家。
事業(yè)成功,見識是最主要的,我們說一個人很厲害,會說他“有道行”。這個“道行”就是形容見識高,見識是比才能更高維度的實力。雖然如此,人力有時而窮,事業(yè)的成敗,還要看人之外的因素。所以,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2、“好漢打脫牙,和血吞?!?/strong>
曾國藩認為,男兒要想立足于世,必須有倔強之氣。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于成。做事業(yè)如果沒有頑強的意志和韌性,是不可能成功的。
3、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所謂驕奢淫逸,自古以來這就是敗亡之道。家庭如果有了奢華之風,人如果耽于安樂的享受,那就離失敗不遠了。而“滿招損”,一個驕傲自大的人很容易惹人厭惡。因此我們既要懂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以勞為福,也要懂得“謙受益”的道理。

4、大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道理很簡單,懶惰必然導致無所作為,傲慢必然失去理性,無論軍事還是家族,都會敗在“傲”、“惰”這兩個字上。
5、古人絕大事業(yè),恒以精心敬慎出之。
這是強調(diào)專心致志對事業(yè)成功的重要性,成功本就是“天意居半”,如果還粗心馬虎,那不失敗都難。為此,我們應該有敬畏心,戰(zhàn)戰(zhàn)兢兢,小心謹慎,盡心盡力。
6、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shù)自窮。
恐怕諸位都遇到過那種聰明多變的人,他們心里有各種小算盤,別說你猜不透,就是他們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想的。對于這種人,曾國藩這個辦法特別有效,也容易學。不管你怎么樣,反正我就誠心待你,于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若是與之勾心斗角,那就其禍無窮了。
7、口腹不節(jié),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飲食不知節(jié)制,疾病自然難免。思想有邪念,很容易招致殺身之禍。因此,君子慎獨,務必心誠意正。
8、圣賢者,各有自立自強之道。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要想成就事業(yè),不能自立自強是不行的。曾國藩說,“危急之際,惟有??孔约海豢克藶槔蠈嵵饕?。”這就是強調(diào)獨立思考和自力更生是事業(yè)成就的根本。

9、擇交是第一要事,須擇志趣遠大者。
朋友多了路好走,曾國藩能在晚清官場風生水起,與他善于結(jié)交各方有關。要知道,人生在世,有時候不求別人幫你一把,只求人家不在背后使絆子就很難得了。另外,交朋友要有所選擇,最好是選擇志向遠大、有高尚追求的人,而不是沉溺于低級趣味的茍且之輩。
10、不爭一時之短,須爭一世之長。
做人做事最忌目光短淺,只看一時的得失,而錯失了長期的禍福。人有“小爭”和“大爭”,人生成敗,要以一輩子的功業(yè)來看。如此,心可平,榮辱不驚。
以上就是曾國藩留給世人的10句金玉良言,值得我們反復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