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探險漫游指南No.1:什么是城探共識


對于所有探索者來說,城市探險的活動永遠是無限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探索完所有廢棄地點,盡可能探索更多的廢棄地點與故事,是很多城市探索者一生向往的事情。他們努力的用鏡頭去捕捉神秘的時刻和被遺忘的地方,生怕去的稍晚一些,這個地方就會被破壞或者拆除。

一般一次城市探索包含找點、踩點和探點,去的地方也是那些廢棄的建筑、爛尾樓、雨水排水溝、隧道和一些暫時停用的“非民用建筑”,在這些基礎(chǔ)上還有很多可以歸類于城市探索,比如,一些廢棄且無人問津的古代歷史遺跡、廢棄礦洞、黑暗幽深的洞穴深淵,海中沉沒或者擱淺的船只,遺棄在叢林里的汽車或者火車,城市探險從不局限于某一處特定的地點和事物,世界那么大我覺得還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探廢群體可能主要是感受“末日感”還有探尋城市歷史背后的故事。而爬樓登高群體可能更多是體驗“征服感”。爬樓黨更傾向于去到比較好的位置拍風(fēng)光照,探廢群體爬樓更傾向于到達地標(biāo)建筑物的頂部,感覺就像是“我不依靠關(guān)系或者資本,突破重重障礙,去到了一個一般人到達不了的地方,雖然看似目的不一,但其實還是有很多重疊的地方。

我從朋友那里了解到,美國的一些探險家,行走和攀爬高層建筑,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他們的欲望,所以他們已經(jīng)開始攀爬臨時??空谶\營的火車,當(dāng)然這是極其危險的,我也不確定是否可以歸類于城市探險!而絕大多數(shù)的探險者感興趣最多的區(qū)域,通常還是那些被忽視或禁止向公眾開放的地方。

綜上所述,在這些地點活動是存在著相當(dāng)大不確定性的,畢竟這些地點年久失修無人維護,很多地方存在的危險性甚至都無法評估。據(jù)我所知,一些城市探索者在探索過程中經(jīng)常被困、受傷、最后甚至喪命!所以這也是絕大多數(shù)資深的城市探險者不公布地點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某些國家,城市探險雖然在性質(zhì)上并不違法,但在大多數(shù)國家我們的探索行為,其實已經(jīng)觸及了法律的灰色地帶,所以要知道城市探索并不等同于娛樂,你的行為有可能會隨時會喪命或者觸犯法律。

不公布廢墟地點其實只是普遍被城市探險者認可的共識之一,我本人最早見到有文字明確要求的城探共識,還是在豆瓣的佛跳墻廢墟探索小組的介紹當(dāng)中,這個頻道的主理人老蔣在小組介紹的第二部分共識中是這樣寫的:
一、「愛護廢墟」是小組最基礎(chǔ)的共識:1、不公開廢墟的具體位置 2、不帶走廢墟的任何物品 3、不破壞廢墟的原有樣貌 4、不遺留無法降解的垃圾?我們之所以能看到今天的廢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前人的手下留情,為作為後來者的先行者,我們有責(zé)任也有義務(wù)保持廢墟的原貌。?
二、基於對廢墟的保護,小組不提倡交換,並禁止出售廢墟(出售不存在篩選機制,約等於變相公開廢墟地址,公開存在如下隱患①廢墟有安全隱患和法律風(fēng)險,②對廢墟造成直接破壞,③引起看守人員注意,增加進入難度)。?
備注:佛跳墻廢墟探索小組介紹的第二部分共識中三、四項關(guān)于組隊和分享作品的內(nèi)容與本文闡述城探共識無關(guān),所以并未在本文中提及。

我用簡單的詞語概述下以上提及的幾點共識:不爆點、不偷盜、不破壞、不丟棄和不買賣。這些簡單易懂的道理其實都不難理解,但實際上還真的就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他們最大的疑問就是不爆點是誰定的規(guī)矩!
我在搜索引擎中分別查詢了共識和規(guī)矩的含義,共識的意思為共同的認識。指一個社會不同階層、不同利益的人所尋求的共同價值、理想。而規(guī)矩的意思是規(guī)和矩,指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法度、成規(guī)。

簡單來講自然規(guī)律是規(guī)矩、社會習(xí)俗是規(guī)矩、規(guī)章制度是規(guī)矩,這些規(guī)矩都是需要遵守的?。而共識只是體現(xiàn)了大家對同一事物和目標(biāo)的價值觀和認識,我認為共識只需要大家默認遵守就好了,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一,站的角度和看待問題的的方式也不同,根本就不用爭辯誰對誰錯。

以上所述的這類共識也只是城市探險的文化之一,像“不帶走不破壞”、“帶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腳印”這類的說法還有很多,如果真的不能接受這些,其實那也沒什么,畢竟每個人的價值觀和想法都不一樣,那就只能做到不忘一起摻合,換句糙點的話講就是:能一起玩就一起玩,玩不到一起就各玩各的。
感謝觀看!本文只代表我個人觀點,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