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里裝得下尸體,卻裝不下窮苦人的祈求《大佛普拉斯》

一、前期立項
2014年臺灣導演黃信堯籌備短片《大佛》,故事主要發(fā)生在銅像廠,而取景的工廠里沒有一件東西是銅的,所以拍出來肯定會穿幫。加上預算有限,就決定拍成黑白的。短片收獲成功后,有人提議黃導把短片改成長片,這是黃導拍了十幾年紀錄片之后,首次挑戰(zhàn)劇情長片。

二、影片細節(jié)
1.車燈和佛頭后面的點光源相對,配合中心構圖以及行車記錄儀的鏡頭,帶有畸變的氣質,房間被拉長的縱深讓畫面十分詭異。

2.肚財和菜埔看著屏幕、腦補畫面,這和他們從雜志上看美女,想象富人的生活相類似。富人的世界就像守衛(wèi)森嚴的城堡,窮人只能聞著窗戶里飄出的香味,想象那桌飯菜的樣子,而且他們的想象也只能停留在自己的認知范圍里。

3.打破第四堵墻

4.送葬隊伍前出現(xiàn)一段積水路,這汪水其實代指佛教中的三途川,更常見的說法是忘川,它是生界和死界的分界線。死去的人渡過這條河,便擺脫業(yè)障踏入輪回。這使肚財的死多了一層解脫的意味。

5.行車記錄儀的畫面是彩色的,用這種最直觀的視覺效果來體現(xiàn)階級壁壘:富人的生活是彩色的,而窮人的世界只有黑白。

6.用距離來表現(xiàn)階級壁壘
(1)啟文試探菜埔的時候,兩人緊貼畫面邊緣,中間是隱形的溝壑。啟文威脅時,他和菜埔之間的差距從隱形的溝壑上升到實體的壁壘,更直觀地表現(xiàn)階級差距的牢不可破。

(2)導演把正義警察和啟文安排在畫面邊緣,在他們之間設置隱形的階級壁壘。之后正義警察完全被擠畫面的角落里,余下三人同陣營,并占據畫面的大部分,形成一種壓迫。潛臺詞是,兩個階級的差距本來就是巨大的,如果你敢不聽話,很容易就可以擠死你。

7.導演不僅用旁白給觀眾制造間離感,還設置一個全程旁觀的角色——釋迦。釋迦既是佛頭果的別名,也有釋迦摩尼的意思。釋迦全程旁觀,就像佛祖沒有悲喜地看世間眾生一樣。

8.彩蛋:工廠倒塌,當地應該發(fā)生了災害,這可以用來解釋法會的敲擊聲。因為佛是中空的,有可能因為臺風或地震形成共振而發(fā)出聲響,也許兇殺案并沒有暴露;也許佛像會在災害中受損,尸體得以重見天日。

9.電影的最后有將近20秒的黑屏。誰的眼前一片漆黑?是電影角色,還是我們?

三、字字泣血
1.人生就是這樣,落土八分命。
2.人家有錢人出來社會走跳,三分靠作弊,七分靠后壁。你呢什么都沒有,你有背景嗎?你后面有什么?我后面有鳳梨、香蕉、芭樂……
3.有錢人的世界果然是彩色的。
4.我想,雖然現(xiàn)在是太空時代,人類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遠無法探索別人內心的宇宙。
四、總體評價
1.《大佛普拉斯》氣質獨特,它包含了兇殺、色情、偷窺等吸人眼球的元素,可它們不是噱頭,而是表現(xiàn)社會的著眼點。但影片講述的口吻不批判也不憤怒,只是冷靜中帶著詼諧。

2.在展現(xiàn)冰冷的社會現(xiàn)實之后,本片在肚財、菜埔、土豆、釋迦等人的友情之上留有些許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