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抑郁,補益肝氣,溫養(yǎng)肝陽。人為什么會抑郁?我從臨床來觀察,有兩種病機比較多見
預防抑郁,補益肝氣,溫養(yǎng)肝陽。人為什么會抑郁?我從臨床來觀察,有兩種病機比較多見。一為肝氣虛;二為肝陽虛。 一則,肝氣虛則抑郁 中醫(yī)重視人體之“氣”,氣旺則正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若氣虛則正虛,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一旦肝氣虛,就可能出現抑郁。 臨床上我觀察到,有的抑郁癥患者,往往其左關脈沉軟無力,就是肝氣不足的表現。除此之外,肝氣虛還會表現為:脅肋虛悶,或墜脹,精神憂郁,膽怯,視物不清,或眼前幻影,四肢麻木,或痿弱無力,等等。而且,肝氣虛的人普遍精神和精力不足,易累,時會出現莫名其妙的乏力,甚至表現為疲勞綜合癥,平時伴有自汗,性欲減退等癥狀。 怎么辦?我的方法是:一則,心理疏導,這非常重要。中國傳統文化強調:“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患了抑郁,當然先要正心、修心、養(yǎng)心,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病人自己要有正信正念。所以說,必要的心理疏導是一定要做的。我常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來疏導病人的心理,我認為這比西方的心理學更究竟,更徹底,效果更好; 二則,中醫(yī)調理,特別是湯藥與針灸相結合。湯藥方面可考慮用逍遙散加減,其中一定要加生黃芪50-100克。生黃芪有非常好的補肝氣之功。關于這一點,民國大醫(yī)張錫純曾言:“凡遇肝氣虛弱不能條達,用一切補肝藥皆不效,重用黃芪為主,少佐理氣之品,服之覆杯即見效驗?!蔽曳磸万炞C于臨床,張氏的這個用藥方法非常有效,值得重視。 同時,建議用針灸。針灸能平衡陰陽,調和臟腑,疏通經絡,暢和氣血,扶正祛邪,安定神志。所以說,針灸治療抑郁不但能消除癥狀以治標,還可以改善體質以治本。我臨床觀察到,針灸治療抑郁會取得非常驚人的療效,有的病人剛剛針上就說,抑郁瞬間消除,非常神清氣爽;有的病人針灸后如大夢一場,之后即精神清爽起來。我認為針灸治療抑郁的療效非常高,在調暢情緒,舒暢肝氣時用上針灸,可以大大提高療效。 二則,肝陽虛則抑郁 臨床觀察抑郁癥患者,不少患者存在倦怠乏力、手足不溫、肢體麻木、行動遲滯、口淡口苦、納谷不馨、性欲減退等癥狀。這不但有肝氣虛,還存在著肝陽虛的病機。 《內經》明言:“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如何補肝?酸補肝體,辛補肝用,甘緩其中。比如,用白芍、酸棗仁、枸杞、桑椹等酸味藥補肝之陰血,以合肝欲酸之性,這是補肝體;用桂枝、吳茱萸、細辛、附子、肉桂、干姜、小茴香等辛味藥溫補肝陽,以順肝欲散之意,這是補肝用;用炙甘草、大棗、小麥、生地等甘味藥緩肝柔肝,這也暗合肝體陰用陽,藏血而主疏泄之性。 補肝陽可以養(yǎng)肝血嗎?當然可以。明代大醫(yī)張景岳明言:“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以酸補肝體,用辛補肝用,陰陽雙補,其中即喻有陰中求陽之意。 我常用藥方是桂枝湯。其中以桂枝、生姜辛補肝用,溫肝之陽;以白芍酸補肝體,養(yǎng)肝之陰;炙甘草、大棗甘緩其中,合辛甘化陽、酸甘化陰之意,使肝陰得充肝陽得用。 若肝陽虛較甚者,亦可加重桂枝用量,以溫其陽,這類似于桂枝加桂湯,但目的不是降逆氣,而在于溫補肝陽以治抑郁。近賢劉渡舟亦曾提出肝陽不足則肝魂不振,疏泄不及,精神悒悒不樂,頭痛目眩,胸脅滿悶,懶言善太息,神疲氣短,肢冷便溏,并采用桂枝加桂湯治療,重用桂枝以疏肝木之逆,普溫肝陽之虛。 另外,此方亦可加龍骨牡蠣。龍骨、牡蠣能鎮(zhèn)攝收澀虛浮之陽,對肝陽虛且虛陽浮越,出現煩躁者尤為合適。 臨床常用烏梅丸治療肝陽虛證。肝陽虛往往兼有郁火,形成虛性亢奮。治此類病證既不可過溫其陽,亦不可過清其熱,總需寒熱兼顧,溫清并施。而烏梅丸正好是治療肝陽虛、相火郁而化熱、寒熱錯雜之方,此方攻補兼施、寒熱并用,既可益厥陰之體,又能宣厥陰之用。我臨床體會,此方治肝陽虛性抑郁焦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