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選手,從全聚德,到Y(jié)ale全獎的轉(zhuǎn)身

和大多數(shù)申請者不同,我連續(xù)經(jīng)歷了兩屆申請季。自詡簡歷中上,不虛peer pressure的我在第一次申請遇到了巨大的失敗,在選擇了gap之后的第二段申請季伴隨著Yale, UCLA 等offer的陸續(xù)到來而圓滿結(jié)束。兩年的時間如同白駒過隙,宛如一瞬,但卻刻骨銘心,恍若隔世。如今的我寫下這段話的時候,內(nèi)心平靜,毫無波瀾。
我知道,兩年的時間里,我所收獲不僅是一份不錯的offer,更是一次寶貴的經(jīng)歷,一段難得的歷練,也正是在這兩年里,我用一次次的科研不斷地追尋自己的理想,用一次次的自我懷疑堅定自己的決心。我明白,只要人生的大方向是對的,暫時的挫折其實并不可怕。我明白,運氣這東西永遠敬我而遠之,所以必須拋卻任何一絲僥幸,事在人為。我也明白,無論身處何種困難,何種逆境,卷土重來永遠未可知,身處黑暗也要心向光明。我更明白,未來的路很漫長,也許不知何時就有困境降臨,但做好自己實乃第一要務(wù),切不可因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驕傲自滿,要時刻有如履薄冰之戒備,如臨深淵之警惕。
我時常會想起那一個瞬間,一個晨光熹微而我內(nèi)心卻陰云籠罩的早晨,也是一個連續(xù)失眠了不知多少天之后的早晨。申請失利的我收到了Princeton的老師同意接受我作為暑研學生的郵件。后來,我意識到這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點。之前的我沒有傲人的成績,沒有奪目的光環(huán),沒有拿得出手的申請加分項,也沒有被彩票校寵幸的運氣;而之后的我雖同樣沒有這些優(yōu)勢,但我卻多了一樣東西,那就是腳踏實地的付出,隨后我也遇到了很多給了我巨大幫助的老師和學長,還有世畢盟一如既往的支持和指導。至暗時刻,多謝擔待。
講完了感受,下面我介紹一下陸本學生申請計算數(shù)學、統(tǒng)計及CS PhD的一些經(jīng)驗和注意事項,也算是給后來的有志申請的同學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先介紹我自己的學科背景。我來自北大數(shù)院基礎(chǔ)數(shù)學系,但也同時選了很多計算數(shù)學的課程并以計算數(shù)學、CS作為申請的方向,GPA 3.68,研究興趣是機器學習理論和理論計算機(因此我對計算數(shù)學、統(tǒng)計、CS的申請都比較了解)。我的英語成績(托福、GRE)中規(guī)中矩,原則上來講,英語成績過線即可,托福要100分以上,105以上為最佳,其中很多項目對口語成績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來說,英國的學校對英語成績的要求是最高的。
本次申請我計算數(shù)學、統(tǒng)計、CS混申,總共要了6位老師的推薦信,對于不同的學校我根據(jù)老師與申請院系的聯(lián)系密切程度選3位老師的信進行提交(這部分不建議隨意模仿,因為要確保老師們對你的熟悉程度,確保他們給你寫強推,我和這6位老師都有research)。再介紹一下我的科研經(jīng)歷。我很早就開始做科研,和北大清華數(shù)院、CS系的老師有不少的合作,在MSRA實習, 在邱賽上獲得了應(yīng)用數(shù)學個人銀獎和團體金獎,連續(xù)四年都有獲得獎學金和三好學生稱號,此外還有大學生數(shù)學競賽一等獎。暑假我在Princeton PACM做科研,產(chǎn)出了2 publications,目前有一篇被錄用,在那之后我和CS方向的導師遠程科研,也有publication,加上在國內(nèi)的科研,不水的總共有6 publications,主要都是mathematical theory of machine learning的方向。
鑒于前面講座的兩位同學已經(jīng)涵蓋了絕大部分的內(nèi)容,這次我就一些我認為重要的地方進行補充,下面我按如下順序?qū)ι暾埖囊恍┘记珊托枰斡浀囊c進行講解:(1)計算數(shù)學方面的選校 (2)三維的重要性排序 (3)如何保持和導師的溝通(包括暑研導師和平時科研的導師)(3)需要牢記的申請要點(保底校、套磁、保GPA、保推薦信)
首先是計算數(shù)學方面的選校。在我的理解中,傳統(tǒng)計算數(shù)學里面最重要的課題是偏微分方程(PDE)及其數(shù)值解,在這方面北大也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導師,比如胡俊老師、李鐵軍老師、李若老師等等,這方面的top學校有:Stanford ICME, MIT Math, Caltech CMS,NYU Courant,Berkeley math, Princeton PACM, Harvard SEAS,UCLA math, Columbia APAM, Columbia math, Duke math, Yale applied math, Chicago CAM, Michigan AIMS, UIUC math, UT Austin applied math 等等。
當然,計算數(shù)學除了PDE這條偏理論的道路之外,還可以走一些和統(tǒng)計、CS比較近的另一條路,如優(yōu)化、machine learning等等。這方面比較優(yōu)秀的老師有文再文老師、張志華老師、朱占星老師、董彬老師,還有CS系的王立威老師、林宙辰老師,清華大學的史作強老師、包承龍老師等等,厲害的老師非常多,也有很多不錯的課題。選校的話除了上述的院系之外還要再加上第一位講座同學講的眾多Statistics系、IEOR系、DRO系。有很多申請的選擇。
第二個要講的是三維的重要性排序,本科學校+GPA>推薦信+導師人脈>publication>各類獎項>PS>英語成績。說到這里,就不得不強調(diào)第一件事情,就是GPA的重要性。所有志在申請的同學們,一定要穩(wěn)住自己的GPA,這一點無論如何強調(diào)都不為過。盡量去提高綜合GPA的排名,一些很感興趣但又很難,而且和自己的方向關(guān)系不大的課程,盡量旁聽而不是選課,每學期不要去選太多的課,以免期末來不及復習從而影響自己的GPA??赡芡瑢W們會從其他人那兒聽到類似于績點沒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學到了什么這樣的論調(diào),話雖然沒錯,但是績點幾乎就是自己申請結(jié)果的上限。
我了解到的很多學校都是這樣挑選學生的,先按照不同的學校把申請材料分類,然后每個學校按照績點高低來排名,從上往下挑,績點沒有到前幾名的同學在正常情況下極難被top學?;蛘遲op院系錄取。就拿我自己舉例子,top推薦信,10 pub,每一所學校都有套磁而且和套磁的老師聯(lián)系非常多,但是績點不太理想導致申請的10多所top學校只有2所拿到offer,如果我的科研再平庸一些,或者套磁再少一些,后果不堪設(shè)想。在此我引用一下我在CMU CS的科研導師的原話,top學校的applicant不能夠有大的短板,我的申請就是輸在績點上,GPA太高不一定help,但是GPA不高一定hurt。
接下來就是我要強調(diào)的第二點,做好保底。大家看我們的講座同學和機構(gòu)的推送里面遍地都是頂級的offer,勢必會下意識地認為申請是一件不太困難的事情,這樣的想法是很危險的。頂級的offer背后必定有頂級的background,也必定有平時的努力和汗水,對待phd申請務(wù)必竭盡全力,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做到最好,可以有不突出的方面,但是一定不要有短板。現(xiàn)在陸本同學的申請一年比一年艱難,申請時必須要做好保底,千萬不能抱有任何的僥幸心理,尤其是應(yīng)用數(shù)學方面的申請情況近年來愈發(fā)嚴峻,在定選校list的時候一定要保證一個梯次性,即不同級別的學校都要申請,不能全申請top學校,會出大事的。
就拿今年舉一個例子,Stanford ICME,Berkeley applied math,Columbia APAM,Princeton PACM據(jù)我了解沒有招大陸的PhD學生,我暑期科研的導師因此也沒有辦法給我發(fā)return offer。Duke math,Caltech CMS,NYU Courant,MIT math中計算數(shù)學的同學大陸只有1-2人,而且都集中在1、2位橫掃的同學身上,形勢不可謂不嚴峻,沒有保底學校的后果可想而知。同學們平時也要和機構(gòu)的mentor及培訓師多保持聯(lián)系,多溝通,mentor對你要申請的方向一定是非常熟悉的,有疑問一定要盡早聯(lián)系、盡早解決。
接下來講套磁。套磁主要分為兩部分,找暑期科研的套磁和申請學校的套磁,找暑研的話前面兩位同學已經(jīng)講了很多,選定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瀏覽各大國外高校的faculty頁面逐個往下找match的導師,然后批量地發(fā)郵件聯(lián)系,詢問是否有暑研的機會。為了節(jié)約時間,同學們也可以讓mentor幫忙參考,有條件的同學可以找本校的科研導師進行推薦或者介紹。在申請學校之前,一般來說8月份左右,同學們就要開始物色自己感興趣的導師了,多發(fā)郵件聯(lián)系,趁自己還在國外的時候可以爭取和導師見面并且面對面地interview。
比如說我自己,申請了18所學校,里面有15所學校我都套磁了老師,12位老師有過interview,10位老師見面interview過,我和這些老師們后續(xù)都有很多交流。每一所學校的進度我都能詢問到,如果有沒有能夠錄取的情況,我也能提前得知。
附一下經(jīng)常招本方向暑期科研的老師分布:Harvard SEAS,Princeton EE, Caltech CMS, Duke math, Columbia APAM, Princeton PACM, Stanford ICME,Princeton ORFE, UCLA math 等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到時候也可以聯(lián)系自己的mentor進行討論,他們在圈內(nèi)時間很長了,對老師們非常熟悉。
提一下英語成績,原則上來說英語成績不需要太高,正常即可,托福要100+,其中speaking需要達到23分,GRE需要達到320分。值得一提的是,將來申請中的正式面試通常需要和對方用英語進行學術(shù)交流,平時也不要忽視這方面能力的鍛煉。
最后講一講科研和推薦信??蒲性诰辉诙啵馄胀ǖ耐扑]信遠不及一封極強的推薦信。在和導師做科研的期間,一定要和導師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每周不管有沒有進展,都要給導師發(fā)一封郵件講一講這一周的進展,平時的效率一定要高,畢竟沒有多少時間給自己試錯。要想獲得導師的強推薦信,需要在科研中打出非常亮眼的表現(xiàn),以及非常高的課題推進效率。
如果大家最終選擇世畢盟來輔助自己的申請,會發(fā)現(xiàn)世畢盟mentor和培訓師都非常專業(yè),能夠在各個申請的環(huán)節(jié)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導師選擇上mentor對本領(lǐng)域各個著名導師的熟悉程度能夠大大節(jié)約我們的時間,提供最優(yōu)的建議。在CV、PS的撰寫上,GGU會有native expert team幫助我們修改、潤色,改后的語言非常地道,調(diào)理非常清晰,比自己寫文書肯定是要高效的多。
結(jié)束本次交流之前,作為一個不那么出色的過來人,分享一些申請之外的東西。就是一個態(tài)度問題。明確自己的目標,明確自己對自己的期望,當然人生不止PhD這一條路,但是一旦選擇了申請PhD,無論是為了學術(shù)夢想還是為了開拓眼界,都要全力以赴,自我push,導師們有很多事情,不可能總是主動來找你們,任課老師們也有很多事情,不可能督促每一位學生認真聽講。凡事要靠自己,要自律,要清醒,還要高執(zhí)行力,要學會同時快速做多件事情。要一個人像一支軍隊。
我的分享就是這些,祝大家在學術(shù)道路上收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