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斯?利耶帕(Maris Liepa)

一. 個人生平:
1936年7月27日生于蘇聯(lián)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他的父親愛德華?利耶帕(Eduard Liepa)原在當?shù)氐暮铣獔F唱歌,后因失聲,在里加的歌劇和芭蕾舞劇院當舞臺監(jiān)督,他的母親是莉莉婭?利耶帕(Lilia Liepa)。他成了他父母的第二個孩子。他從小長得很瘦,經(jīng)常感冒,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很痛苦,最后住進了醫(yī)院。醫(yī)生建議夫婦倆把這個男孩送到體育館里去。馬里斯想踢足球或游泳,但在他父親的朋友博萊斯拉夫?米列維奇(Boleslav Milevich,芭蕾工作室的主任)建議下, 父親堅持要他在里加舞蹈學校上學,并師從里加歌劇和芭蕾舞劇院的前性格舞者瓦倫丁?布林諾夫(Valentin Blinov)學習。他從一開始就不喜歡上課,甚至開始逃課。但是,原本計劃讓她的兒子馬里斯成為一名醫(yī)生的母親,卻對她的兒子尋尋善誘。她解釋說,你不應該半途而廢,但你需要向自己和他人證明自己的價值。瓦倫丁?布林諾夫最初發(fā)現(xiàn)了馬里斯的潛能,讓他朝性格舞演員方向發(fā)展。
馬里斯在13歲的時候,他已經(jīng)不僅在表演兒童舞蹈,還在芭蕾舞劇《巴赫奇薩拉伊的泉水》表演馬祖爾卡舞和克拉科維亞克舞;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扮演小丑;在《堂?吉訶德》中跳“塞吉迪里亞舞”(Seguidilla);在歌劇《伊戈爾王子》中飾演一個波洛維茨男孩;《紅罌粟花》中的中國苦力。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馬里斯扮演的是小丑、蒂巴爾特的朋友、蒙太古的仆人和人群中的一個年輕人。在他的傳記中記載了大約有100個這樣的角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芭蕾舞學校學習之外,這個年輕人還參加了體育活動。他在體操等項目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甚至還獲得了拉脫維亞自由泳的冠軍。
1950年4月,他和其他的同學一起被送去莫斯科的舞蹈學校參加全聯(lián)盟的舞蹈學校評比,在那里,在他的老師瓦倫丁?布林諾夫的指導下,跳了《胡桃夾子》瑪祖卡舞中的“三人舞”。里加舞蹈學校與莫斯科、列寧格勒和阿拉木圖的舞蹈學校一起獲得了第一名。他被里加芭蕾舞團工作室、莫斯科、列寧格勒和阿拉木圖的“同事”認為是最有前途的學生。
馬里斯把他在學校的學習與體育運動體操和游泳結(jié)合起來,他是拉脫維亞多項游泳冠軍。在游泳比賽中,來自莫斯科而在里加海邊休假的芭蕾舞老師E.謝爾吉夫斯卡婭(E.Sergievskaya)和尼古拉?塔拉索夫(Nikolay Tarasov)注意到了他。這些教師促成了里加學校一名有前途的學生轉(zhuǎn)到莫斯科舞蹈學校繼續(xù)深造。
1953年9月2日,馬里斯被邀請去莫斯科舞蹈學校,在尼古拉?塔拉索夫教授的班級里開始學習,因為學校沒有為他提供獎學金,他的父母賣掉了海濱的避暑別墅,這樣他們的兒子就可以在莫斯科學習兩年。馬里斯為此感謝他們,因為兩年以來,他不僅沒有錯過一節(jié)課,而且每節(jié)課都認真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業(yè)中。最初的發(fā)展方向是想成為性格舞演員,但在1955年5月1日,作為期末考試,馬里斯在莫斯科大劇院的舞臺上出演了全本《胡桃夾子》,《堂?吉訶德》雙人舞和選自《舞姬》“黑暗王國”中索羅爾一角,這決定了他未來的命運——馬里斯成為了一名古典舞蹈演員。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莫斯科舞蹈學校畢業(yè)。在這里,這位新晉的舞蹈家夢想是能作為芭蕾舞團的一名舞者留在首都的主要舞臺上,他試圖征服奧林匹斯山的頂峰,18歲的馬里斯非常期待這一天,晚上狂歡。但是在莫斯科大劇院的如此激動人心的演出并沒有能讓他成功留下,因為當時蘇聯(lián)規(guī)定在莫斯科上學的各加盟共和國的學生,是從那里還要回到那里去,拉脫維亞共和國文化部要求他回去,所以,他回到里加拉脫維亞歌劇和芭蕾舞劇院,在哪里演出了《海盜》中的“大情節(jié)舞”,《雷蒙達》中的“大古典舞”中的獨舞,《埃斯梅拉達》和《圣婦貞德》中的角色。還參與了芭蕾舞劇《萊瑪》(Laima)的演出,在其中飾演了俄羅斯勇士尼基塔(Nikita),并參加了《自由之劍》(Sacta of Freedom)的演出,在其中飾演了最終被刀刺死的鄉(xiāng)村音樂家托茨(Tots)。同年12月加拉脫維亞歌劇和芭蕾舞劇院在莫斯舉行的“拉脫維亞文化十年”展演,他表演了《自由的薩克塔》(Sakta de liberté)(J.雷尼斯?斯佩萊朱(J.Rainis Spēlēju)編導)中的小孩,其中莫斯科大劇院的芭蕾女首席瑪雅?普利謝茨卡婭(Maya Plisetskaya)注意到馬里斯。
1956年3月,普利謝茨卡婭邀請利耶帕隨大劇院芭蕾舞團到布達佩斯參加蘇聯(lián)文化日活動。他在《天鵝湖》(戈爾斯基/梅謝列爾版本)中飾演齊格弗里德一角,這是他多年來的夢想。在彩排時,他的腿受了傷,但這并沒有阻止他繼續(xù)演出?;氐嚼锛雍?,馬里斯得到了演出《天鵝湖》(伊萬諾夫/佩蒂帕版本)中王子一角。
1956年夏天,他在前往索契治療受損的脛骨,就在療養(yǎng)院里,他被到這里參觀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劇院和涅米羅維奇?丹欽科莫斯科藝術(shù)音樂劇院的藝術(shù)總監(jiān)弗拉基米爾?布爾梅斯特(Vladimir Burmeister)發(fā)現(xiàn),并提出愿意以非常高的薪水(2000盧布)邀請他去工作。他接受了邀請,成為劇院的舞者,并在四個演出季之后成為首席舞者,在布爾梅斯特的指導下,他工作了4年,當時他在新編版本《天鵝湖》中飾演王子一角。在接下來的兩年,他在《埃斯梅拉達》(ESmeralda)中飾演菲比斯(1956年),在《海盜》中飾演康拉德(1957年),在《圣女貞德》中飾演萊昂內(nèi)爾(1957年)。正是在這個劇院里,他成為了蘇聯(lián)芭蕾明星。馬里斯走到哪里,莫斯科的芭蕾舞愛好者們在那里擺滿鮮花和禮物,在前門等上幾個小時索要簽名。
1957年,他在第六屆世界青年學生藝術(shù)節(jié)上獲得了金獎。評審團主席嘉麗娜?烏蘭諾娃(Galina Ulanova)親自稱贊他的才華。
1958年,在布爾梅斯特編導的《舍赫拉查德》中飾演辛巴達。1959年,在布爾梅斯特編導的《施特勞斯風格》中飾演詩人,他在莫斯科藝術(shù)音樂劇院演出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在阿列克謝?維薩里奧諾維奇?奇奇納澤(Aleksey Vissarionovich Chichinadze)編導的《森林童話》中飾演牧羊人。
1960年夏天,受邀參加莫斯科大劇院在波蘭進行了一次盛大的巡演,出演了由康斯坦丁?米哈伊洛維奇?謝爾蓋耶夫(Konstantin Mikhailovich Sergeyev)編導《雷霆之路》,《唐?吉訶德》(Don Quixote)以及列昂尼德?拉夫羅夫斯基(Leonid Lavrovsky)為歌劇《浮士德》中編導的“沃爾帕吉斯之夜” 中擔任角色。巡演結(jié)束后,大劇院芭蕾舞團藝術(shù)總監(jiān)列昂尼德?拉夫羅夫斯基邀請他加入大劇院芭蕾舞團。馬里斯在莫斯科大劇院的舞臺上首次亮相于1960-1961演出季,在《雷霆之路》中飾演萊尼,《唐?吉訶德》中飾演巴西里奧和《浮士德》中的“沃爾普吉斯之夜”飾演酒神。
1960年,馬里斯開始擔任芭蕾大師。他對謝爾蓋?佳吉列夫(Serge de Diaghilev)的俄羅斯芭蕾舞團的作品充滿了熱情,多年來收集俄羅斯芭蕾舞團在巴黎俄羅斯音樂節(jié)上的資料齊,第一次編導作品非常困難,因為要恢復20世紀初俄羅斯藝術(shù)家、編舞和老師米哈伊爾?福金(Michel Fokine)的芭蕾舞劇。1966年回到莫斯科大劇院,這位藝術(shù)家一直在復排傳奇的芭蕾舞劇《玫瑰花魂》(The Spectre of the Rose),該芭蕾舞劇于1966年在古巴哈瓦那首演。莫斯科大劇院自1967年以來便將該芭蕾舞劇加入了保留劇目中。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wù),這次演出不僅展示了他的編舞才華,也展示了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組織能力。此外,他還在他的新芭蕾舞劇中擔任主角。
1961年,馬里斯還演出了古典和現(xiàn)代劇目。第一個角色是《天鵝湖》(戈爾斯基/梅謝列爾版本)中的王子,第二個是角色是《吉賽爾》中的阿爾伯特。這個角色成為了他藝術(shù)生涯中的一個里程碑,也正是因為角色,他才于1971年從謝爾蓋?里法爾(Serge Lifar)手中接受到巴黎當年的瓦斯拉夫?尼金斯基最佳舞者獎。
同年,馬里斯在列昂尼德?拉夫洛夫斯基根據(jù)貝拉?巴托克音樂編導上演的芭蕾舞劇《夜城》中飾演了一個年輕人,這是由馬里斯首演的。1962年主要演出蘇聯(lián)芭蕾舞劇中的角色。他們分別是由列昂尼德?拉夫洛夫斯基編導的《生命之頁》中的喬治、瓦西里?伊瓦諾維奇?瓦伊諾年(Vasily Ivanovich Vainonen)編導的《加雅涅》(Gayane)中的阿爾曼,列昂尼德?維尼亞諾維奇?雅科布森(Leonid Veniaminovich Yakobson)編導的《斯巴達克斯》中的同名角色。馬里斯被授予了一枚以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命名的紀念獎?wù)?。到目前為止,馬里斯一直是芭蕾舞者中唯一擁有這個獎項的人。
除了古典角色,同年,馬里斯在《肖邦風格》中飾演年輕人這一現(xiàn)代的角色。 1963年成為馬里斯演出的英雄之年:《灰姑娘》中的王子(由扎哈羅夫編導),《睡美人》中的德西里王子(由列昂尼德?拉夫洛夫斯基根據(jù)佩蒂帕/戈爾斯基版本編導)和《雷蒙達》中的讓?德?布里耶納(由尤里?格里戈羅維奇(Yuri Grigorovich)根據(jù)佩蒂帕版本編導編導)。同年,馬里斯創(chuàng)造了他最好的角色之一——羅密歐,這是列昂尼德?拉夫洛夫斯基編導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版本。
他于1963年首次在倫敦的科文特花園的舞臺上表演了《羅密歐與朱麗葉》。同年,他被邀請到莫斯科舞蹈學校任教,經(jīng)過多方的勸說,他參加了莫斯科學術(shù)舞蹈學校男班的教學。鮑里斯?阿基莫夫(Boris Akimov)在后來關(guān)于馬里斯的回憶錄中寫道:“埃琳娜?尼古拉耶夫娜?謝吉耶夫斯卡婭(Elena Nikolaevna Sergievskaya)老師意外地向我們宣布,以后我們兩年的實驗課將由馬里斯?利耶帕教授?!碑厴I(yè)班的六名學生畢業(yè)后,馬里斯開始教授古典雙人舞。一直任教到1980年。馬里斯去了其他國家,在那里他開設(shè)了大師班,例如,在紐約,倫敦,柏林。
從60年代中期開始,這位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作開始走向成熟,與此同時,1964年,尤里?格里戈羅維奇擔任莫斯科大劇院新的藝術(shù)總監(jiān)并開始與其合作,一開始發(fā)展順利。1965年,格里戈羅維奇將他編導著名芭蕾舞劇《愛的傳說》從基洛夫芭蕾舞團搬到莫斯科大劇院上演。馬里斯在這場表演中創(chuàng)造了他在蘇聯(lián)芭蕾舞劇中最好的角色之一——弗卡德。
1964/1965演出季,在大劇院演出的劇目包括: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實驗性啞劇芭蕾舞劇《士兵與魔鬼的故事》,它結(jié)合了舞蹈、舞劇、歌唱和歌詞。開始排練士兵這個角色后,馬里斯在排練中“轉(zhuǎn)換”成魔鬼的多方面形象,并“使”他成為中心人物。
1968年,成為馬里斯人生中的“明星”年。這年,格里戈洛維奇特別為他編導的新版芭蕾舞劇《斯巴達克斯》首演,馬里斯想飾演主角,但格里戈洛維奇讓他飾演羅馬指揮官克拉蘇一角。最初,馬里斯想按照瓦伊諾年版本的方式來表演《斯巴達克斯》,克拉蘇一角在之前所有芭蕾舞劇版本中都是次要的角色,通過啞劇的方式來詮釋。格里戈洛維奇這次決定用適合舞蹈來呈現(xiàn)這個角色,并在工作過程中把這個角色委托給了馬里斯,演出的成功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1970年,由于馬里斯飾演克拉蘇一角,他被授予蘇聯(lián)文學和藝術(shù)領(lǐng)域的最高國家獎——列寧獎。
1970年,馬里斯在尤里?格里戈洛維奇編導的新版本《天鵝湖》中飾演齊格弗里德王子。60年代末- 70年代初是大劇院在世界各地成功巡演的時期,包括在主要的芭蕾國家-法國,英國和美國。在這些巡演中,馬里斯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在1970年代,他與格里格洛維奇的關(guān)系已開始大大惡化。那時,后者成為全劇院的獨裁者,所以他們的沖突加劇,影響馬里斯在莫斯科大劇院演出。
但最終的沖突是馬里斯于1978年12月在接受《真理報》采訪時,他強烈批評了尤里?格里戈洛維奇在劇院里獨裁的管理方式和關(guān)于新芭蕾舞劇中舞蹈編排水平的強硬言論,但格里戈洛維奇沒有原諒馬里斯對他的冒犯。
自從在《天鵝湖》中飾演齊格弗里德王子之后,馬里斯在格里戈洛維奇編導的芭蕾舞劇中沒有得到一個新角色;他參加了《恐怖的伊萬》的排練,但沒有機會飾演其中的庫爾布斯基,在新版的《雷蒙達》、《羅密歐與朱麗葉》、《伊凡雷帝》和《安加拉河》中也沒有得到角色。因格里戈羅維奇編導的新作品中卻沒有他,從此,馬里斯只能在過去作品中飾演角色。
在接下來的14年里,他只參加了4次新作品的演出。1972年,馬里斯在由羅蒂翁?謝德林(Rodion Shchedrin)作曲;瑪婭?普利謝茨卡婭、納塔利亞?伊萬諾夫那?里仁科(Natalia Ivanovna Ryzhenko)、維克托?維克托羅維奇?斯米爾諾夫-格洛文諾夫(Viktor Viktorovich Smirnov-Golovanov)編導的《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首演中飾演渥倫斯基;在1976年又出演了《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寧一角。馬里斯于同年在格里戈羅維奇新版《睡美人》(Sleeping Beauty)中飾演德西里王子。 1977年,馬里斯在莫斯科大劇院演出由哈恰圖良的侄女卡倫?哈恰圖良(Karen Khachaturian)作曲的兒童芭蕾舞劇《洋蔥頭和他的朋友》(Chipollino)中飾演檸檬王子(由根里克?亞歷山德羅維奇?馬約洛夫(Genrik Alexandrovich Maiorov)編導),這是他在莫斯科大劇院飾演的最后一個重要角色。
在俄羅斯戲劇藝術(shù)學院(Russian Institute of Theatre Arts – GITIS)編舞系完成學業(yè)后,于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歌劇院和芭蕾舞劇院上演了芭蕾舞劇《唐?吉訶德》和幾部小形的芭蕾。
在他40歲生日那天,第一次在雅典古老劇院的舞臺上出演了芭蕾舞劇《卡門組曲》中何塞。 1977年,馬里斯在丹麥演出的《巴赫奇薩拉伊的泉水》中飾演吉列伊的,在冰島演出的芭蕾舞劇《為愛而愛》(Love for Love)中飾演克勞迪奧。但是,在莫斯科大劇院舞臺上無法展現(xiàn)這些角色。1978年,馬里斯在瓦伊諾年編導的無情節(jié)芭蕾舞劇《這些迷人的聲音……》中飾演獨舞者,并于1979年在澳大利亞巡回演出《吉賽爾》中飾演漢斯,但觀眾在莫斯科大劇院的舞臺上看不到他所飾演的漢斯一角。
1977-1979年,馬里斯在俄羅斯中央音樂廳準備自己的“創(chuàng)意之夜”晚會,在那里,他特別演出了《卡門組曲》中的何塞,并首次在蘇聯(lián)演出了由阿什頓編導的芭蕾舞劇《希爾維婭》中的“雙人舞”。
1980年,馬里斯在莫斯科大劇院工作了20年后,被格里戈羅維奇以最無禮的方式解雇了,是有一天早上,馬里斯來到莫斯科大劇院的時候,偶然得知這一消息的,他在布告欄上看到了一張解雇他的命令,同時解雇的還有——瑪雅?普利謝茨卡婭;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夫(Vladimir Vasiliev)以及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馬克西莫娃(Ekaternia Maximova);格里戈羅維奇的妻子納塔莉婭?別斯梅爾特諾娃(Natalia BesSmertnova)(只是象征性的解雇,因為不久又回到莫斯科大劇院工作),此后,馬里斯的健康開始出現(xiàn)了嚴重問題。
馬里斯是蘇聯(lián)人民藝術(shù)家,為莫斯科大劇院貢獻了20多年的生命,他來到劇院,因為沒有通行證,門衛(wèi)不讓他進去,他認為這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在那之后,他不得不向他的同事借了一張通行證,以便偷偷地去劇院,參加他的兒子安德里斯?利耶帕(Andris Liepa)的排練,當時安德里斯正在為芭蕾舞比賽做準備。
馬里斯與編舞家鮑里斯?埃夫曼(Boris Eifman)的新芭蕾舞團積極合作了一年,在芭蕾舞劇《白癡》(Idiot)中飾演羅戈任并與獨舞家阿拉?奧西彭科(Alla Osipenko)在《親筆簽名》(Les Autographes)中一起跳舞,飾演羅戈任一角,首演是于1981年6月在美國國會大廈的舞臺上。同年,他在奧林匹克村的大音樂廳組織了自己的幾場““創(chuàng)意之夜”演出,度過了一個充滿創(chuàng)意的夜晚并在企業(yè)演出中登臺演出。
兩年的時間足以讓他想念自己的祖國,再次回到莫斯科。這時,格里戈羅維奇試圖阻止馬里斯拍攝傳記電影,1982年,在沒有夢想的情況下生活了兩年之后,他給蘇聯(lián)文化部長彼得?德米切夫(Pyotr Demichev)寫了一封信,希望他們能聽到他的聲音。在信中,他試圖描述當時在莫斯科大劇院的情況。他的聲音被聽到了,而且根據(jù)文化部長的個人命令,他被允許在他最喜歡的舞臺上表演,為此他一度幾乎付出了一切。
經(jīng)過兩年的流亡,1982年3月28日,他最后一次回到了莫斯科大劇院的舞臺上,但那天晚上,他在芭蕾舞劇《斯巴達克斯》中飾演克拉蘇,這是馬里斯在他心愛的劇院舞臺上的最后一次演出,演出結(jié)束后,觀眾起立持續(xù)鼓掌了30分鐘,女人們高興得哭了,男人們站著默默地鼓掌,但最終大劇院芭蕾舞團藝術(shù)委員會判定舞者不合適,同事們不愿或無法抵抗在劇院里獨裁的格里戈洛維奇(這時藝術(shù)家為45歲),就這樣,馬里斯臉上最后一絲笑容消失了——于是他向觀眾告別,他的夢想將永遠消失。他拒絕退休,但最后,劇院管理層把他在莫斯科大劇院當芭蕾舞演員的女兒伊爾澤?利耶帕(Ilze Liepa)召來參加談判,商討他的退休事宜,為了他的女兒的前途,他沒有與管理層發(fā)生爭執(zhí),而是決定離開莫斯科大劇院。
然而,他的芭蕾藝術(shù)生涯仍然在繼續(xù)。他教書,演電影,與各個劇院合作,撰寫文章和書籍,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并沒有因此而結(jié)束,但是沒有什么可以取代他最喜歡的莫斯科大劇院。有時也只好求助于酒精的麻醉。
馬里斯有各種各樣的愛好,但無論如何,很多愛好都可以歸結(jié)為創(chuàng)造力。他參加過電影表演,不僅是舞蹈演員,而且是戲劇演員。他還用粘土雕刻,喜歡游泳。在整個創(chuàng)作生涯中,馬里斯積極與新聞界合作,在報紙,雜志中撰寫文章,撰寫的自傳《我想跳舞一百年》(1981年)和《芭蕾的今天和明天》(1986)在里加出版。
作為電影界的舞者,馬里斯首次出現(xiàn)在1969年由謝爾蓋?埃夫拉什維利(Sergei Evlashvili)導演的電影芭蕾《哈姆雷特》中跳舞(肖斯塔科維奇作曲,維克多?卡姆科夫(Viktor Kamkov)編舞))。馬里斯也很有才華,瓦萊里?魯賓奇克(Valeri Roubintchik)讓他在1971年他導演的歷史電影《獅子陵》(Tombe de Lion)中飾演維斯拉夫親王。1972年,馬里斯上演了他所有作品中最有表現(xiàn)力的一部,在亞歷山大?斯托珀(Alexandre Stolper)編導的電影《第四人生》(Le Quatrième)中上演了一出芭蕾迷你劇,他自己稱之為3分鐘的“伊卡洛斯”(Icarus)。1974年,在由亞歷山大?拉波里(Aleksandr Lapaouri)和尤里?薩科夫(Youli Saakov)導演的電影芭蕾《你的名字》(Ton nom)中飾演的亨利。 1976年,馬里斯出演了莫斯科大劇院的電影芭蕾《斯巴達克斯》(由瓦迪姆?德貝涅夫(Vadim Derbenev)和尤里?格里戈羅維奇導演)中飾演克拉蘇,他因飾演克拉蘇一角,被授予蘇聯(lián)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1977年,在由希金斯(Higgins)根據(jù)蕭伯納的戲劇《皮格馬利翁》(Pygmalion)改編的電影芭蕾舞《加拉提亞》(Galatea)(亞歷山大?貝林斯基(Alexandre Belinski)導演)中飾演的角色毫無疑問是成功的。1980年,他為電影《生日音樂》擔任舞蹈指導。1985年和1986年,他還在在娜塔莉亞?邦達喬克(Natalia Bondartchouk)執(zhí)導的電影《小鹿斑比的童年》和《小鹿斑比的少年時代》中飾演小鹿斑比父親。1986年,他參演了由尼古拉?伯利亞耶夫?qū)а莸模∟ikola?Bourlia?ev)電影《萊蒙托夫》(Lermontov)并飾演尼古拉斯一世和艾恩?查克馬利耶夫(A?an Chakhmaliev)《神話》(Mythe)。1988年,他參演了由尼古拉?扎塞涅夫?魯?shù)强疲∟ikola? Zasenev-Rudenko)導演的《地獄之路》(Studio Dovjenko)。
1983-1985年,馬里斯離開了他的家鄉(xiāng)劇院,應保加利亞政府的邀請,馬里斯在索菲亞人民歌劇院芭蕾舞團擔任藝術(shù)總監(jiān),在保加利亞呆了兩年。在那里上演了兩部芭蕾舞劇——《堂?吉訶德》和《睡美人》。在《睡美人》中,馬里斯在芭蕾舞劇中扮演了最后一個角色——國王弗洛雷斯坦和邪惡的仙女卡拉波斯。
此后,馬里斯陷入了嚴重的抑郁。雖然一段新的婚姻,或者另一個孩子——一個女兒的出生,都不能使他擺脫這一切。在那些日子里,他在日記里寫下了以下幾行字:“絕望……為什么要等待,活著,是嗎?……我在家里閑坐了幾天,然后自殺,希望能在夢中美美地死去。這是我現(xiàn)在唯一能夢想的事情?!?/p>
1986年秋天,當里加歌劇院的舞蹈編導職位空缺時,馬里斯提出了申請,但遭到了拒絕。此外,他想在里加蒂卡亞(Tikhaya)大街上建立一座新的芭蕾舞劇院,因為對此不被信任,接到來自上面命令,計劃沒有被允許實現(xiàn),甚至連當時擔任拉脫維亞共和國文化部長雷蒙?保爾斯(Raymond Pauls)對人們所熟知的舞蹈家局勢也無法產(chǎn)生影響。這一切使馬里斯陷入困境,但是在那時候,蘇聯(lián)首都莫斯科市議會的決定成了救命之路:它被允許在莫斯科創(chuàng)建馬里斯?利耶帕芭蕾舞團,由馬里斯擔任藝術(shù)總監(jiān);莫斯科大劇院的前性格舞藝術(shù)家謝爾蓋?拉德琴科(Sergei Radchenko)將擔任團長(后來在謝爾蓋?拉德琴科的指導下變成了“節(jié)日芭蕾舞團”)。經(jīng)過長時間的準備,芭蕾舞團終于選拔了一批舞者。在1989年3月4日,在“蘇聯(lián)文化”有一則為馬里斯?利耶帕芭蕾舞比賽中打的廣告中告知將于3月15日舉行。但是在1989年3月26日,馬里斯因心肌梗塞在莫斯科去世,享年52歲。
眾所周知,這位傳奇的芭蕾舞者死在了救護車上。但他們說,在前一天,他去心愛的莫斯科大劇院時,保安拿走了他的通行證,不讓他進入辦公室。就在那一刻,男人的那顆心臟再也無法承受了(所以,有人說馬里斯的英年早世是受到格里戈羅維奇的迫害造成的)。
但是即使在馬里斯去世后,差不多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大家都在為一個告別明星的地方而斗爭,圍繞他的靈柩是否被允許安放在莫斯科大劇院,他的朋友們付出了難以置信的努力。嘉麗娜?烏蘭諾娃與當時的國家領(lǐng)導人有著廣泛的聯(lián)系,她在這件事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最終,僅僅5天后的3月31日,獲得了許可,靈柩被安放在莫斯科大劇院的大廳里,旁邊就是展示他20年來最偉大藝術(shù)作品的舞臺,成千上萬的人隨后來到莫斯科大劇院,向這位杰出的舞蹈家告別。他們的人數(shù)如此之多,安魂曲似乎要一直放到深夜。
他被安葬在莫斯科的瓦干科夫斯基(Vagankovskoye)公墓的第12段,緊挨著著名的編導亞歷山大?戈爾斯基(Alexander Gorsky)的墳墓旁。

在里加的大公墓里,他父母的墓旁立著一個紀念碑,上面寫著:“馬里斯?利耶帕他不在了。”
在他職業(yè)生涯鼎盛時期,馬里斯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出色的男舞者之一,也是在芭蕾舞團中擔任各種職務(wù)最全能的舞者之一。以至于瑪雅?普利謝茨卡婭在很久以后談到與他作為合作舞伴的時候會說:“馬里斯是天生的舞者。困難沒有阻止他。他總是知道如何利用機會,從不停止自己的工作,同樣的跳躍能練習數(shù)小時。他帶著一定的幽默感表演了他所有的角色,但總是很優(yōu)雅。我對我合作舞伴的感覺如此之深。”作為一名才華橫溢的芭蕾舞演員,馬里斯?利耶帕一直是許多人的偶像。
1996年,由他的兒子安德里斯?利耶帕及女兒伊爾澤?利耶帕和瑪麗亞?利耶帕(Maria Liepa)(女演員和歌手)創(chuàng)立了馬里斯?利耶帕促進舞蹈藝術(shù)發(fā)展基金會成立
現(xiàn)在,由他的孩子們創(chuàng)辦的馬里斯?利耶帕紀念音樂會,每年都在他的生日那天于拉脫維亞國家歌劇院舉行。
?
二 .個人生活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瑪雅?普利謝茨卡婭。他們于1956年結(jié)婚,當時他20歲,她31歲。但是普利謝茨卡婭和馬里斯只在一起生活了三個月。
后來,他在拍攝電影時,在從里加起飛的飛機上相遇到了莫斯科戲劇劇院的女演員瑪格麗塔?芝古諾娃(Margarita Zhigunova,生于1937年)。這段浪漫經(jīng)歷發(fā)展成了持久的婚姻,他們生了兩個孩子——一個是兒子安德里斯?利耶帕(生于1962年))和一個女兒伊爾澤?利耶帕(生于1963年)。兒子和女兒都跟隨著父親的腳步,兒子成為編導和芭蕾舞演員;女兒成為芭蕾舞演員。他們在一起生活了20多年,但瑪格麗塔?芝古諾娃最終還是累了——一方面是為了丈夫犧牲了自己,另一方面是他不安的性格和爆發(fā)感情,最后是他經(jīng)常兼職寫小說,最終于1980年離婚。
在70年代后期,馬里斯與莫斯科大劇院芭蕾女首席妮娜?塞米佐洛娃(Nina Semizorova,生于1956年)進行了巡演,與她開始了婚外戀。不久,馬里斯離開家人并于1980年與比他小二十歲的塞米佐洛娃結(jié)婚。但是,這段婚姻卻是脆弱的。1985年,在塞米佐洛娃的倡議下,這對夫妻離婚,盡管他們已經(jīng)很久沒有住在一起了。
馬里斯的第四任妻子是在莫斯科大劇院擔任服裝設(shè)計的尤金?舒爾茨(Eugene Schulz),她為他縫制了所有的演出服裝。正是與尤金?舒爾茨一起度過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幾年。在他去世前不久,甚至還向她求婚,但他們?nèi)匀粵]有時間結(jié)婚。他們有一個女兒瑪麗亞?利耶帕(生于1979年),但因為在那個時候,承認一個名人有私生子就等于事業(yè)的失敗,所以,他把最小的女兒的存在隱瞞了很長一段時間。
馬里斯除了正式婚姻和非正式婚姻,他還與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Leonid Ilyich Brezhnev)的女兒加林娜?勃列日涅娃(Galina Brezhneva)保持著很長的愛昧關(guān)系,風雨如磐,她比馬里斯大11歲。
?
?
三 . 演出的作品一覽
A.在拉脫維亞歌劇和芭蕾舞劇院:
1955年-《自由的薩克塔》中的小孩(J.雷尼斯?斯佩萊朱編導)
1955年-《萊瑪》(Laima)中的尼基塔(Nikita)
1955年-《雷蒙達》中的獨舞(佩蒂帕版本)
1956年-《海盜》中的獨舞(佩羅/佩蒂帕版本)
1956年-《天鵝湖》中的齊格弗里德王子(佩蒂帕版本)
1979年-《卡門組曲》
?
B.在莫斯科音樂劇院:
1956年-《天鵝湖》中的齊格弗里德王子(弗拉基米爾?布爾梅斯特編導)
1956年-《巴赫奇薩拉伊的泉水》中的瓦茨拉夫(羅斯蒂斯拉夫?維拉蒂米羅維奧奇?扎哈羅夫編導)
1956年-《埃斯梅拉達》中的菲比斯(弗拉基米爾?布爾梅斯特編導)
1957年-《圣女貞德》中的萊昂內(nèi)爾(弗拉基米爾?布爾梅斯特編導)
1957年-《海盜》中的康拉德
1958年-《森林童話》中的牧羊人(阿列克謝?維薩里奧諾維奇?奇奇納澤)
1958年-《舍赫拉查德》中的辛巴達(弗拉基米爾?布爾梅斯特編導)
1959年-《施特勞斯風格》中的詩人(弗拉基米爾?布爾梅斯特編導)
?
C.在莫斯科大劇院
1960年-《堂?吉訶德》中的巴西里奧(亞歷山大?亞歷克斯艾維奇?戈爾斯基編導)
1960年-《雷霆之路》中的萊尼(康斯坦丁?米哈伊洛維奇?謝爾蓋耶夫編導)
1961年-古諾歌劇《浮士德》“沃爾普吉斯之夜” 中的酒神(列昂尼德?拉夫羅夫斯基編導)
1961年-《《吉賽爾》》中的阿爾伯特(列昂尼德?拉夫羅夫斯基編導)
1961年-《夜城》中的輕人(列昂尼德?拉夫羅夫斯基編導)
1961年-《天鵝湖》中的齊格弗里德王子(阿薩弗?米賽洛維奇?梅謝列爾(Asaf Michailovich Messer)根據(jù)戈爾斯基版本編導)
1962年-《加雅涅》中的阿爾曼(瓦西里?伊瓦諾維奇?瓦伊諾年編導)
1962年-《生命之頁》中的喬治(列昂尼德?拉夫羅夫斯基編導)
1962年-《斯巴達克斯》中的斯巴達克斯列昂尼德?維尼亞諾維奇?雅科布森編導
1962年-《課堂音樂會》中的獨舞(阿薩弗?米賽洛維奇?梅謝列爾編導)
1962年-《肖邦風格》中的年輕人(福金編導)
1963年-《灰姑娘》中的王子(羅斯蒂斯拉夫?維拉蒂米羅維奧奇?扎哈羅夫(Rostislav Vladimirovioch Zakharov)編導)
1963年-《雷蒙達》中的讓?德?布里耶納(列昂尼德?拉夫羅夫斯基根據(jù)佩蒂帕/戈爾斯基版本編導)
1963年-《睡美人》中的德西里王子(由尤里?格里戈羅維奇根據(jù)佩蒂帕版本編導)
1963年-《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羅密歐(列昂尼德?拉夫羅夫斯基編導)
1964年-《士兵和魔鬼的故事》中的魔鬼
1965年-《愛的傳說》中的弗卡德(尤里?格里戈羅維奇編導)
1967年-《玫瑰花魂》中的花魂(馬里斯?利耶帕根據(jù)福金版本編導,在莫斯科大劇院舞臺上,這首芭蕾舞劇的首位也是唯一的表演者)
1967年-《巴赫奇薩拉伊的泉水》中的瓦茨拉夫(羅斯蒂斯拉夫?維拉蒂米羅維奧奇?扎哈羅夫編導)
1968年-《斯巴達克斯》中的克拉蘇(尤里?格里戈羅維奇編導)
1970年-《天鵝湖》中的齊格弗里德王子(尤里?格里戈羅維奇根據(jù)伊萬諾夫/佩蒂帕/戈爾斯基版本編導)
1972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渥倫斯基(瑪婭?普利謝茨卡婭、納塔利亞?伊萬諾夫那?里仁科、維克托?維克托羅維奇?斯米爾諾夫-格洛文諾夫編導)
1974年-《睡美人》中的德西里王子(由尤里?格里戈羅維奇根據(jù)佩蒂帕版本編導)
1976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寧(瑪婭?普利謝茨卡婭、納塔利亞?伊萬諾夫那?里仁科、維克托?維克托羅維奇?斯米爾諾夫-格洛文諾夫編導)
1976年-《巴赫奇薩拉伊的泉水》中的吉列伊(羅斯蒂斯拉夫?維拉蒂米羅維奧奇?扎哈羅夫編導)
1976年-《為愛而愛》中的克勞迪奧(V.博卡多羅(V. Bokkadoro)編導)
1977年-《洋蔥頭和他的朋友》中的檸檬王子(由根里克?亞歷山德羅維奇?馬約洛夫編導)
1978年-《這些迷人的聲音……》中的獨舞(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夫編導)
1979年-《吉賽爾》中的漢斯(佩羅/科拉利/佩蒂帕版本)
?
?
D.列寧格勒埃夫曼新芭蕾舞團
1981年-《白癡》中的羅戈任(鮑里斯?埃夫曼編導)
1981年-《音樂簽名》中的獨舞(鮑里斯?埃夫曼編導)
1955年-《舞姬》中的索羅爾
1979年-《希爾維婭》中的“雙人舞”
1981年-《斯巴達克斯》中的克拉蘇
?
?
四 . 所獲獎項和榮譽:
1957年-獲得莫斯科第六屆世界青年節(jié)和第一屆芭蕾舞蹈比賽中金牌
1962年-獲得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獎?wù)拢ㄔ诹邪耗岬?維尼亞諾維奇?雅科布森編導的《斯巴達克斯》飾演同名角色)??????
1964年-獲得俄羅斯蘇維埃聯(lián)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榮譽藝術(shù)家
1968年-獲得拉脫維亞共和國人民藝術(shù)家
1969年-獲得俄羅斯蘇維埃聯(lián)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藝術(shù)家
1970年-獲得列寧獎(因在由尤里?格里戈羅維奇編導的《斯巴達克斯》中飾演克拉蘇一角)
1971年-獲得巴黎舞蹈學院瓦斯拉夫?尼金斯基最佳舞者獎(因在《吉賽爾》中飾演阿爾伯特一角)
1977年-獲得巴黎舞蹈學院馬里于斯?佩蒂帕獎
1976年5月25日-獲得蘇聯(lián)人民藝術(shù)家(在發(fā)展蘇聯(lián)音樂和舞蹈藝術(shù)以及與莫斯科大劇院成立200周年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1981年-獲得第四屆國際芭蕾舞比賽中獲得金牌
1986年-獲得人民友誼獎?wù)?/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