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潔 六代中國圍棋第一人,帶領中國圍棋,實現了中國圍棋的偉大復興!
圍棋發(fā)源于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據說是堯帝教化丹朱所發(fā)明的。在中國的文化歷史上,圍棋作為“琴棋書畫”之一,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圍棋愛好者或說是圍棋高手。例如曹操、謝安等。一直到了清朝康乾時期,中國古典圍棋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黃龍士、范西屏、施襄夏這樣的棋圣級人物。隨著國中國國力的衰弱,中國圍棋也跟著衰落了。而日本圍棋則隨著日本國力的強盛而愈加強盛起來,日本圍棋從日本戰(zhàn)國時期開始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達到了頂峰,號稱圍棋王國。
中國圍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學習日本,一直致力于趕超日本,在數代人數十年不間斷的持續(xù)努力下,終于超越了日本,也超越了韓國,笑傲世界棋壇。
中國圍棋自60年代開始至今半個世紀以來,出現過大致6個領軍人物,也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時代第一人,按時間順序依次是:陳祖德、聶衛(wèi)平、馬曉春、常昊、古力、柯潔。
圍棋運動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水平自然是越往后越高。所以要成為中國的領軍人物就必須要超越上一代領軍人物,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為時代在進步,對手也在進步,領軍人物不僅要超越上一代領軍人物,更要對抗和戰(zhàn)勝世界棋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頂尖棋手,超越的標志主要是要在戰(zhàn)績尤其是國際戰(zhàn)績上,國際大賽戰(zhàn)績超越上一代領軍人物,才能成為公認的領軍人物?!案C里橫”的棋手國內成績再好,也不會得到上下一致的認可。這既是歷代領軍人物的壓力,也是歷代領軍人物的動力。

第一代領軍人物陳祖德九段出生于1944年,是中國第一個戰(zhàn)勝日本九段的棋手,現在大家感覺戰(zhàn)勝日本圍棋九段好像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在90年代之前,日本圍棋代表了世界圍棋的最高水平,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和日本圍棋水平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1961年第二屆中日圍棋友誼賽中,54歲日本女子五段伊藤友惠八戰(zhàn)全勝橫掃當時中國圍棋界所有頂尖高手,而且在比賽中手搖折扇四處巡場,全然沒有把對手放在心上,這大大刺激了剛進入全國圍棋集訓隊的年輕的陳祖德。日本圍棋九段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可戰(zhàn)勝的。
1963年和1965年,陳祖德受先和分先分別戰(zhàn)勝日本杉內雅男九段和巖田達明九段,成為第一個在中國擊敗日本九段棋手的中國人
同時陳祖德開創(chuàng)了中國流布局,成為世界棋壇最流行布局之一。陳祖德在國內維持了超過10年的絕對統治,并曾擊敗過當時三羽烏之一的加藤正夫。
陳祖德九段是新中國圍棋事業(yè)的帶頭人,由于當時世界圍棋大規(guī)模交流還沒開始,中國國內棋戰(zhàn)也少,很多圍棋愛好者對陳祖德九段不是很熟悉,1978年中國圍棋開始進入黃金發(fā)展時期后,擅長力戰(zhàn)的陳祖德實際巔峰期已過,陳九段也曾感慨過自己生不逢時,陳祖德九段并不被視為超一流棋手,但他的實力并不亞于同時代的日本超一流棋手。

第二代領軍人物聶衛(wèi)平出生于1952年,堪稱是中國圍棋史上名氣最大影響力也最大的棋手,1988年被中國棋院封為“棋圣”,多次被國家最高領導人接見,這樣的榮譽和待遇堪稱空前絕后。
聶衛(wèi)平時代前期沒有世界大賽,國內圍棋愛好者對聶衛(wèi)平的印象最深的是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上,實際1974年,聶衛(wèi)平就戰(zhàn)勝日本九段宮本直毅,奠定了國內圍棋第一人的地位。而在1976年,23歲的聶衛(wèi)平在訪日比賽中6勝1負,其中包括藤澤秀行和石田芳夫兩位在任頭銜冠軍,第一次在日本圍棋界刮起了令人膽寒的“聶旋風”。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圍棋代表團唯一的女將孔祥明,也就是聶衛(wèi)平的第一任妻子,對日本女棋手7戰(zhàn)全勝,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女子圍棋第一人。
真正讓聶衛(wèi)平名聲大振,并對中國圍棋發(fā)展影響至為深遠的是聶衛(wèi)平在三屆擂臺賽里的11連勝,包括6次擊敗5名超一流的神跡得到了日本圍棋和世界棋壇的高度認可,11連勝中6場擊敗超一流這樣的成績現在看起來也是不可思議的。
正是中日圍棋擂臺賽的巨大成功促成了世界圍棋大賽的舉辦,圍棋開始以一種前人無法想象的速度在世界傳播。
聶衛(wèi)平在1988年首屆應氏杯殺入決賽充分印證了其巔峰實力,他和進入決賽的韓國曹薰鉉九段之爭現在來看就是世界第一人之爭和中韓圍棋霸主之爭。雖然當時的日本圍棋依然自我感覺良好,但世界圍棋最高水平的風向標已不指向日本了。遺憾的是聶衛(wèi)平2:3輸給了曹薰鉉,曹薰鉉不但成為了世界圍棋第一人,還把韓國圍棋帶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輸掉應氏杯后,聶衛(wèi)平其后還分別殺入了1990年富士通杯和1995年東洋證券杯決賽,但都沒有最終奪冠。聶衛(wèi)平是世界棋壇公認的當時八大超一流棋手,其他七名是日本大竹英雄、林海峰、加藤正夫、武宮正樹、小林光一、趙治勛與韓國曹薰鉉。
聶衛(wèi)平以一己之力將中國圍棋拉上了世界圍棋的頂峰,中國圍棋開始在圍棋棋壇爭雄。唯一的遺憾就是中國圍棋沒有得世界圍棋冠軍。

第三代領軍人物馬曉春出生于1964年,馬曉春是中國著名的天才棋手,一直被寄予厚望,一直被作為聶衛(wèi)平的接班人培養(yǎng)。但是和聶衛(wèi)平的輝煌相比,馬曉春前期在國際大賽上一直表現得很平淡。一直到到了1995年,馬曉春開始爆發(fā),進入了巔峰時期,1995年連奪富士通杯和東洋證券杯兩個世界冠軍。實現了中國圍棋獲得世界大賽冠軍的多年夙愿。馬曉春在國內戰(zhàn)績輝煌之極,統治超過10年,名人戰(zhàn)保持13連霸的恐怖紀錄。
不過馬曉春爆發(fā)得有點兒晚,等到韓國不世出的天才李昌鎬橫空出世的時候,本該屬于馬曉春的時代意外結束了。馬曉春職業(yè)生涯中共獲得了兩個世界冠軍和六個世界亞軍,其中有四個世界亞軍是拜李昌鎬所賜。96年至98年,馬曉春與李昌鎬展開了激烈的馬李十番棋焦土大戰(zhàn),實際也是當時世界第一人之爭。但最終更年輕的李昌鎬技高一籌。馬曉春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無可奈何。因為李昌鎬成績過于輝煌,馬曉春的輝煌就顯得有點單薄。但是如果我們站在現在的角度回望回去,我們會發(fā)現,馬曉春竟然是中國圍棋在整個90年代唯一的亮光。因為以曹薰鉉、劉昌赫、徐鳳洙、李昌鎬為代表的韓國四大天王太強大了。
也許是在與李昌鎬的爭鋒中屢屢失敗,從而變得心灰意冷。馬曉春早早地淡出了世界棋壇競技中心。這也是他日后被人詬病的地方。

中國第四代領軍人物常昊出生于1976年,常昊在九歲的時候就已經是全國知名的圍棋神童。也是第一批進入中國國家圍棋隊的少年職業(yè)棋手,10歲就開始領工資了。他和出生于1975年的李昌鎬同一個時代。
常昊以六連勝終結了歷史悠久的中日圍棋擂臺賽揚名天下。但是在世界大賽中被李昌鎬壓制了整整十年之久。在這期間常昊竟然獲得了六個世界亞軍。
2005年,常昊在第五屆應氏杯決賽中獲得了冠軍。這個冠軍在中國圍棋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歷史意義。它拉開了中國圍棋全面反擊韓國的序幕。而常昊也在之后的三星杯和春蘭杯世界大賽中連續(xù)兩個2:0零封李昌鎬。從被李昌鎬壓制到戰(zhàn)勝李昌鎬,常昊的職業(yè)生涯經歷非常的勵志。
常昊維持了15年以上的一線狀態(tài),在中國屬于常青樹,常昊職業(yè)生涯中獲得了3個世界冠軍,8個世界亞軍。和李昌鎬的17個世界冠軍,11個世界亞軍的成績相差很多,但常昊是李昌鎬唯一的70后對手。他們那個時代被稱為“常李時代”也不過分。
常昊堪稱是那個時代中國圍棋的中流砥柱,他孤身對抗韓國歷史上最強大的鐵血兵團,起到了承上啟下的巨大作用。國內圍棋愛好者尊稱其為“韌圣”。

中國第五代領軍人物古力出生于1983年,中國圍棋在古力時代才真正實現了和韓國圍棋并駕齊驅。古力與韓國同時代領軍人物李世石交手51場,雙方各勝25場1平局,真正的平分秋色。
古力與李世石被稱之為世界棋壇的絕代雙驕,在古李爭雄的時代里,雙方各獲得了8個世界冠軍,只不過古力在國際賽場爆發(fā)得太晚,2005年才獲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所以少于李世石的14個世界冠軍。
2008年至2009年是古力的巔峰時刻,古力一口氣獲得了四個世界冠軍。古力行棋力大無比,國內棋迷喜愛的稱之為“古大力”。

中國第六代領軍人物柯潔出生于1997年,柯潔是真正屬于那種橫空出世的少年天才,17歲就獲得了世界冠軍,在柯潔橫空出世之前,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少年柯潔的存在。因為中國天才少年棋手太多了。
但是柯潔卻以他不可思議的成績不斷的刷新世界最年輕三冠王、四冠王、五冠王、六冠王、七冠王的世界紀錄。不斷的在媒體上持續(xù)擴大圍棋的曝光度??聺嵑吐櫺l(wèi)平是中國唯二的火出圈的圍棋選手??聺嵰彩锹櫺l(wèi)平之后對中國圍棋影響最大,對中國圍棋運動推動作用也最大的棋手。現在戰(zhàn)鷹也火出了圈,但和聶衛(wèi)平與柯潔的性質有很大不同。
柯潔目前只有25歲。但是已經獲得了八個世界冠軍,兩個世界亞軍。在同齡棋手中遙遙領先。中國圍棋到了柯潔的時代才真正的壓倒了韓國,才真正做到了笑傲世界棋壇。在這個時期的中國圍棋愛好者是最幸福的一批棋迷。因為他們不停地見證勝利,享受勝利。沒有經歷過1990至2005年中國圍棋黑暗時代的圍棋愛好者,是不太容易理解這種勝利喜悅的。
中國圍棋從落后、學習到趕超,六代人用了接近半個世紀的時間??梢哉f,在幾代人持續(xù)不斷的努力奮斗下,中國圍棋率先實現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