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象,諾和諾德竟然超越輝瑞,而且方法竟然如此簡單!
“這是價值事務所的第1304篇原創(chuàng)文章”
近期,諾和諾德的市值超越了輝瑞,成為市值僅次于強生的全球Top3藥企。
這個事情興許沒引起多少人的關(guān)注,但卻讓所長非常震撼,因為在全球Top20的大藥企中,諾和諾德是唯一一個管線比較“單薄”的企業(yè),可以說,他這么多年的業(yè)績,都只是靠糖尿病、代謝這個細分賽道撐起來的,在售、在研管線都非?!昂唵巍?,在全球Top20藥企中,你完全找不出第二個。
最典型的莫過于強生,制藥、器械、保健品、消費品……你基本找不到強生不涉足的領(lǐng)域,這些Top級別的藥企,哪個不是橫跨數(shù)個領(lǐng)域,管線讓人眼花繚亂?
而諾和諾德正是憑借自己的專注,一步一個腳印在糖尿病/代謝領(lǐng)域深耕,走到了今天。
從廣泛到聚焦
曾幾何時,《價值事務所》剛成立的時候,我們的覆蓋范圍也很廣,幾乎什么行業(yè)都看,如果有心的同學去看《價值事務所》的分析目錄,不難發(fā)現(xiàn),醫(yī)療、消費、金融、地產(chǎn)、化工、公共服務、科技……《價值事務所》幾乎全都有覆蓋。
但沒多久,《價值事務所》就開始放棄一些行業(yè),因為團隊人力資源有限,什么都覆蓋,其實什么都無法做到深入,仔細看早期的文章,幾乎都停留在膚淺的財務報表層面。
于是,《價值事務所》開始從廣泛走向聚焦,最后把覆蓋范圍鎖定在涵蓋大醫(yī)療在內(nèi)的大消費。
一方面所長本人是醫(yī)學科班出身,另一方面,醫(yī)療和消費很多底層邏輯是相通的,并且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比較好理解。很多時候,在醫(yī)療內(nèi)部找不到的答案,在大消費可以找到,在大消費內(nèi)部找不到的答案,在醫(yī)療內(nèi)部可以找到。
典型如服裝、電子煙、消費電子代工廠與CXO,白酒與品牌中藥,零售與藥店,連鎖門店與醫(yī)院……
開始專注以后,所長能明顯感受到自己乃至團隊的變化。對于很多公司、行業(yè)的理解越來越深入了,一開始聽行業(yè)電話會議很多都不太能聽懂,到后來竟然還可以給對方提點建議;一開始和產(chǎn)業(yè)內(nèi)大佬吃飯都只能聽他們說話,一句話插不上,后來竟然可以開口和大家一起聊;一開始對很多東西是一知半解,屬于依照常識“看山是山”的程度,一旦出現(xiàn)什么鬼故事,就很容易出現(xiàn)“看山不是山”,到后面可以做到任憑鬼故事如何猖獗、行情如何波動,都能“看山依然是山”。
近兩年,涵蓋醫(yī)療的大消費領(lǐng)域日子非常不好過,但《價值事務所》仍一如既往地分析這個板塊的企業(yè)和行情情況。于是,新能源火爆時,被讀者嘲笑踏空新能源,AI火爆時,被讀者嘲諷踏空AI,只要一有新熱點,下面就會出現(xiàn)類似這樣的留言,而且贊還不少。


哈哈,只能說這些讀者不懂我們,他們眼里只有賬戶上一時的盈虧,沒有其他,他們不知道多年專注一個行業(yè),不論投資還是做研究,最終會帶來多么不可想象的力量。
別看《價值事務所》現(xiàn)在遭人厭棄,但由于多年來對大消費(醫(yī)療)的堅守,不論是2019年-2021年6月的牛市,還是2021年6月至今的大熊市,我們都在,理論水平不斷提高,待下一波相應牛市來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收獲難以想象的“好處”,也許就一夜成了名。
想想看,當年的但斌、唐朝,不就是靠多年堅守茅臺成名的么;當年的高瓴資本不就是靠多年堅守京東出名的么;片仔癀的第二大股東王富濟不就是靠多年堅守片仔癀成名的么……

當年其他東西飛漲,他們“傻傻地抱著”自己堅守的東西不放,在當初的那些旁人看來,可不就是“大傻逼”、“又踏空了”。
為什么越到后面他們越淡定從容,正是因為在一次又一次的周期中,他們嘗到了太多的好處,待下一次被“眾人恥笑”時,于他們而言,又是一個“再次逆勢突襲”的好機會。
換個角度,假設《價值事務所》同前文讀者留言所希望的一樣,醫(yī)療火時分析醫(yī)療、新能源火時分析新能源、AI火時分析AI、芯片火時分析芯片,那我們在所有行業(yè)都只會是“小萌新”,都只會停留在最膚淺的表面認知,同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賬號沒有任何區(qū)別,如此的話,憑什么大家要來看我們而不是那些賬號?
是因為我們比別人埋伏得早,然后切換得更快么?
別搞笑了,市場上做趨勢分析的賬號一大堆,有幾個經(jīng)歷幾輪牛熊還在的?雪球上早期那么些超級KOL,除了唐朝那幾個堅守能力圈搞價投的,還有幾個現(xiàn)在仍在更新?
跟著趨勢、熱點搞分析,于個人而言,是很難得到沉淀的,你做一輩子,也無法保證比剛上手的新人有優(yōu)勢,甚至有可能年紀越大精力越跟不上,越難和年輕人卷“熱點”、卷“趨勢”。
但專注一個行業(yè)搞研究就不同了,尤其是像大消費這樣的永續(xù)性賽道,由于行業(yè)一直存在、一直增長,永不過時,即便一時不在風口上,過段時間就會風水輪流轉(zhuǎn)又轉(zhuǎn)回來,到那時,由于多了幾年行業(yè)的經(jīng)驗沉淀,與新人的差距是肉眼可見的大,時間越往后移,優(yōu)勢就會越明顯。
換句話說,專注于大消費領(lǐng)域搞研究,《價值事務所》就是時間的朋友,跟著市場趨勢風格漂移,啥火分析啥,我們就是時間的敵人,最后會被時間無情地打敗。
這也是為什么當《價值事務所》下決心要進入新能源領(lǐng)域時,并不是由事務所團隊自己來做,而是重新成立一個《新能源大爆炸》團隊,專門獨立出一個聚焦新能源的深度研究賬號。
或者再換句話說,大家都是做板塊輪動,憑什么你能賺到錢?
歷史上有長期公開記錄的投資大師們,無不例外,都是實打?qū)嵉膬r投派,而那些右側(cè)交易、趨勢交易,“不論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不論什么投資方向,當下能賺到錢才是好方法),歸根結(jié)底是毒藥,畢竟拉長時間看,是沒有任何人驗證過的方法論。
不記得在哪里,所長看到過一句話,當時印象非常深刻,以至于印在了腦海中:投資中最昂貴的代價、風險和毒藥,就是用沒有經(jīng)過得到驗證的方法論,陪上自己的本金去試錯。他們以為自己的方法高人一等,但實則邏輯無法自洽。
專注的力量
馬云曾說:“如果你發(fā)覺你的朋友在做一件事,做了六個月他還在做,你也剛好有需求,你就找他了解一下;如果他做了一年還在做,那你一定要找他好好了解一下;如果他做了三年還在做,而且越做越好,越做越努力,那你一定要跟他一起做!如果他做了五年還在做,而且不顧一切地做,說明這是他的生命。一個用生命做事業(yè)的人,你無論如何要跟上他,因為只有跟上用生命做事業(yè)的人,才能帶你去到比你想要去的更高的位置!”
雖然短期內(nèi)市場有這樣那樣的誘惑,區(qū)塊鏈、芯片、新能源、軍工、AI……雖然很多讀者都勸我們迎合市場風格,什么火就多分析一點。但所長還是想長期堅定選擇大消費方向,甚至在大消費領(lǐng)域也會嘗試越來越聚焦。
很多時候,專注最終會把你帶到之前難以想象的高度上。
聲明:文章僅記錄作者思想,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投資有巨大風險,需謹慎謹慎再謹慎,希望大家像對待裝修房子一樣對待自己的投資,不要讓挑公司的時間還不如你挑家具的時間來得多,你對待小錢能反復權(quán)衡,怎么對待大錢反而如此草率?