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 虛偽缺德無恥的薛寶釵,為何被吹捧成賢德高士君子淑女?

大家好,因為最近有總有人來跟我說薛寶釵是艷冠群芳牡丹花,是山中高士晶瑩雪,是賢德蘅蕪君,是古代淑女標(biāo)準(zhǔn)……著實是把我給惡心到了。
還有人說我用現(xiàn)代眼光解讀古代小說,苛責(zé)薛寶釵的,也有人說我過于封建,給薛寶釵安的罪名都是莫須有的。
那么今天就來一起看看古往今來,到底什么樣的人才配被稱為君子和淑女?古代人的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現(xiàn)代人的眼光又是怎樣的?
一、什么人才配被稱“君子”?她明明是個輕狂虛偽,缺德無恥的小人
君子,是中國文化中一種獨特的理想型人格。
君子最重要的品質(zhì)就是德行高尚,為人處世講究仁義禮智信;與君子對立是小人,但是小人卻并不一定是壞人,而是包括一些德行夠不到君子的普通人,只有比較壞的小人才具有缺德,為人處世虛偽、無恥、貪婪、陰險、唯利是圖、見利忘義等特點。
首先來看君子的德行。
孔子在《論語》中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p>
翻譯一下就是說君子能遵紀(jì)守法,堅持良好的個人品行操守,也能有利人,利他,利天下的仁愛之心,小人只知道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貪圖私利。
魏徵在《十漸不克終疏》里說:“君子之懷, 蹈仁義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讒佞以為身謀?!焙蜕厦孢@話一個意思。
所謂君子之德,可以理解為善良仁愛,是儒家要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那么薛寶釵是懷德的仁愛君子嗎?顯然不是呀!
她面對平時交好的丫鬟金釧跳井冤死,她冷漠無情的吃著“人血饅頭”獻(xiàn)投名狀,給王夫人洗地,說金釧是個糊涂人,死了也不可惜,不過多給幾兩銀子發(fā)送。
她在賈府管家理事的時候,爭權(quán)奪利,僅憑她派出自己的大丫鬟鶯兒和寶玉的心腹小廝拜把子,她自己又給茗煙的娘謀肥差,顯然可見她就是個自私冷漠,見利忘義的小人呀,畢竟“君子喻于義, 小人喻于利”不是嗎?
再來看君子的行為習(xí)慣,“君子慎獨,不欺暗室?!薄熬映扇酥溃?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意思就是說道德高尚的君子在獨處的時候,也能夠堅守底線,不會因為沒有人監(jiān)督而做虧心事。君子會盡己所能的做好事,行善事,只有那些品行敗壞的小人才會挑撥離間,助紂為虐,惡意誹謗中傷別人。
那么薛寶釵是慎獨又成人之美的君子嗎?顯然也不是呀!
她在滴翠亭偷聽丫鬟小紅私通賈蕓的私密丑事上癮,結(jié)果差點被抓了個現(xiàn)行,直接就嫁禍栽贓給林黛玉,說林黛玉在亭子邊上玩水,說林黛玉躲進(jìn)了亭子里,還詛咒說林黛玉鉆山洞被蛇咬。
她在王夫人面前當(dāng)綠茶給林黛玉穿小鞋,屢次挑撥留下陪母親吃飯,想要緩和王夫人和黛玉關(guān)系的賈寶玉去追去哄林妹妹;甚至追到賈母屋里,去林黛玉面前又提起之前的尷尬事。
然后君子還有哪些特質(zhì)呢?“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有禮,貴其身而后能及人”、“君子矜而不爭”、“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周而不比”等等。
我們一條一條來看:“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這話是孔子說的,很多人以為只要“明哲保身”,無功無過、唯唯諾諾,好好先生的折中之道就是中庸,這屬于誤會太大了。
簡單概括就是中庸是儒學(xué)所標(biāo)榜的最高道德標(biāo)準(zhǔn);中庸的核心觀點是中正,是和諧,是順應(yīng)自然天性,提高自身修養(yǎng),對待世間的萬事萬物。
中庸是修身哲學(xué),至誠至善才是中庸的最高境界,《中庸》開篇第一章就是講的:“君子慎獨”以及“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dá)道也。”
很明顯薛寶釵不懂得慎獨,也沒有踐行慎獨,滴翠亭嫁禍之事不再贅述。而且她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她在賈母面前譏諷寶黛,用手指著賈府小丫鬟靛兒的鼻子罵人,這就是沒有做到大喜怒哀樂“發(fā)而皆中節(jié)”,失了分寸規(guī)矩。
再來看“君子有禮,貴其身而后能及人”這話出自《左傳》,直白來說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這都是君子知禮的表現(xiàn)。
薛寶釵表面上裝的挺有禮的,端莊嫻雅,不妄言輕動,坦然自若。但實際上她私下里需要去攻略賈寶玉的時候完全不知禮法為何物,甚至連基本的禮貌也不講了。
一個講禮法的古代淑女,絕不會在大表弟面前解開排扣,拿出金鎖讓他趴在自己的身前看,以至于聞到她身上的香味。
一個有禮貌的古代淑女,也不會不分早晚往表弟的屋里跑著打卡,三更半夜去探訪醉漢,坐著說笑不舍得走。
不論古今,一個有禮貌,自尊自重自愛的成年女孩子,也不會大夏天中午不回自己屋里休息,獨自一個人跑到十幾歲的大表弟的臥室里去??匆娙思已诀叨妓缬X了還往里闖,看見表弟穿著薄紗睡衣睡得正香也不懂回避,還跟襲人聊天,襲人給她騰地方,她就坐在賈寶玉的床沿上,孤男寡女的給寶玉繡起了貼身穿的鴛鴦肚兜。
結(jié)果就是賈寶玉的丫鬟晴雯都罵她沒點數(shù)了,賈寶玉甚至認(rèn)為是他褻瀆了薛寶釵,但薛寶釵完全不在意,可見她不守禮,也不自重自愛。
《論語》又說:“君子矜而不爭”,德行高尚的人莊重而不與別人爭執(zhí),合群而不結(jié)黨營私。
薛寶釵可太喜歡往自己身上打高光了,不管是海棠社、菊花詩、螃蟹詩還是蘆雪庵詩社,或者惜春畫畫等情節(jié)里可沒人比她更愛賣弄才干,積極踴躍,瞎摻和,出風(fēng)頭,打壓別人,表現(xiàn)自己,都是她的拿手好戲。
哪怕只看過原文這幾個橋段里薛寶釵的真實表現(xiàn),也絕不可能認(rèn)為她是隱逸淡泊無爭的女子,真正的“隱逸淡泊無爭”的才女,守禮本分的大家閨秀,古代淑女,作者也有寫的,那就是邢岫煙呀,是李紋李綺呀。
而且薛寶釵可太懂得拉攏人心,結(jié)黨營私那一套。一進(jìn)賈府就四處籠絡(luò)人脈,各種送小恩小惠,親自陪賈府的小丫頭子們嬉皮笑臉的做游戲,只為了讓這些人幫她傳播一下:“寶姑娘行為豁達(dá),隨分從時,林姑娘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比不上寶姑娘”。
要不是薛寶釵實在夠努力,收買引導(dǎo)了輿論,賈府哪些下人奴才們那么不開眼,敢認(rèn)為勛貴千金林黛玉不及破落商賈之女薛寶釵?還讓親哥打死人命,前來避難的寶姑娘能“大得下人之心”?難道賈府的下人這么沒見過世面,沒見過真正的大家閨秀淑女,只被金陵一霸家的“霸氣”折服了不成?這就是怪事一樁。
更別提后來薛寶釵一看花襲人仇視林黛玉吃飛醋,就要“套問她年紀(jì)家鄉(xiāng)等語,留神窺察”加以利用,后來更是來往密切,送戒指,送石榴裙。還舍出自己的大丫鬟鶯兒去勾搭賈寶玉的心腹小廝茗煙,360°無死角圍攻監(jiān)督賈寶玉的私生活。
薛寶釵這些行為哪里又配稱為君子?簡直是大有“奸賊”的做派,畢竟直偷寶玉偷不動,所以才想出這些歪心邪意的狐媚子花招來。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則容易理解了:君子光明磊落,不藏私心,背后不做陰毒惡事,不需要藏著掖著,光明正大,心胸寬廣,也能包容別人的過錯,也不計較個人得失,小人就相反,心胸狹隘,整天汲汲營營,窺探四周,查探所有能夠利用的信息要加以利用,費盡了心機(jī)。
《紅樓夢》第四十五回里,薛寶釵和林黛玉緩和關(guān)系,林黛玉對薛寶釵坦誠相待。
黛玉嘆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dāng)你心里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p>
林黛玉這種能自省己身的行為就是君子坦蕩蕩的真實寫照,事無不可對人言,真誠待人自當(dāng)言無不盡。林黛玉敢說出自己以前對薛寶釵的看法,也能說出自己對薛寶釵此時關(guān)懷的感激。
但是薛寶釵又有幾分真心呢?除了那句同病相憐的“我也是和你一樣”,她仍舊在處處算計,為了讓黛玉收下她的燕窩,而不是找賈母要燕窩,她故意說什么:“每年間鬧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不是個常法?!眮硖狳c林黛玉寄人籬下,諸事不便,幸虧林黛玉知道她說的是事實,根本也不計較。
而薛寶釵那一句:“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應(yīng)候罷了。”已經(jīng)說盡了她日常在賈府的經(jīng)營,作者還生怕我們看不懂,特意又詳細(xì)寫她每天搞公關(guān)有多么忙碌:
日間至賈母處王夫人處省候兩次,不免又承色陪坐閑話半時,園中姊妹處也要度時閑話一回,故日間不大得閑,每夜燈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寢。
這就是“珍重芳姿晝掩門”的薛大姑娘,因為她根本白天不在家,所以當(dāng)然要掩門。而且就她那個虛假的好人緣,也很少有姊妹們愿意來她的蘅蕪院拜訪,就連寶玉的小丫鬟一聽要去蘅蕪院走一趟,也趕緊找借口躲開。
“君子周而不比”就更有意思一些,這話出自《論語》: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南懷瑾在《論語別裁》里解釋的很好。
他說一個君子的做人處世,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不是說對張三好,對李四則不好,這就不對了,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張三跟自己比較,合適一點,就對他好,不大同意李四這個人,就對他不好,就是“比”。
按照我們通俗的理解就是:品行高尚的君子是不會搞雙標(biāo)的,在為人處事的時候也不會嚴(yán)于律人寬以待己,要是做不到這些,并且認(rèn)為“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階級分明”那就是比而不周了。
那薛寶釵是怎么做的呢?她自己經(jīng)營金玉良緣那就是青云之志,是因為她父親早亡,母親無用,哥哥不爭氣,不得不肩負(fù)起家族重任,不得不攀附豪門求生存,真是一個勵志大女主呀。
但是人家丫鬟林紅玉想要給賈寶玉當(dāng)個姨娘,改變自己為奴的命運(yùn),在她眼里評價就成了:“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鉆古怪東西?!彼粋€金陵破落商賈之女,呆霸王的妹子,想嫁給國公府的嫡孫做正妻,就不是眼空心大嗎?她滴翠亭金蟬脫殼嫁禍栽贓林黛玉就不是刁鉆古怪嗎?
林黛玉看西廂記,牡丹亭那就是犯了忌諱讀禁書,她又讓人跪下又要審人家,她自己七八歲上和家里兄弟姐妹爭相傳閱小黃文,無所不讀那就是可以用來規(guī)訓(xùn)別人的寶貴人生經(jīng)驗呀!
姊妹們作詩就是不務(wù)正業(yè),就是不守女兒家的本分,香菱學(xué)詩就是得隴望蜀。她海棠詩奪魁,菊花詩策劃,螃蟹詩跟風(fēng),柳絮詞要翻出新花樣,談?wù)撫t(yī)學(xué)、佛學(xué)、戲曲、畫畫那就是博學(xué)多才,無所不知,無書不讀,大徹大悟,人間清醒呀!
她被賈寶玉說一句像楊妃立馬翻臉暴怒,平兒都被王熙鳳扇了巴掌,她卻跑去勸人家:“你是個明白人,素日鳳丫頭何等待你,今兒不過她多吃一口酒。她可不拿你出氣,難道倒拿別人出氣不成?別人又笑話她吃醉了。你只管這會子委曲,素日你的好處,豈不都是假的了?”聽聽吧,這說的是人話嗎?
賈寶玉挨打她哭紅了眼睛又親自送藥,親哥挨打她笑著說這樣才好呢;當(dāng)襲人說出懷疑是薛蟠告發(fā)寶玉和優(yōu)伶私通時,薛寶釵立馬又變臉忙給親哥洗白:“到底寶兄弟素日不正,就是我哥哥說話不防頭,一時說出寶兄弟來,也不是有心調(diào)唆?!?/p>
所以薛寶釵是周而不比的君子還是比而不周的小人,作者寫的難道還不夠明顯嗎?
二、薛寶釵這個人物有局限性,要結(jié)合封建社會背景和現(xiàn)代價值觀來思辨
薛寶釵是一個古代女性,她受到封建社會父權(quán)和禮教的制約,她的認(rèn)知和言行都有局限性,這個人物當(dāng)然可以辯證來看。
甚至君子和小人的區(qū)分也不是那么絕對的,甚至同一個人都可以兼?zhèn)溥@兩種人格,比如岳不群一開始就是君子,后來就變成了小人,這是他面對利益的選擇,人心是幽微易變的,人性往往是禁不起考驗的。
但是說了這么多,如果還認(rèn)為薛寶釵是什么山中高士的賢德淑女,是淡泊無爭的正人君子,那么只怕古代真正的君子淑女們都要羞憤而死吧。還是少立什么人淡如菊、博學(xué)多才的人設(shè),搞不好最容易翻車。
《紅樓夢》原文里的薛寶釵根本連君子的腳后跟都不沾邊,裝淑女也是破綻百出,東施效顰。真正的古代淑女該是啥樣就不多說了,免得說多了又都是古代封建禮教對女性的束縛,又要被人說厭女。
但起碼古代的淑女是決不可能給外男執(zhí)壺勸酒、解排扣、露酥臂、繡肚兜的,這不是莫須有啊,這又不是我編造的,作者原文里就這么給薛寶釵安排了這些細(xì)節(jié)呀。
《紅樓夢》里的女孩子并非個個都是好的,只能說她們沒有完美的好人,也沒有十惡不赦的壞蛋,她們因為不完美而真實感人,鮮活生動,但是她們?nèi)诵缘蔫Υ靡膊⒉皇侵档酶桧灥拿篮谩?/p>
在我個人理解看來:薛寶釵的確是志向高遠(yuǎn),學(xué)習(xí)能力強(qiáng),生活態(tài)度積極,她活的不容易,她被封建社會制約不能大展宏圖是值得同情的,但她攀附權(quán)勢,慕強(qiáng)媚權(quán),唯利是圖,自私雙標(biāo),精致利己,動不動就要物化別人,PUA上價值規(guī)訓(xùn)說教,甘做封建禮教的工具人兼代言人也是非常可惡的。
《紅樓夢》里正邪兩賦的人的確是很多的,但我不認(rèn)為薛寶釵算是其中一個,因為她實在是邪的很典型,很具象,至于正的一面基本都是裝出來的,太虛偽了,就是戴著面具假笑,帶著鐐銬跳舞,沒人知道她的底線在哪里,沒人知道她為了實現(xiàn)目的還能做出什么事來。
讀古代小說名著,就是要結(jié)合古代的時代背景,但是要帶上現(xiàn)代的價值觀去批判去思辨。比如《紅樓夢》里“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女性悲劇,那是封建社會造成的苦難。
因為男尊女卑、階級森嚴(yán)的古代背景,書中的女性無論是什么階層出身、年齡、文化水平、容貌美丑、道德高低、是否敢于反叛爭取想要的人生,無一例外,她們?nèi)急桓嗟姆饨ǘY教吞噬,她們沒有資格選擇自己的命運(yùn),也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作為現(xiàn)代女性生活在女性解放,男女平等的新社會,可也別忘記觀察和反思。
我們現(xiàn)代社會女性也依然面臨一些困境:重男輕女的觀念依然在很多人心里根深蒂固,認(rèn)為“女孩兒讀書沒用,不如早點嫁人生孩子”的聲音還少嗎?女性在職場、婚姻、情感中的困擾也不少吧?
也有很多女孩子總想著躺平走捷徑,表面標(biāo)榜“獨立女性”實則內(nèi)心嬌妻的不行,嘴上喊著要做大女主卻費盡心機(jī)想要嫁給有錢人……我們都不是古代人,但我們的身邊從來不缺“薛寶釵”。
我可以尊重祝福薛寶釵的選擇,可以夸贊她積極生活的樣子,甚至就算她攻略賈寶玉,我覺得也算是古代女性勇敢追愛。
但請不要再跑來我私信里一個接一個的吹捧她是什么君子淑女,試圖來給我洗腦,然后還拉黑我,導(dǎo)致不能回復(fù),王熙鳳說的好:“這話沒得叫人惡心”呀,我當(dāng)然不會啐你一臉,但你只會激發(fā)我的創(chuàng)作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